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生常去烈士陵园扫墓,18年后知生父葬在此地,母亲告知真相

汉奎爱文 2024-02-28 20:54:14

引言

“爸,我是蔡小东!我不该这么晚才来看你!”

沈阳烈士陵园内埋葬着无数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战士英灵。

每逢清明时节,沈阳当地大中小学都会组织缅怀先烈,传递红色革命思想的爱国教育活动,自小董耀栋就来此数次。

蔡正国烈士就长眠于此,曾有数次董耀栋都与其墓碑擦肩而过,直到十八年后,董耀栋才跪在墓碑前悲痛欲绝,他从未想过埋葬在这里的“陌生人”,竟然和自己有着最亲密的关系。

董耀栋为何十八年从未与自己父亲相认?他的身上发生了什么?

知身世:姓蔡不姓董

我们永远无法猜测到,明日与意外哪个先到来。董耀栋原本平静的生活,在1971年一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迎来改变,或许这是他此生震惊的时刻。

“董耀栋同志在吗?有人点名寻你!”18岁的董耀栋在大连警备区服役,正要休息的他跟随干部准备前往会客室,丈二和尚摸不到脑袋的他内心忐忑不安,难道自己得罪什么人了?

大连黑礁石49号楼是军区专门接待高级干部的地方,平常他们这些小喽啰根本不允许靠近,更不要说在这里与家人会见。

看着呆愣原地的董耀栋,喊人干部有些着急,上前重重地拍打了他的肩膀“愣着干什么,还不快走!”

董耀栋被推搡着沿着台阶一步步走向紧闭的会议厅大门,他不知道等待他的即将会是,跟自己身世有关,尘封十八年的往事公之于众。

“妈!你怎么会来军区,我是犯什么错误了,竟然将您也请来了。”厅内坐满神色严肃的一众将领,开门的瞬间,所有人目光都聚焦在董耀栋身上,被这架势震慑到的董耀栋,看见坐在其中低头不语的母亲更加惊恐不安。

“小东你不必惊慌,今日找你来,只是想要告知你一些事情。”董耀栋所在连队的首长赵国泰见其惊恐神情,立刻安慰解释道。

董耀栋这才得知,会议厅内高朋满座的将领是自己父亲生前,一同参与革命与抗战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听着大家七嘴八舌诉说与父亲南征北战事迹的董耀栋,此刻开始恍惚,我的父亲明明还活着!

母亲张博听闻丈夫生前英勇事迹,悲痛往事涌上心头,此刻她泪如泉涌的面孔,像一块滚烫的烙铁狠狠地印刻在董耀栋的心上,撕心裂肺地疼痛席卷着全身,他哆嗦着开口“母亲,他们说的是真的吗?”

1953年2月下旬朝战局势发生转变,遭遇我军痛击,伤亡惨重的联合军决定议和,派遣谈判人员前往板门店进行停战会谈。

此时志愿军总司令邓华决定将驻守在汉江以南准备伺机而动的大部队,撤回汉江以北,而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自然落在蔡正国所带领的志愿军第50军的身上。

蔡正国在接管志愿军第50军后,成为该军军长,将原本作战各方面不如其他部队,有着“六十熊”称号的怂兵部队一跃训练为擅长防御战的“五十凶”,多次出色完成防御任务。

这场停战议和关系着战争走向,黎明前的黑暗是备受煎熬的时刻,蔡正国忧心忡忡,直到深夜还在排兵布阵,注意着部队撤离动向。

然而谁也没有预料到,这位驰骋战场、叱咤风云多年的老将,竟然命丧敌军偷袭之下,以身殉国,永远长眠在黎明前夕。

彼时国内张博刚经历完生产,正在休养等待身体恢复,她激动地盘算着,等儿子满月就起程前往朝鲜与丈夫团聚。

“蔡正国同志牺牲了。”一通期盼已久的电报传来,张博正欲向丈夫诉说儿子诞生的喜悦,却迎来当头一棒的打击。

“你的亲生父亲是蔡正国将军,他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第50军的军长,是我党在朝战上牺牲将领中,职务最高一人。你本名叫蔡小东。”

知晓真相的董耀栋回头迎上母亲通红的双眼,这一刻他相信会议厅内大家说的都是真的。

当初害怕董耀栋接受不了父亲阵亡的真相,张博在与董凤奎同志结为伉俪后,决定隐瞒此事,为了不必要的猜忌与议论还将蔡小东更名。

董耀栋不由感到呼吸紧促,紧张、疑惑、悲伤种种情愫涌上心头,一时间他心乱如麻,大脑一片空白,“砰——”一声闷响,董耀栋昏倒在地。

忆往昔:再读父亲

革命火种在江西这片土地上熊熊燃烧,点亮万千国人心中的希望,随着苏维埃政权在江西瑞金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名号传入江西各地热血青年耳中,他们热血沸腾,按捺不住加入革命的情绪,纷纷走出家门,投奔红军,蔡正国正是其中的一员。

生于江西永新农村的蔡正国,正是众多底层穷苦百姓的缩影,作为家中长子,他自幼便展现出不同其他孩童的稳重,他清楚了解父母的艰辛,社会的黑暗。

军阀混战,到处烧杀抢掠,战火四起普通百姓只能东躲西藏,为了在艰难时期生存下去,蔡正国的父亲远赴长沙码头搬运货物,争取微薄薪水供养家庭。

彼时的蔡正国在县里读书,因经济拮据时常被学校勒令退学,几经辍学复学,让蔡正国决定接过父亲养家的重担,本以为自己会与芸芸众生一般,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这混乱年代苟活一生,直到红色号角声吹进蔡正国的心中,他才决定离家出走,为自己为家人搏一搏。

起初蔡正国并不是了解马列主义思想,他加入红军的目的十分淳朴,红军是支为人民的队伍,为穷苦百姓谋幸福谋未来的队伍。

在部队中,蔡正国的经历也十分惊险,他被编入当地红军预备队,后又调入红三军团,跟随参与池江、水口等多地战役,期间数次他都被敌军俘虏,侥幸虎口脱险。

随着红军第五次反围剿行动失利,革命征程进入艰难时刻,紧张忧虑的神情挂满每名红军战士脸上,侥幸存活下的红军力量,被迫离开红色首都瑞金,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

长征路上惊险重重,国民党军队紧咬不放,时刻在洞察我军去向,多次在长征途中进行伏击,贵州习水县一战中,蔡正国不幸中弹,右臂连中数弹,鲜血直流染红了半侧衣服。

由于长征期间,药物匮乏,医疗技术完全跟不上,蔡正国强忍疼痛,在没有麻醉剂的情况下,让战地护士硬生生用刺刀将子弹宛出,因此他的右臂上留下深深地疤痕。

“行军打仗哪有不受伤的,我不需要暂留休息。”在面对首长数次要求蔡正国在老乡家中休养的要求,蔡正国义正言辞拒绝,当时他只有一个想法,流血流汗也绝不掉队。

遇佳人:伉俪情深

直到红军长征结束,蔡正国才意识到革命事业不是过家家,这条道路十分艰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成功的,他曾数次往家中寄信,告知父母自己的情况,可他寄出的家书每每都石沉大海。

原来当蔡正国离开家乡后,故乡的小村庄就遭遇军阀扫荡,母亲因病离世,父亲和妹妹也不知所踪。

蔡正国此时是孤身一人,凭借着在红军期间的优秀表现,抵达陕北后,他被任命为教导大队的额三队长,进入抗日前线作战,参与平型关等重要战役。

考虑到蔡正国的情况,组织上决定当回月老,给蔡正国牵条红线,张博曾是安徽地主家的千金,因不满父母为其包办婚姻,压迫剥削当地农民,趁着漆黑夜色,张博逃离旧式封建礼教,投奔革命。

新婚后的二人聚少离多,各自在岗位上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但他们二人彼此心中仍记挂着对方。

“留守清西根据地的部队正被敌军前后夹击,至今没有消息传来,我心中实在不安,担心她是否出危险,惊恐数日直到收到她的口信,才踏实。”这是蔡正国在日记中的一段话。

当时部队在清西根据地短暂停留,不料遇到日寇扫荡,为避免严重伤亡,上级要求妇女同志当地隐蔽,而其余战士分散迂回作战,吸引敌军炮火。

蔡正国提枪加入战斗,张博则与其他妇女同志进入村内的各掩蔽点进行躲藏,可日寇极为狡猾,竟看出他们调虎离山之计,转头将火力集中对准村内猛攻,那时蔡正国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他十分担忧自己妻子的安危。

抗日战争期间,蔡正国夫妇二人也迎来他们共同的爱情结晶,刚刚生产完女儿的张博,身体十分虚弱,却遇上敌军追击,来不及喘息的张博便带着女儿跟随部队撤离。

因长期营养不良而导致没有奶水,怀中嗷嗷待哺的女儿让张博愁坏了,她只能带着女儿挨家挨户从老乡家中,祈求一些奶水,可这些还是不足以挽救女儿,一月后女儿饿死了,她干瘪的脸颊让张博此生难以忘怀,愧疚万分。

直到张博与蔡正国迎来自己第二个孩子,他们夫妻才从丧女悲痛中走出来,因是在东北作战的第四个年头出生,夫妻二人给儿子取名——蔡四东。

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大儿子蔡四东在蔡正国牺牲后不久,也出车祸离世,张博在双重打击下一蹶不振。

直到董凤奎的出现,他顶着巨大压力选择迎娶烈士遗孀,成婚后他曾到蔡正国墓碑前向其发誓“蔡军长,我定会保护她们母子周全,将蔡小东视为自己的亲儿子对待,请您放心。”

此后的日子里,董凤奎填补了董耀栋幼年时期缺少父爱的空白,充当起了他的父亲一角。他与张博二人更是一辈子没有再要孩子,他将自己所有的爱与精力,都倾注在董耀栋身上。

结语

得知真相的董耀栋没有选择将名字改回蔡小东,他清楚感受到这十八年来继父对自己的疼爱,但他也从心底十分敬仰自己的亲生父亲。

在董凤奎与张博的陪同下,董耀栋动身前往自己十分熟悉却又陌生的沈阳市烈士陵园,他曾无数次来这里缅怀先烈,而如今里面躺着的正是自己从未谋面的父亲。

他一遍遍抚摸着墓碑上关于父亲358字的人生经历,暗暗流泪,时隔十八年,这声迟来的爸爸终于在蔡正国墓碑前响起。

0 阅读:33

汉奎爱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