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手握40万大军,为何宁死也不敢取代康熙?你看他背后靠山是谁

陈陈历史啊 2024-11-03 16:28:45

鳌拜手握40万大军,为何宁死也不敢取代康熙?你看他背后靠山是谁

世人皆知康熙少年登基,八岁便坐上了龙椅。也都知道鳌拜作为四大辅臣之一,手握40万大军,权倾朝野。可鲜为人知的是,在这个看似弱小的少年皇帝背后,站着一位运筹帷幄的绝代女性。

康熙五年,当鳌拜强行要求交换镶黄旗与正白旗的土地,甚至不顾皇帝反对,擅自诛杀反对的大臣时,朝野上下无不为之震惊。面对如此不把皇权放在眼里的权臣,为何年仅十五岁的康熙能够将其一举擒获?更令人不解的是,手握重兵的鳌拜,为何从未想过趁着康熙年幼时夺取皇位?

细究历史,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当鳌拜要做出重大决策时,总是会犹豫再三,仿佛在忌惮着什么。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这位手握40万大军的权臣如此忌惮?

一、权倾朝野的鳌拜

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皇帝驾崩,留下遗诏任命四位大臣辅政。鳌拜虽在遗诏中排名最后,却凭借其在军中的巨大威望迅速崭露头角。

鳌拜的发迹要从努尔哈赤时期说起。他的父亲图尔格是镶黄旗满洲都统,跟随努尔哈赤南征北战。鳌拜自幼习武,十六岁便随军出征,在一次剿匪行动中救下受伤的皇太极,从此声名鹊起。

在随后的征战中,鳌拜屡立战功。他带领镶黄旗骑兵在辽东之战中连克数城,又在松锦之战中力挫明军主力。多尔衮摄政时期,鳌拜更是凭借军功一路升至都统。当时的满清贵族看重的就是能征善战,鳌拜正是凭借这一点,在军中积累了大量亲信。

顺治即位后,鳌拜更进一步。他领兵平定了河南、湖广等地的农民起义,军功赫赫。每战必亲临前线,士兵们都说:"跟着鳌大人打仗,就没有打不赢的仗!"正是这种军中威望,让他在四大辅臣中逐渐脱颖而出。

康熙初年,年仅八岁的玄烨继位,朝廷大权落入四位辅臣之手。起初,四人尚能同心协力,共同处理朝政。但随着时间推移,鳌拜开始逐步掌控军政大权。

他先是以整顿军纪为名,将亲信安插入各个重要军职。短短两年内,京营九门的守军统领,大半成了他的心腹。各地的总兵、副将中,也多有受过他提拔的将领。

不仅如此,鳌拜还通过各种方式打压其他辅臣的势力。当索尼年事已高,无力处理政务时,鳌拜便趁机接管了兵部的军务。苏克萨哈主管户部,鳌拜就安排亲信在部中任职,监视其一举一动。

康熙三年,一件小事充分显示了鳌拜的专横。当时有一名镶黄旗的商人与正白旗的官员发生争执,按理说这是旗务,应该由两旗都统处理。但鳌拜却直接将正白旗的官员下狱,甚至不通知正白旗都统。此事引发朝中哗然,却无人敢言。

到了康熙四年,鳌拜的势力达到顶峰。他不仅控制了四十万大军,朝廷六部、九卿中也布满他的亲信。每日早朝,大臣们不敢不先到他府上请示。重要的奏折,也都要先送到他府上过目。一时间,鳌拜俨然成了朝中第一权臣。

那一年,鳌拜更是做出了一件惊人之事。他强行要求交换镶黄旗与正白旗的土地,这本是关系重大的决策,需经皇帝和众臣商议。但鳌拜根本不把反对的声音放在眼里,甚至不顾康熙的反对,擅自将反对的大臣们处死。从此,朝野上下无不惧怕其威名。

二、鳌拜的三大软肋

看似权倾朝野的鳌拜,实则也有难以逾越的三大软肋。这些软肋如同一道道无形的枷锁,时刻牵制着这位权势滔天的大臣。

其一,便是清朝独特的八旗制度。八旗制度不仅是一种军事组织,更是一种政治制度。每一面旗帜都代表着一个独立的军政单位,各旗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鳌拜虽贵为镶黄旗都统,却无法真正掌控其他七旗的军队。

在一次军事调动中,鳌拜曾下令调遣正黄旗的一支骑兵。这支骑兵的统领却直接上书康熙,称旗务调动需先请示本旗都统。此事虽小,却暴露了鳌拜权力的局限性。四十万大军看似都在他掌控之下,实则各旗将领对本旗都统的忠诚度远高于对鳌拜的畏惧。

其二,便是朝中大臣对其专权的抵制。康熙四年,鳌拜强行要求更换六部主事,欲将亲信安插进各部重要位置。礼部尚书明珠立即上书反对,称此举有违祖制。随后,吏部、工部的大臣也纷纷上书支持明珠。虽然鳌拜最终得逞,但这种集体抵制让他意识到,自己在文官群体中并无根基。

要知道,清初实行满汉分治政策,但具体政务多由汉官执掌。这些饱读诗书的汉臣,表面上对武将俯首帖耳,实则在政务运转中处处掣肘。每当鳌拜想要推行某项政策,这些汉臣就会以"有违祖制"为由层层阻挠,让其疲于应付。

当时就有一件趣事。鳌拜想要修改科举考试的规则,提高满洲子弟的录取比例。礼部的汉官们立即拿出康熙元年定下的考试章程,称此事关系重大,需先请示太皇太后。结果此事就这样被拖了下来,最终不了了之。

其三,便是皇室宗亲的态度。清朝自努尔哈赤以来,宗室亲王就享有极高的地位。这些亲王虽不直接干政,却掌握着大量兵权。鳌拜虽位居高位,却始终无法获得这些亲王的支持。

康熙三年,鳌拜曾试图拉拢亲王,邀请几位亲王到府上议事。谁知这些亲王不是推说身体不适,就是称要处理旗务,根本不给他这个面子。甚至有亲王当面说出:"军机大事,还是要在朝堂上议论。"这句话虽不带刺,却分明是在提醒鳌拜要守住自己的本分。

正是这三重掣肘,让鳌拜始终无法真正掌控朝局。他也深知,一旦失去了皇帝的信任,这些平日里看似忠心耿耿的将领和官员,随时可能反戈一击。每当他想要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时,这三道枷锁就会提醒他不要逾越。

这种局面在康熙五年达到顶点。当鳌拜强行交换旗地,处死反对大臣时,朝中暗流涌动。八旗将领开始私下议论,文官集团更是联名上书,就连一向保持沉默的亲王们也频频进宫觐见。这一切都在悄悄改变着朝廷的力量对比。

三、不为人知的幕后博弈

正当鳌拜权势如日中天之际,朝中暗流涌动。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权力较量中,三股势力的角逐往往被史书所忽略。

首当其冲的便是索尼家族。索尼作为四大辅臣之首,虽已年迈体衰,但其家族势力依然庞大。康熙三年,一场看似平常的选妃大典,却暗藏玄机。当时,索尼之子噶布喇正在为其女儿谋求入宫之机。看似只是一场后宫选秀,实则关系到朝堂格局。

噶布喇此举绝非孤军作战。他先是联络了正白旗、正黄旗的几位重臣,以祖上交情为由,寻求支持。这些重臣虽不敢公然与鳌拜对抗,却在暗中为索尼家族奔走。在一次议政时,正白旗都统更是当面指出:"选妃乃国家大事,不可仅听一人之言。"此话虽未直接点名,却分明是在抨击鳌拜干预选妃。

第二股暗中抗衡的力量,来自汉臣集团。自明朝降臣以来,这些汉族官员虽在满清朝廷中地位不高,却掌握着政务运转的关键环节。康熙四年,一场税收改革的争论,充分显示了这些汉臣的力量。

当时鳌拜为扩充军费,提议加征商税。表面上看,户部尚书很快就批准了这项提议。但奇怪的是,各地征收效果却远不及预期。原来,那些负责具体征收的汉族官员,以各种理由拖延执行。有的称遇到天灾,有的说商户逃散,结果这项政策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汉臣们更是在科举、选官等事务上处处设置障碍。每当鳌拜想要安插亲信,这些汉臣就会搬出祖制、规矩,让其投鼠忌器。一来二去,鳌拜虽有兵权在手,却难以将势力渗透到具体政务中。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西北军事集团的态度转变。这些驻守边疆的将领,本是鳌拜的坚实后盾。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也开始有了自己的盘算。

事情要从康熙三年的一场军费之争说起。当时西北边军久未领到军饷,几位将领联名上书请求拨款。鳌拜以国库空虚为由,迟迟不予处理。谁知这些将领竟绕过鳌拜,派人直接向太皇太后求助。这一举动,显然是在试探朝廷态度。

更耐人寻味的是,西北将领们开始频繁与其他旗主往来。他们表面上称是为了协调军务,实则在暗中建立新的同盟关系。一位将领甚至在家宴上当众表示:"边军效忠的是大清朝廷,不是某一个人。"这番话传到京城,立刻引起轩然大波。

正是这三股势力的消长变化,让鳌拜的统治根基开始动摇。表面上看,他依然是那个权倾朝野的军机大臣。但实际上,一张无形的网已经悄然张开,只等待最后收网的时机。

四、孝庄太后的权力布局

就在朝堂上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之时,慈宁宫中的孝庄太后正在下一盘更大的棋。从顺治遗诏的制定,到四辅臣的分化瓦解,每一步都暗含深意。

当年顺治驾崩时,朝中大臣们曾建议效仿汉朝故事,立诸王辅政。这个提议看似合情合理,却被孝庄太后一口回绝。她转而提出由四位大臣共同辅政的方案,并亲自拟定了遗诏内容。这份遗诏将四位辅臣的职权划分得明明白白,谁也不能越权专政。

这份遗诏的巧妙之处在于,四位辅臣分属不同旗籍。索尼出身正白旗,鳌拜是镶黄旗,苏克萨哈来自正红旗,遏必隆则属镶蓝旗。四人各自为政,互不统属。按照遗诏规定,重大政事必须四人共同商议,一致同意后才能上奏。

此举看似是为了制衡,实则暗藏玄机。四位大臣各自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自然难以达成一致。每当意见相左时,最终的决定权就落到了太皇太后手中。这样一来,孝庄太后既不用直接出面干政,却能牢牢掌控朝政走向。

随后,孝庄太后又开始着手分化四大辅臣。康熙三年正月,一场特别的茶会在慈宁宫举行。当时只有索尼和苏克萨哈两人受邀,而鳌拜和遏必隆却被晾在一旁。这场茶会虽无实质内容,却让朝中上下都看出了太后的态度。

更妙的是关于康熙大婚的安排。按理说,皇帝大婚应当从蒙古贵族中选妃,这是满清的传统。但孝庄太后却独具慧眼,将目光投向了索尼家族。当索尼之孙女被选为皇后时,朝中震动。此举不仅打破了满蒙联姻的传统,更是在四大辅臣中制造了新的矛盾。

为了安抚其他辅臣,孝庄太后又指示让遏必隆的女儿入选为妃。表面上看是在平衡,实则是在挑动索尼与遏必隆之间的矛盾。两人为了争夺后宫影响力,开始互相提防。而鳌拜因自己推荐的人选落选,更是与索尼、遏必隆都有了嫌隙。

康熙四年冬,一场看似偶然的政务改革,再次显示了太后的手腕。当时鳌拜提议整顿吏部,要将自己的亲信安插进去。孝庄太后不仅没有阻拦,反而表示支持。可等鳌拜的人马刚刚就位,太后又下令由索尼主持考核,结果大半官员都被刷了下来。

这一系列的布局,使得原本团结的四大辅臣逐渐分崩离析。索尼因为女儿成为皇后,自然要站在皇室一边。苏克萨哈见势不妙,开始明哲保身。只有鳌拜和遏必隆还试图维持同盟,却已成孤掌难鸣之势。

当这场无声的较量进行到康熙五年时,整个朝堂的格局已然改变。鳌拜虽然表面上权势依旧,但他的政治基础已被悄然瓦解。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慈宁宫中酝酿。

五、最终的命运抉择

康熙八年五月十二日,一场精心策划的擒拿大戏在紫禁城内上演。这一天,年仅十五岁的康熙以"练习摔跤"为由,召鳌拜入宫。这位手握重兵的权臣,竟然就这样轻易落入了圈套。

事情要从两个月前说起。康熙开始频繁召见年轻侍卫,名义上是切磋武艺,实则是在挑选可靠的心腹。这些侍卫都是从八旗子弟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年轻力壮,对皇帝忠心耿耿。

更巧妙的是,康熙还经常邀请鳌拜观看这些武艺切磋。起初鳌拜还兴致勃勃地点评指导,渐渐地就习以为常。这一举动不仅麻痹了鳌拜的警惕,还让他对皇帝的这些"幼稚举动"越发不以为然。

五月初,康熙又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命令修缮乾清宫后的一处院落,说是要在那里练习摔跤。工程持续了十天,期间不断有木料和器具运进宫中。谁也没注意到,在这些物料中,藏着绳索和枷锁。

五月十二日清晨,康熙一改往常,没有去上朝,而是派人传旨召鳌拜入宫切磋武艺。当时正值春暖花开,鳌拜丝毫没有怀疑,只带着几名亲随就进了宫。

让鳌拜始料未及的是,刚进院子,十几名身强力壮的侍卫就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这些平日里看似在习武的年轻人,此刻个个都是训练有素的好手。不等鳌拜反应,他就被制服在地。

更令人震惊的是,当鳌拜被擒获的消息传出后,朝中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替他说话。那些平日里对他毕恭毕敬的大臣,此刻都保持着沉默。就连他一手提拔的亲信,也纷纷倒戈。

鳌拜被押入大牢后,朝廷立即开始清算他的罪状。从擅自更改旗地、滥杀大臣,到结党营私、专权擅政,罪状多达二十一条。最令人唏嘘的是,那些检举他罪行的奏折中,有不少都出自他昔日的心腹之手。

被捕后的鳌拜,曾多次请求觐见康熙。在最后一次见面时,他解开衣襟,指着身上的伤疤说:"这些都是为清太宗挡箭留下的。"可即便如此,也无法改变他的命运。

康熙虽然念在他往日功劳,免去了凌迟之刑,但最终鳌拜还是死在了狱中。当消息传到宫中时,康熙只说了一句:"此乃国法。"

与鳌拜一同落马的,还有他的党羽遏必隆。但遏必隆的结局却大不相同。他被革去太师和公爵的封号后,获得了免罪的机会。这一细节,恰恰印证了孝庄太后当年分化四大辅臣的高明之处。

随着鳌拜的倒台,一个时代落下了帷幕。四十万大军重新回到了皇权的掌控之下,清廷的政治格局就此改写。十五岁的康熙,终于真正坐稳了龙椅。

0 阅读:64

陈陈历史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