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国关闭GPS,全球仅2国的导弹能正常发射?中国会受影响吗?

道義长存 2025-04-03 12:15:30

前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GPS无论是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还是武器装备的发展上,都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网上却常有传言称,美国将会在战时关闭GPS系统的传闻。

他们甚至还认为在GPS断供后,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导弹将失去精确制导能力,几乎无法正常发射。不过,有两个国家却并不会因此而受到太大的影响。

那么,这两个国家究竟是谁?这其中包不包括中国?

严重的威胁

GPS,全称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在冷战时期打造的“太空法宝”。

它最早是为了军事需求而生,1978年第一颗GPS卫星上天,到1995年全面运行,31颗卫星组成的星座覆盖全球,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如今,GPS的精度能达到0.3米,成了各国导弹武器的“眼睛”,比如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欧洲的“风暴阴影”,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无人机,都靠GPS信号来锁定目标。

如果美国真把GPS关了,这些武器的导航系统瞬间就得“抓瞎”,要么偏离目标几公里,要么干脆飞到不知哪儿去。

毕竟,导弹不像人,没法靠感觉找路,失去卫星导航,它们就真成了“睁眼瞎”。

那为什么说全球导弹会“瞎”呢?因为大部分国家的军事系统太依赖GPS了。

拿北约来说,他们的武器装备深度整合了GPS信号,连后备方案都没怎么准备。

美国要是掐了信号,盟友的导弹、无人机瞬间就得歇菜。更别提那些买美国武器的国家,像沙特、韩国,用的都是GPS制导的“爱国者”或者“地狱火”,没GPS,这些高科技玩意儿就成了废铁。

甚至一些国家的民用导航设备,比如无人机和商船,也会受牵连,间接影响军事行动。

可就在这全球依赖的背景下,中国和俄罗斯却悄悄走出了自己的路,成了唯二能扛住GPS关闭的国家。

这俩国家为什么例外?答案就在他们的自主导航系统上。

中国有北斗,俄罗斯有格洛纳斯,这两个系统跟GPS一样,都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能独立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

北斗从2000年的三颗卫星起步,到2020年建成全球网络,现在有35颗卫星,比GPS的31颗还多。

格洛纳斯则是苏联时代的老牌项目,1982年首颗卫星上天,1995年全面运行,现在保持24颗卫星的规模。

有了这些“自家的眼睛”,中俄的导弹压根不用看美国的脸色。北斗的精度在2018年测试时是0.5米,格洛纳斯的精度能到2米,虽然跟GPS的0.3米有点差距,但完全够用。

更重要的是,这俩系统都是军民两用的,军事用途更是重中之重。

未雨绸缪

中国和俄罗斯的导航系统,不是一时兴起,而是战略需求驱动的结果。先说中国。1996年的“丢导弹”事件,成了北斗的起点。

当时中国意识到,靠别人的系统打仗,等于把命脉交给别人,于是,从北斗一号到北斗三号,中国花了20多年,硬是建成了一个覆盖全球的导航网。

北斗不光是GPS的翻版,还有自己的绝活。比如,它能双向通信,用户不仅能知道自己在哪儿,还能把位置发出去,这在军事指挥和导弹制导上特别好使。

2025年最新的数据还没出来,但2023年北斗的全球用户已经超过5亿,军用领域更是全面铺开。

从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到鹰击反舰导弹,北斗都成了标配,就算美国关了GPS,中国的导弹照样能飞到想去的地方。

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也有类似的故事,冷战时期,苏联不想让美国独霸导航技术,1982年就搞出了格洛纳斯。

这系统一开始就是为军队设计的,现在由俄罗斯航天防御部队直接管,格洛纳斯的24颗卫星,分布在三个轨道面上,高度1.91万公里,比GPS的2万公里略低,但覆盖全球没问题。

它的精度在2米左右,虽然比不上GPS,但在高纬度地区,比如北极圈,表现比GPS还强。

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口径”巡航导弹,全都用格洛纳斯导航。

俄乌冲突中,俄罗斯还用它指挥无人机和精确打击,效果不比GPS差,所以,美国关GPS,对俄罗斯来说也就是挠挠痒,伤不了筋骨。

这俩国家的系统还有个共同点:不怕干扰。GPS信号弱得可怜,稍微有点电子干扰就可能失灵。

中国和俄罗斯早就看透了这点,北斗和格洛纳斯都加了抗干扰设计。北斗用的是高轨卫星,信号强,还能配合地面基站。

格洛纳斯用的是FDMA编码,跟GPS的CDMA不一样,不容易被同一波干扰搞乱,更狠的是,中俄还建了地面备份系统。

中国有高功率的低频罗兰系统,能覆盖全国和1000英里海域;俄罗斯也有类似的地面导航网,哪怕卫星全挂了,导弹照样能飞。

反观美国,虽然也在研究替代方案,但到现在还没啥像样的备份,GPS一断,自己也得跟着慌。

2025年的今天,北斗和格洛纳斯的卫星数量和精度还在提升,军用领域的应用更是炉火纯青,美国要是真关GPS,别的国家可能得求爷爷告奶奶,他们俩却能稳坐钓鱼台。

结语

中国与俄罗斯通过数十年投入,成功构建了北斗与格洛纳斯两大全球导航系统,不仅打破了GPS的技术垄断,更在抗干扰能力、地面备份体系等方面实现了超越。

北斗的双向通信功能与高轨卫星布局,格洛纳斯在高纬度地区的性能优势,均展现出两国对技术独立与军事安全的深远考量。

未来,唯有掌握核心科技,方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资料

环球网:《枢密院十号:英国防达成专机在加里宁格勒周边遭“电子展袭击”,背后的信息不简》2024年3月18日

0 阅读:74
道義长存

道義长存

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