秋风萧瑟,白幡飘扬。张家老宅上下,一片肃穆。82岁的张母在睡梦中安详离世,结束了人生最后一程。
当"张家老大"张炳坤赶回家时,弟弟张炳辉迎上来,眼眶通红: "大哥,你总算回来了。二哥和小弟一直在料理后事,姐姐忙前忙后的,都累坏了。"
"辛苦大家了。"张炳坤拍拍弟弟的肩膀,沉声道,"都是一家人,担待点儿吧。"
提起张炳坤,在村里可是一个传奇。
上世纪60年代,张家兄妹四人,在父母的艰辛抚养下长大。
张炳坤尽管是老大,但并不起眼。直到他考上了大学,靠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从此,张炳坤成了这个家的顶梁柱。
当初,家里条件差,初中毕业的二弟和小弟不得不出去打工。
张炳坤一边念书,一边给家里寄生活费。等他大学毕业、找到工作,更是成了家里的主心骨。
上到年迈的父母,下到年幼的侄儿,谁有个困难,都会第一时间找张炳坤。而他总是竭尽全力,为亲人排忧解难。
随着年岁渐长,父母开始体弱多病。张炳坤不放心他们独居,多次提出接他们到城里养老,但父母总是婉拒。
张父三年前去世,张炳坤回来操持后事。为了不让年迈的母亲为钱发愁,他提出:每月给母亲1500元"养老金",同时要求弟弟轮流照料母亲的饮食起居。
"咱爸妈拉扯咱们大半辈子,如今该咱们尽孝了。什么事都别跟老人家计较,她说啥就是啥,让她心里敞亮。"张炳坤对弟媳们叮嘱道。
母亲晚年的几个生日,张炳坤都会提前打电话回家,叮嘱要给老人家做几个拿手菜,还得给老人家准备礼物。
"妈这辈子,啥时候收到过这么多礼物?收到儿女的一片心意,她比吃蜜还高兴呢。" 去年中秋,张炳坤回家看望母亲。
老人拉着他的手,笑容满面:"有你这个好儿子,妈这辈子值了。" 但让母亲欣慰的,不止是这个在外打拼的大儿子。
二儿子张炳辉虽然收入不高,但勤快肯干,常来看望母亲;小儿子张炳胜虽然脾气急,但心眼儿实,出钱出力照顾母亲。
张家的几个儿媳,也都孝顺婆婆。逢年过节,总爱给婆婆带好吃的;婆婆生病,总是轮流侍疾。
虽偶有矛盾,但在老人面前,都很有分寸。
母亲和女儿张炳英的感情最深。
张炳英是姐妹中的老大,从小就帮着母亲照看弟弟,陪伴母亲最久。父亲去世后,张炳英经常过来陪母亲说话、帮母亲做家务。
母亲生前,总爱跟老姐妹唠叨,说自己的几个儿女、儿媳,虽然都不是大富大贵,但一个个都孝顺懂事,让她享天伦之乐,晚年无忧。
一转眼,母亲也走了。丧礼那天,遥远的山村小院里挤满了人。张炳坤站在灵堂前,看着母亲的遗像,泪流满面。
他轻声说:"妈,您一路走好。儿子不够孝顺,没能让您多享几年福。但我答应您,今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像您教导的那样,继续做这个家的顶梁柱,让咱们张家像一棵大树,根深叶茂、生生不息。"
母亲的头七,张炳坤把弟兄姐妹召集起来,一起喝酒话家常。酒过三巡,几人都很感慨。
张炳辉红着眼,对哥哥说:"大哥,这些年,为了咱爸妈,你受了太多罪。往后的日子,还得你多担待。二哥虽没啥本事,但要啥说啥,咱齐心协力,一定让爸妈在天之灵感到欣慰。"
小弟张炳胜抹了把眼泪,说:"是啊大哥,你为这个家操的心,我们都看在眼里。咱爸妈走了,日子还得继续。往后不管发生啥事,咱兄弟几个一定要同舟共济,撑起这个家。让爸妈在天之灵看到咱们过得好,才是最大的安慰。"
姐姐张炳英也拉住张炳坤的手,泣不成声:"炳坤,这么多年,多亏有你。往后的路,咱们一起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望着几张坚毅的面孔,张炳坤心中百感交集。他仿佛看到,儿时的回忆历历在目:父母辛勤劳作的身影,姐弟嬉戏的欢声笑语,全家老小同甘共苦、其乐融融的情景。
如今,父母虽然不在了,但手足之情不会断,血脉相连永相传。
张炳坤在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路多么坎坷,自己都要竭尽全力,让这个家兴旺发达、子孙绵延。
这是一个普通农家的真实写照。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有千千万万个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家庭。每一位操劳一生的父母,每一个辛勤打拼的儿女,构成了最动人的风景。
正是无数人踏实肩负的责任,无声传承的情感,托起了千万个家,撑起一片天。
那种情感,刻在骨子里,融进血脉中,成为一种精神的基因,代代相传。 门前清泉流淌,屋后青山耸立。寒来暑往,沧海桑田。唯有亲情永恒,唯有大爱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