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很多QDII产品悄悄放宽了限购额,比如华宝纳斯达克精选直接放开大额申购(此前8月从限额2万调整到10万),天弘越南从20万限额调整到100万,万家纳斯达克100、创金合信全球芯片产业等也完全放开了大额申购,因为每年QDII额度只批一次(今年是6月份下发的新额度),现在不会有新增额度释放,所以这一切都说明:短期看,投资者在逐步退出QDII产品。
如果究其原因,其实也很简单:A股涨了,海外不涨了。
比如纳指三季度只涨了2.57%,而我们的创业板指数在三季度怒涨29.21%。
标普500指数三季度仅涨5.53%,而号称“中国版标普500”的中证A500指数回测下来,三季度涨幅有16.44%。
可能很多人没关注到的是,场内QDII基金的溢价,也基本上消失了。比如场内的两个美国50ETF,溢价率不足1%。此前一直不放开的标普生物科技LOF在场内的溢价基本消失,且场外竟然放了300元/天的额度,可惜现在无利可套,因为溢价消除了,没记错的话这个产品在2022年就彻底关门了。跨境ETF里面,只有纳指科技ETF还有比较显著的高溢价(场外限购100元/天)。
确实有那么点退潮的感觉了。但恰恰越是这种时候,就越需要思考QDII产品的战略意义。
我前面聊过一次,为啥要做多元资产策略(见《多元资产是财富管理行业的大势所趋》),说白了就是主流的A股+A债策略没有回撤保护,在极端贝塔下行市场基本没有机会创造正收益。比如遇到21年10月到24年9月这三年股市的下行期,区间贝塔亏35%以上,即便有概率做出正收益也会被怀疑是幸存者偏差。
刚兑是不对的,但投资者最底层的需求还是刚兑是不亏钱(见《刚兑的幽灵仍漂浮在财富管理行业的上空》),但是刚兑显然不可能,如何少亏钱是终极命题,因为财富管理不能把客户的财富管理没了。
在经历一轮牛熊后,有些客户能明白,追求牛市时短暂的相对收益,可能是亏钱的主因,拉长拉平净值曲线,才是长期投资之道。大家现在最看不上的固收+品种,反而是高性价比的配置品。
这取决于你是乐观者视角还是悲观者视角:对于悲观者而言,固收+在股市跌的时候也会跌,在股市涨的时候涨得少;对于乐观者而言,固收+在股市跌的时候跌得少,在股市涨的时候也能分享上涨的收益。
从投资心理的角度看,低回撤可以拿得住,而且正收益概率更大。
低回撤是长期复利的核心来源之一。我记得22年的时候,有一张图特别火:那就是木头姐和巴菲特最近几年的净值对比图,这图非常类似一个寓言故事——龟兔赛跑,木头姐曾在前几年领先巴菲特超过200哥百分点的收益率,但在之后又被巴菲特反超了。
图里的红线是2020年以来木头姐管理的基金净值,蓝线就是巴菲特老爷子旗下伯克希尔的股价走势。
毫无疑问,木头姐的收益曲线看上去一度非常性感,超额巨大,但最后均值回归,和一路稳扎稳打的巴菲特殊途同归了。
观察这两条收益曲线,虽然最终收益率是差不多的,但木头姐的过程很曲折,如果这是两只投资于A股的公募基金的曲线,你更愿意选哪个?
毫无疑问,去投资红线的基民,极大概率被挂在山顶上,而投资蓝线的基民,却容易有更大的概率赚钱。
即便你是一开始就持有两个产品的基民,那么持有体验也是迥然不同的,木头姐的产品波动和回撤都巨大,没个大心脏,晚上容易睡不着觉。
NBA里面有句话是:进攻赢得常规赛,防守赢得总冠军。
在基金投资里同样适用:如果基金经理擅长进攻,便容易阶段性跑出极高的收益,被很多人看到,但回撤一旦控制不好,在这位基金经理最高光时刻冲进去的基民可能就解套无望了。
所以,购买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的投资者,大部分人都赚钱了,但购买ARK ETF的投资者,大部分人都亏钱了,据说ARK基金在2020年初只有30多亿美金的规模,但她快速上升的净值曲线和营销才能随后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申购,在净值达到顶峰时的2021年2月,规模已经超过了500亿美元,同比增加了近13倍,随后一年净值腰斩,给投资者亏掉至少250亿美金……
近期有朋友来问投资哪种基金,除非他是股民有明确需求,否则聊聊固收+和纯债就够了,因为你不知道他啥时候买啥时候卖,投资者行为是不可控的,再好的权益基金如果买到最顶上,持仓体验也会下降很多,如果是固收+,不管拿多久,亏钱的范围是可控的。
你就想象一个场景,五年前你跟朋友聊天聊到某某权益基金经理很不错(当时视角看),五年后朋友跟你吃饭的时候说,之前你说的那个基金,还亏20%。
你看了下,发现基金经理都换了三个,风格也变了四次。
你只好尴尬一笑,说这顿我买请了!
但是买固收就不一样了,五年后你们再次相聚,他掏出账户说还赚了一些,自己炒股亏不少钱。
你直接淡淡一笑,平静地对他说:我这个月的喜家德,你承包了。
北漂民工的微博段子
以上是玩笑,前几天聊多元资产配置的时候,有个朋友留言说:
多元资产蛮难的,并且长期收益被压低了;像国内债券类资产,收益率太低,根本没必要配置。
我觉得大家认知中的“收益率低”只是特定区间的收益低,请看下图:
很简单拟合了一下近十年的沪深300指数(白线)、偏债混基金(红线)、中长期纯债基金(蓝线)的净值曲线,你会发现,历史在这里出现了巴菲特和木头姐一样的交汇,沪深300指数上下波动,偏债混基金一路稳步向上,最终交汇在一起(实际上在这个区间偏债混还略微跑赢了沪深300)。
但请注意,在长期收益率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波动越低、回撤越小,最终客户的盈利体验就越好。而且,这只是最简单的股债组合(可以视为20%权益+80%债券)。
如果我们在一个纯A股的投资组合中加入海外股票,会得到一个怎样的净值曲线?
我在MSCI的指数编制材料中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图:
简言之,当MSCI中国A股指数对比MCSI全球指数的时候,你会发现,全球指数的曲线更加平滑,最终依然形成了巴菲特和木头姐一样的交汇。
这就是多元资产配置的魅力。如果让我总结多元资产配置的好处,就一句话:
可以增加投资者的真实收益。
因为投资者进入时点不确定,且经常追涨杀跌,所以同等长期收益率的前提下,净值曲线越平滑,投资者正收益的胜率就越高,投资者的真实收益就越高。
所以为什么说多元资产配置越来越重要,但很多人对于QDII资产的看法还是追涨杀跌,没有认识到长期配置的好处。
这里聊几个比较有逻辑的QDII产品,不作为投资依据。这些产品阶段性业绩未必好,但组合构建的思路也许可以参考,激发一些灵感。
1、标普生科/纳指生科
首先重复下结论,在降息周期,标普生科要好于纳指生科(具体逻辑见《漫谈QDII:为什么当前美股小盘股性价比更高》,非常详细)。
标普生科的标的太少了,易方达一个LOF,加上嘉实一个场内ETF,没了。
好消息,标普生物科技LOF(161127)打开了限购;坏消息,限购300块,聊胜于无。但还有个好消息,就是场内目前没什么折溢价(包括嘉实那个标普生物科技ETF也暂时没有溢价),之前这类玩意儿常年溢价10%……我没有任何暗示。你会发现基金公司从来不主动宣传这种产品,有时候好东西是不需要过多展示的。
当然,买不了标普生科,就只能找替代品了,比如汇添富纳指生科ETF联接C(017895),目前限购额还有1万,也够用了。
标普生科波动更大,论弹性,不输纳指。
2、国富全球科技互联混合(QDII)人民币C(021842)
三季度刚开的C份额,如果看A份额的业绩,堪称不易。
因为这是全市场为数不多能硬刚纳指的主动QDII产品,我把基准也放在图上了,可以看下,基准的净值曲线不值一提,所以不如直接上强度,对比纳指。遗憾的是限购额是每天1万,不利于大户去配置。
季报也比较详细写了自己的操作,我觉得核心的点在于,好几次都控制住了回撤,防守反击打得比较漂亮。国富全球科技互联也是为数不多在季报中提到罗素2000的产品,看来基金经理也意识到了美股小盘股的投资机会。
狄星华的路演我听过几次,她既关注宏观层面的影响,也对AI产业趋势和美国科技股的认知是非常深入,曾经多次表示看好AI产业趋势。记得有人跟我讲过,如果你看好AI产业的发展,你应该投资美股的AI板块……这里不展开讲了。
关于AI,我只想延伸讲一件事情:在Adobe MAX 2024大会上,Adobe推出了一项创新AI工具Project Turntable,该工具可以让用户将2D矢量图像像3D对象一样进行旋转,而无需重新绘制。
原始视频就不贴给你们看了,直接把2D转化成3D,这个相当于是逆向二向箔工具啊!未来不知道AI还会怎么颠覆我们的生活。
我还是把朋友那句话送给你,如果你看好AI产业的发展,你应该投资美股的AI板块……
3、华夏海外聚享混合发起式(QDII-FOF)C人民币(006448)
从看不上到看不懂,再到开始研究,大概也就是这类多元配置产品了,小王曾经盘过这类产品《可能是未来的新风口:多资产策略FOF》。
基金经理对配置是有阐述的,简言之这是一个美股固收+产品,权益部分配美国高股息+日股+黄金股,固收配美债。
所以我其实有个建议,因为这类产品的底层比较复杂,可以把季报写得更详细一些,比如明确表示,我们权益中枢是多少,其中美股是多少,日股是多少,美债是多少,长久期还是短久期为主,诸如此类,这样有助于大家去判断组合的收益风险属性。
从净值曲线对比基准看,估计2020年的时候仓位比较高,后面更换了策略,23年以后,收益曲线平滑了许多。我不确定组合的阿尔法有多少,但光看这个业绩比较基准: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全球指数(MSCI All Country World Index)收益率*30%+(美国 10 年期国债收益率+1.5%)*70%,就觉得多元资产配置很吸引人了。
4、华泰柏瑞东南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C(020516)
东南亚科技ETF联接限购每天10万,成立时间不长,但主投东南亚的产品不多,可能就是两个投印度的QDII(严重限购),还有一个越南QDII(最近限购放开很多)。
很多东南亚国家还在高速发展阶段,之前看过一个视频,讲了越南正在进行的各种社会改革,经济发展很快,让人想起来我们的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高速发展期。当然了,发展中国家的股市一般具有波动大的特点,还是应该充分了解风险。
其实能讲的产品并不是特别多,看着A500的发行情况这么火爆,也畅想了一下,未来市场能否在QDII的品种上再丰富一点,给我们更多的工具。我还是很看好QDII这个大方向,与A股相关性较弱的资产是值得去配的,平滑波动很有必要。过去的三年,大家已经充分认知到,全球配置可以帮助投资者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分散风险,降低单一市场的影响。
我一直跟我的大户朋友说,对于QDII产品,趁着现在有额度,有长期配置需求的可以考虑下,别等到下次市场涨起来了干着急,或者顶着高溢价在场内买,不值得。
最后,我觉得投顾机构也越来越认识到多元资产配置的重要性,之前说过自己跟投的组合放开了QDII的持仓范围,只要权益仓位满足组合的要求就可以(不区分A股还是美股,是股票类就可以),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如何做好资产配置,仍然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命题。
周末写了小4000字,看完如果觉得对你有用,点个赞、转发给你的朋友吧。
编辑:宇杰
(不作为投资依据)
希望大A能像印度股市一样十年长牛,像越南也行[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