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瑛侍者因“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造历幻缘”,遂携通灵宝玉下凡转世为贾宝玉。所谓“造历幻缘”就是渺渺真人所说之“风流冤孽造劫历世”,目的是如茫茫大士所指一干风流冤家陪神瑛侍者与绛珠仙子下凡“了结此案”。
所以,贾宝玉这一生需要了结他的前世神瑛侍者灌溉绛珠草化为绛珠仙子所引发之“情”,注定要不可避免地经历两件事:渡情与出世。
贾宝玉出世做回和尚“神瑛侍者”之事,由代表僧道的出家人妙玉负责引导;在世的入情、渡情,则由出身太虚幻境的秦可卿负责引导。

我是君笺雅侃红楼,为您讲述《红楼梦》里的那些事儿
❂签约全网维权,抄袭剽窃搬运后果自负
秦可卿判词说她“情天情海幻情身”,指出她的前世出于“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的太虚幻境;
贾宝玉与秦可卿相逢后产生“意淫”之情,是为“情既相逢必主淫”;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于梦中与秦可卿成就“好事”,代表他对秦可卿有男女之念。二人一为叔公公,一为侄儿媳妇,此“淫念”不伦,是为“漫言不肖皆荣出”。“荣”指贾宝玉。
贾宝玉对秦可卿的“意淫”,蓄意接近秦可卿,引出“神游太虚境”之梦,影射贾珍对秦可卿生出“皮肤滥淫”之爬灰丑念,导致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为“造衅开端实在宁”。

“造衅”二字,意指故意制造事端,引发冲突。其典故出自苏轼在《代张方平谏用兵书》中的二句:“於是王韶搆祸於熙河,章惇造衅於梅山 。”
苏轼认为熙河之战与梅山蛮之祸的后果,源于王韶与章惇故意制造事端挑起冲突,才导致不可收拾的结局为“造衅”。
由此可知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真相,当是贾珍因皮肤滥淫之念而“造衅”于秦可卿,秦可卿受侵犯后于天香楼上吊自尽,对应了判词图画所示:“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

所以,《红楼梦》第五回堪称纲领性文字。既由贾宝玉梦中于太虚幻境所见之“金陵十二钗”判词与《红楼梦曲子》隐喻出金陵十二钗各自的人生和结局。也借由贾宝玉对秦可卿的“意淫”影射贾珍的“皮肤滥淫”,揭开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真相。更以秦可卿引贾宝玉入梦“生情”,开启神瑛侍者转世后最重要的经历:渡情。

三件事齐头并进,将前世今生,现实与虚幻结合在一起,为书中后文故事“草蛇灰线,伏线千里”。
曹雪芹这段故事写得非常有意思。说警幻仙子本要下界接“绛珠妹妹”回太虚幻境小聚,不想被宁荣二公拦住去路,求她相助教化贾宝玉。于是,贾宝玉在宁国府突生困倦,睡入秦可卿房中入梦,并尾随她去到太虚幻境,邂逅了警幻仙子。

梦中,警幻仙子引导贾宝玉经历了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而当他醒来后,陪伴在侧的四大丫头中,那个媚人突然不见,随后便又出一个茜雪与花袭人、晴雯(云从风)、麝月组成“风花雪月”四大丫头。有理由推测茜雪是被贾宝玉改名后的媚人。这是题外话。不多赘述了。
❂从原文找线索,还原最真实的《红楼梦》。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