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
(本文女主:奥地利的安妮)
1625年,法国卢浮宫喜事临门,路易十三最小的妹妹亨利埃塔,嫁给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当王后。
按照惯例,新娘的女眷要去送亲,安妮和婆婆玛丽太后随着送亲队伍,来到双方事先约定的地点亚眠。查理一世派出了以白金汉公爵乔治·维利尔斯为首的迎亲团,在这里迎接新娘和她的顾问团。
乔治·维利尔斯是查理一世父亲的宠臣,出身于乡绅家庭,身材高大、英俊潇洒,号称“全欧洲最帅的男人”,对女人杀伤力巨大。老英王跟他金风玉露一相逢,便阅尽春光无数,荣获恩宠的乔治,地位以火箭般的速度窜升,混成了全英最大的恩主。
英法两国的亲友团相会后下榻亚眠,有一天晚上,白金汉公爵找了个理由,要求面见法国王后。在吕伊纳公爵夫人的安排下,安妮和白金汉公爵,在一座只有他俩的私密花园中单独见面了。
(白金汉公爵乔治·维利尔斯)
这次见面的情形有些诡异,安妮的贴身侍女皮埃尔的回忆录是这样描述的:王后突然大喊一声,听到叫声的王室随从们马上冲进花园,发现了正在逃跑的白金汉公爵。公爵很有“进取心”,王后的大腿被他抓伤了。
乌漆嘛黑的夜晚,孤男寡女私下会面,还被别的男人摸了大腿,安妮顿时名誉扫地。人们纷纷猜测,究竟是白金汉公爵不怀好意骚扰王后,还是公爵夫人穿针引线,帮助王后和他秘密约会?
无论如何,公爵夫人都脱不了干系。采花大盗是她引荐的,约会地点是她安排的,花园随从是她提前驱散的,要说不是阴谋,谁信啊?
亚眠骚扰事件在欧洲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路易十三和安妮的婚姻早已名存实亡,但仍然严重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自那以后,白金汉公爵被路易十三拉入了黑名单,禁止进入法国本土。
(路易十三)
等等,吕伊纳公爵夫人不是被驱逐出宫了吗,她怎么又出现在法国的送亲队伍里?这个女人可不简单,现在,我们应该称她为谢夫勒斯公爵夫人了。
谢夫勒斯公爵夫人生于1600年,容颜娇美、驭男手段非凡。17岁那年,她嫁给比自己年长25岁的吕伊纳公爵,四年后,吕伊纳公爵病逝,公爵夫人也因误使安妮流产被路易十三逐出王宫。
貌美如花又身怀绝技的公爵夫人可不是等闲之辈,老公嘎了四个月,就再婚嫁给了谢夫勒斯公爵。新老公也是手握重兵的高级贵族,对小娇妻百般宠爱,一番运作后,又把老婆送进了王宫。
虽然不再担任王后的侍女官,但公爵夫人此前与王后结下的私人友谊却不曾中断。公爵夫人讨厌路易十三,天天在安妮面前说他坏话,本就与丈夫不和的安妮,对她言听计从。在安妮的坚持下,公爵夫人也进入了这次送亲活动的名单。
(公爵夫人)
后人推测亚眠事件大概率是公爵夫人的阴谋,白金汉公爵是她的情夫之一,两人可能是在英王查理一世来法国求婚的时候勾搭上的。
为了报复路易十三,打击法国王室形象,毁坏国王和王后的声誉,这对奸夫淫妇合谋拉安妮下水。否则白金汉公爵再色胆包天,也不敢公然勾引法国王后。
回到卢浮宫的安妮,与路易十三的关系相敬如冰。但是婆婆玛丽突然像换了个人,对自己前所未有地热情起来,她打的什么算盘呢?
原来,以玛丽和加斯东为首的太后党,正在策划一场推翻路易十三的叛乱,四处拉人入伙呢!
安妮是西班牙和葡萄牙公主,如果能得到两颗牙的支持,不就能提高成功率了吗?可安妮是法国王后,路易十三都不是国王了,安妮自然也当不成王后,那两颗牙凭啥支持加斯东呢?
玛丽眼珠子一转:事成之后,你可以改嫁加斯东嘛,这样你还是法国王后,将来是王太后。政治小白安妮觉得婆婆言之有理,反正跟路易十三的关系也不好,何不趁机把他撸下台。
安妮深爱的父亲费利佩三世几年前去世了,据说他烤火的时候睡着了,仆人刚好不在旁边,就这么被火烤死了,应该是被一氧化碳薰死的。现在西班牙帝国的当家人,是与她感情最好的弟弟费利佩四世。
(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四世)
以哈布斯堡家族为首的天主教集团,正在跟丹麦、瑞典等新教集团血拼,大半个欧洲都卷进了这场长达三十年的棕教战争。西班牙是战场主力,费利佩四世既没能力、也没工夫管姐姐姐夫的事。
1626年,太后党发动的政变以失败而告知。玛丽太后再次被驱逐,软禁在一座城堡里;王弟加斯东被流放,太后党重要人物吃上了牢饭;安妮再嫁小叔子的如意算盘也落空了。
谢夫勒斯公爵夫人又榜上有名,她和新情夫沙莱伯爵是这次叛乱的积极分子。阴谋失败后,沙莱伯爵被砍头,公爵夫人逃到洛林,跟洛林公爵一见钟情,天雷勾动地火……此处省略一万字。
那么,路易十三怎么处理自己的王后安妮呢?史料是这样记载的:
有一天,王后正在散步,突然,一颗打鸟用的铅弹,莫名其妙落到了安妮的发髻中。年轻的王后吓了一跳,转身看到了国王,他解释说自己正在打鸟。其实国王是个好射手,后来的历史分析家认为,国王表面上的失手,实际是对王后的严厉警告。
国王和王后没儿子,王位第一继承人加斯东,很快被哥哥召回法国,继续当他的王弟;太后玛丽也回到卢浮宫,过上了从前的悠闲日子;改变的只有路易十三和安妮,夫妻俩从陌路转为政敌。
(法国一代名相黎塞留)
指望这对离心离德的小俩口生继承人,还不如指望太阳从西边出来,波旁王朝的延续只能依靠王弟加斯东了,这也是路易十三屡次原谅弟弟的主要原因。在母亲和哥哥的安排下,加斯东娶了一位非常富有的女继承人。
令安妮尴尬的是,弟媳很快怀孕了,她知道,如果是个男孩,将是公认的王位继承人。这位低情商的王妃得意非凡,毫无顾忌地挺着肚子在嫂子面前炫耀,结婚十几年没有孩子的安妮如坐针毡。
然而不幸的是,弟媳没有如愿以偿,第二年夏天,她生下一个女儿就去世了,想以儿子博得更多支持的加斯东大失所望。
自从吕伊纳公爵去世后,路易十三的心腹变成了红衣主教黎塞留。黎塞留原本是玛丽太后提拔的大臣,亲历了几次小儿科般的叛乱后,此人断定玛丽和加斯东成不了大器,转投到了国王麾下,高居法国首相之位。
黎塞留的叛变令玛丽非常恼火,他支持路易十三、反对玛丽太后,认定哈布斯堡家族是法国崛起的心腹大患,坚定走反哈路线,是认亲不认理的玛丽和安妮的共同敌人,也是扳倒路易十三的绊脚石。
1630年,消停了几年的玛丽跟路易十三关系有所缓和,刚好那阵子,路易十三对黎塞留的一些做法不太满意,在跟母亲聊天的时候经常叨叨他,玛丽感到机会来了。
玛丽火急火燎地联合安妮和小儿子加斯东,对路易十三哭诉黎塞留的不是,说首相是个奸恶小人,辜负国王的信任等等,要儿子罢免他。玛丽一把鼻涕一把泪,路易十三的脸色一阵阴沉一阵忧虑。
安妮感觉,今天这个事可能有门了,结果却令她大失所望:婆婆玛丽被宣布为法国公敌,永久流放;王弟加斯东被剥夺爵位、没收财产、贬为庶民;失去头目的太后党树倒猢狲散;而黎塞留对自己的清算,也开始了。
(欧洲棕教战争)
黎塞留在安妮身边安插了不少耳目,她的行动被严密监视。毫不知情的安妮把搜集到的法国情报写信告诉弟弟费利佩四世,她没想到的是,自己刚寄出的信件,下一秒就出现在路易十三的办公桌上。
根据黎塞留的甄别,这些信件的内容,已经超越了单纯的亲情需要。说得通俗点,安妮这个扶弟魔,已经变成了西班牙安插在法国的间谍。可是如何处理王后,仍然是个相当棘手的问题。
发生在17世纪西欧的棕教战争中,前期是以哈布斯堡家族为首的天主教集团,跟以丹麦、瑞典为首的新教集团正面硬刚,法国一直受困于哈布斯堡家族的包围圈,这是挣脱包围圈的绝佳机会。
但法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姻亲,又同为天主教国家,还结成了盟友,不好撕破脸直接开战,就在幕后为新教集团提供支持。可是丹麦和瑞典这两家伙实力不济,都被打跑了,还搭上瑞典国王一条命。
躲在背后的法国急得直跺脚:两个没用的废物,干啥啥不行,吃啥第一名。眼见哈布斯堡家族势力越来越膨胀,法国只好亲自下场,从幕后走到了台前,1635年,法国正式对西班牙宣战。
婆家和娘家明晃晃地干上了,安妮的处境越发尴尬。她虽然嫁过来二十年,感情还是偏向娘家,除了给弟弟搜集法国的军事情报,安妮又秘密联络了谢夫勒斯公爵夫人,策划反对丈夫路易十三。
公爵夫人上次出逃后,跟太后党骨干成员洛林公爵滚了床单,在情夫的资助下,公爵夫人一直从事反对路易十三的政治活动。
不出意外,这封密信再次被黎塞留截获了。既然两国已经开战,法国也用不着对王后客气,安妮的侍女和随从全部换了一遍,黎塞留开始了对她光明正大的调查和审讯。
(安妮)
路易十三强迫安妮签署了关于这封密信的供词,她曾经避难过的一家修道院也被查封,谢夫勒斯公爵夫人被永久逐出法国。在费利佩四世的接应下,公爵夫人逃往西班牙。
到了这个地步,路易十三和安妮的关系,大概老天爷也挽救不了了。然而,世事难料,意外总是比明天先来临,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彻底改写了法国的历史。
1637年12月的一天,路易十三和安妮准备前往圣莫尔,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瞬间大雨倾盆。随行人员只好停在一座城堡暂避风雨,因为居住条件有限,国王和王后被安排在同一间卧室过夜。
波旁王朝命不该绝,不知是哪一幕触动了路易十三的神经,令他大彻大悟。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国王和王后摈弃了所有的政治枷锁,像一对真正的夫妻那样,回归了最朴素的本能。
1638年9月5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法国圣日耳曼昂莱,37岁的路易十三和安妮,在结婚23年后,激动万分地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著名的太阳王路易十四。
两年后,安妮又生下了第二个儿子菲利普,波旁王朝的根基,总算稳固了。看着粉嫩可爱的婴儿,热泪盈眶的安妮第一次感觉到:法国,才是我的家!
(安妮和两个儿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