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发布九江文史类研究文章,首发于“浔阳叙话”公众号,再由编者“冯晓晖”公众号转发,并在国内主流自媒体网站(今日头条、百度、搜狐、新浪、网易、微博、豆瓣等)上同步转载。欢迎投稿,相关要求及联系方式见自动回复。
本文较长,故分上下两篇连续发布。
四大家族,这个提法颇为耸听,一提这个概念,人们一般都会想到蒋宋孔陈,除此四姓,没有谁能与“四大家族”这个提法沾边。然而在解放前,直至刚解放的一阵子,九江城的人们,全都沸沸扬扬的闹着,说我们九江,有刘李蔡万四大家族,那时的九江人,都是以钦佩赞美的口吻,说着这四姓大家。
一般地说,能被称为大家族的,应是必具几个先决条件,一、名门望族,声势显赫;二、家道兴盛,享有德望;三、出有名人,声震闾里;四、通族聚居,家大人众。被九江人称之为四大家族的刘李蔡万,如用这些标准去套,应是哪四家?这四大家的代表人物又是谁?这是一个让人饶感兴趣的问题。
十多年前,九江知名作家、市群艺馆的专业剧作家马老师,曾向朋友们提出这一问题,引起诸友的推敲与热议,一番探讨之后,对刘李蔡三家形成共识,认为刘即刘廷琛,李为李盛铎,蔡是蔡公时,这些都是由清入民的显望人物,且都世居九江。
但对万氏一家,一时尚拿不准,有人提出,历史上九江享有盛名的万姓人是万衣,但他是明代人,与民国毫无干系。所幸我曾在一刊物上,读过九江报社谢编的一篇文章,文中述及民国年间九江名人万中桢、万和湖,皆为万衣的后裔,此二人对九江地方的建树颇多,民国年间在九江便流传着“一部万氏家族史,半部九江地方史”之说,万氏在九江的地位可见一斑。刘李蔡万四大家族之说,这万氏一家,说的便是万中桢、万和湖了。
另对蔡氏,也有人认为可能是指蔡瀛、蔡寿祺父子所代表的这一家。此二人在九江也确有名望,但此蔡氏盛于清中期,到民国似已没落。而九江人盛传的四大家族,更多指的,是就民国年间而言,故二蔡虽显,已被诸友排除。
单有推测,不能成立,必须验证,于是诸友带着这个问题,向“老九江”广泛求证。据蔡君岑(九江师范教授)、张良庆(兴中纱厂总会计师),李廷楷(九江电厂干部)、代子瑜(十里公社干部)、王耀洲(庐山公安局领导)、万秀常(莲花洞老人)等老先生所言,他们年轻时所闻九江四大家族代表人物,与诸友推测的竟然一致。鉴此,九江四大家族所指,皆被验出。
七十多年前的浔城旧事,如今知者可能不多,尤其是“九江的四大家族”之谓,连关心本土文史的专业人士都不大知晓,如再不挖掘揭示,大有将被湮没的可能。为飨本邑青年朋友,现将我所撷知的九江四大家族代表人物分作简述。因刘李蔡三人名声在外,本地文人撰文言及的太多,故对此三人所介从简;万氏业绩成就多盛于民国,本土墨客又言之不多,故述介万氏略详。
刘廷琛,1859-1932,(有的资料言其生年为1869年或1867年,此从《刘氏牒谱》所载,《牒谱》记其生于咸丰九年10月,当为1859年),德化县(今九江)人,世居庐山北麓,光绪二十年(1894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他就是九江人所称的“刘翰林”,其在九江莲花池所建居所,九江人称之为“翰林院”,至2014年莲花池开发时,才最终被拆除。
原文配图
刘为宦、为学、为文,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还是教育。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他被朝廷授为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总监督(即校长),并授为朝廷学部副大臣(即教育部副部长)。京师大学堂总章程原由晚清重臣张之洞所拟订,刘初到任,见所拟八科,但未分科,便立即着手进行分科。中国高等教育大学分科自刘始。九江人可以骄傲地说,九江也出了个北大校长,而且对中国高教卓有建树。
刘具有很浓的“忠君”思想,表现出的是“愚忠”。辛亥之后,当袁世凯借革命之势逼迫清廷时,他坚决反袁;当袁称帝时,他怒斥袁为"国贼",此时他的反袁与民国诸士不同,他是在忠清的意义上反袁。
当张勋拥立溥仪复辟时,他为之欢欣,并接受诏命出任内阁议政大臣;复辟失败,他便寓居青岛。他一生极为仇恨日本,9·18事变后,日本人抬出溥仪建立起"满洲国",溥仪派特使到青岛迎请他去东北任职,这次他倒是"坚决不受诏命",并认为"帝(指溥仪)亦不应受日卵翼",表现出很强的民族气节。
原文配图
不久他便逝于青岛,被溥仪谥为"文节"。处于清民之际的九江人,如我们父辈、祖辈那时的九江人,对刘翰林极为尊崇,都以九江出了个"翰林"而引为骄傲。
李盛铎,1859-1937,世居德化县莲花乡谭家畈(今濂溪区谭畈村),是晚清与民初的学者、名宦,著名的外交家和藏书家。李很负才气,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考中一甲第二名,夺得“榜眼”之冕。
他对家乡最大的贡献是发起倡议并最终使之筑成南浔铁路,采取的方式是,联络一批赣籍官员,游说部分在京高官,联名上奏朝廷请筑南浔铁路,终获批准。
他是晚清著名外交家,曾奉钦命赴欧洲各国考察,并出任驻日本和比利时公使(即今驻外大使)。他的仕宦生涯也很通达,累官至山西巡抚;进入民国,为总统府顾问,参政院参政,国政商会会长,直接参与国家大政的拟订与商讨。晚年还私撰一部九江地方方志《德化备考》,这部稿本现存于中科院图书馆内,极为珍贵。
编者配图
但他最主要的成就还是藏书。李氏藏书,秉有家风渊源,自其曾祖李恕始,祖李文湜,父李明墀,再至他,一门四世均好藏书,到李盛铎时,终成大全,成为中国近世著名藏书家。民国年间,江西李盛铎的“木犀轩”,浙江刘承幹的“嘉业堂”,广东莫伯骥的“五十万卷楼”,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私家藏书楼。李氏在九江声誉显赫,至今谭畈一带居民,都还时或津津乐道地说起李氏的故事。
老石(作者像)
【读后记】“四大”似乎是中国人特有的对事物进行总结的模式,四大文明古国、宋四家、四大名著、四大名旦、四贤母等等,民国四大公子之类。为什么这么喜欢“四”?编者没琢磨明白,好像“四大”在民国才愈发流行起来。九江的四大家族排名,显然也是民国风气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