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10C挂载霹雳-17导弹?美军压力大了

阿峰故事会 2025-02-07 17:07:43

近日,一则关于中国空军装备的消息引发了国际军事界的广泛关注。在央视报道的南部战区航空兵某旅跨昼夜红蓝对抗演练中,一架歼-10C战斗机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其机翼下挂载着一枚硕大的霹雳-17超远程空空导弹。这一画面的曝光,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空军装备发展的新动态,也让美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霹雳-17导弹堪称当今世界上性能极为先进的超远程空空导弹,它采用双脉冲发动机和双向数据链等尖端技术,拥有令人惊叹的射程,西方猜测其最远射程超过300甚至400公里,还有报道称其最大射程可达500公里。如此远的射程,赋予了它在超视距作战中极大的优势。由于其射程远,体型也较大,弹长约6米,重量达500千克左右,此前一直被认为是歼-16或歼-20等双发重型战斗机的“专属武器”。毕竟,这类重型战斗机具备更强的载荷能力和更先进的机载设备,能够更好地发挥霹雳-17的性能。

然而,如今歼-10C这一原本主要用于中短程作战的单发多用途战斗机,也挂载上了霹雳-17导弹,这一组合着实令人感到意外。歼-10C的有效载荷能力相对有限,在传统的作战任务中,它主要承担着争夺制空权和对地攻击的任务,并非用于携带超远程空对空武器执行远程精确猎杀。将霹雳-17与歼-10C相结合,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要实现数百公里外的精确打击,不仅要求机载雷达至少能够在预警机的引导和指示下发现并锁定目标,还需要通过数据链从预警机、侦察机和卫星获得实时数据。导弹发射后,主导雷达导引头要时刻跟踪和锁定目标,其他传感器采集外界环境数据,同时导弹还要不断接收新的目标信息和数据,经过控制算法的综合集成、计算,确保在敌方电磁干扰的背景下也能始终锁定目标。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对载机雷达和电子战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保加利亚军事”认为,歼-10C的主动电子扫描相控阵列(AESA)雷达以及其他机载设备,很难支持霹雳-17发挥出最佳性能,这并非是歼-10C技术条件不行,而是单发中型机在载重方面天然弱于双发重型机。比如,歼-16和歼-11系列或许在挂两枚霹雳-17的同时,还能挂2枚霹雳-15和2枚霹雳-10,也许还有电子战吊舱或副油箱,而歼-10C为了确保基本机动性,可能就只能再挂2枚霹雳-10,副油箱和吊舱什么的可能就无法兼顾了。

但即便面临挑战,歼-10C与霹雳-17的组合,依然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空军对新战术方法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突破,让歼-10C在空中交战中的角色扩展到远远超出其通常的作战半径。一旦这种尝试取得成功,将显著增强中国空军战斗机在以往难以触及的距离上与目标交战的能力,从而极大地提升其战略价值。而且,这一组合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不同平台上整合先进武器的能力,即便平台最初并非为此类角色而设计。这无疑是在向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发出强烈信号,表明中国空军的攻击性、灵活性和多域性都在不断增强。

对于美国而言,歼-10C挂载霹雳-17所带来的压力是多方面的。在潜在的冲突中,尤其是在台海或太平洋地区的冲突中,配备霹雳-17的歼-10C可以充当远程攻击战斗机,在敌机做出反应之前,就能从视距之外与敌机交战。霹雳-17的首要攻击目标往往是美军的空中预警机、大型电子战机和大型战略运输机等远程大型目标。这些目标对于美军的作战体系至关重要,是美军实现战场态势感知、指挥控制和后勤保障的关键节点。一旦这些高价值目标受到威胁,美军的作战效能将大幅下降,甚至可能导致整个作战体系的瘫痪。而且,歼-10C还可以利用霹雳-17封锁空中航线,对战略空中目标进行初步拦截,在对手做出反应之前摧毁或驱赶其预警机、电子干扰机和远程侦察机,从而阻碍对手的协调和作战效率。在未来的空战中,美军将不得不重新评估中国空军的作战能力,调整自己的作战策略和部署。原本依赖预警机等大型平台提供战场优势的作战模式,可能会因为霹雳-17的出现而受到极大的限制。美军必须思考如何在更远的距离上应对来自中国空军的威胁,如何保护自己的高价值目标,这无疑给美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歼-10C挂载霹雳-17导弹这一事件,是中国空军装备发展和战术创新的重要体现。它不仅改变了歼-10C在空战中的角色,也对地区乃至全球的军事平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军在面对这一变化时,将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军事战略和装备发展方向,以应对来自中国空军的新挑战。

0 阅读:87
阿峰故事会

阿峰故事会

郄子淳晨缎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