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登台、19岁夺得冠军、40岁病逝,她的名字一世纪念几世留存

林越历史笔记 2024-11-26 22:12:47

文 | 小仪lam

图 | 网络侵删

当有一天我离开娱乐圈,到底还有多少人能够真正记住梅艳芳整个人?我不要承诺,我只想当大家百般无聊的时候,望着天上的星星,会记起这个曾经好熟悉的名字。——梅艳芳。

0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963年10月10日,梅艳芳出生于香港,在此之前家里已经有两男一女,梅艳芳的降临无疑让这个穷困潦倒的家庭雪上加霜。梅艳芳出生没多久,父亲因病去世,母亲经营着破旧的歌舞团来供养四个子女,生活压力可想而知。

梅艳芳刚满三岁,唱歌天分就浮现在家人面前,她曾把《卖花女》一字不差地唱给舅舅听。舅舅曾建议覃美金好好培养这位天生歌者,而覃美金对于儿女的未来早有打算,她认为男孩子将来是要干大事业的,再怎么辛苦也要供养他们读书;而女儿们是亏本的,不管年纪多大,一律出去工作赚取生活费。

当覃美金注意到两个女儿都有一副好嗓子,张嘴就能唱,因此很早就下定决心,让两个女儿卖唱赚生活费。瘦小的梅艳芳在四岁半的时候,经常提着大大的茶壶,穿梭在戏院里,一边当服务员一边问:“先生、小姐,要点歌吗?”若是有客人点歌,梅艳芳立马就唱,并且一点也不怯场。

迫于生计,梅艳芳经常跟随姐姐、妈妈四处唱歌,她自然而然地成了同学口中的“歌女”,而同学们的家长也阻止他们与梅艳芳来往。然而在母亲眼中,姐妹俩的学业从来不是最重要的,能否登台赚钱才是头等大事。

多年以后每每回忆起来,梅艳芳都会低声吟唱那首《歌之女》:“我记起当天的一个小歌女,她身躯很瘦小;我记起她于不高档那一区,共戏班唱些古老调;旧戏院永都不满座,她照演以歌止肚饿;就戏衫远观不错,纵近观穿破多。我我记起当天的一个小歌女,她喜欢风雨飘,也许她只喜欢给雨打风吹,路向可变出多意料,或有天她都可叫座,她有天也许不再饿,或有天戏衫不破,听众不止半个,她是我,当天的她今是我......”

梅艳芳唱的不是别人,而是她自己,每一句歌词都是她这一生的亲身经历。

0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982年,19岁的梅艳芳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这一年是她进入娱乐圈的一个重要起点。在TVB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中,梅艳芳一路过关斩将。当时的黎小田曾评价她:“梅艳芳也许不算选手中很漂亮的,但唱得好、动作好,舞台气场好。就新人来讲,再过十年都不会出一个像他这样好的。”

当时的评委团相当强大,有著名音乐人黄霑、知名作曲人顾嘉辉、作家林燕妮等一众名流。决赛期间,梅艳芳的低沉美嗓、满脸的自信征服了现场所有人,最终凭借一首《风的季节》夺得冠军。

当天晚上,黄霑、顾嘉辉都非常欣赏梅艳芳的舞台风范和天生歌艺,分别给予了50分和49分的高分。梅艳芳以接近完美的成绩单打响了“第一炮”,她的天后之路,终于迈出了漂亮的一步。

顶着“新秀大赛”冠军的头衔,梅艳芳的歌唱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当她决定向歌坛全力冲刺之时,有人拿她的坎坷身世大做文章、对她恶毒辱骂;曾经的恩师黄霑为了更好地激发梅艳芳体内的艺术天分,公开批评她的表现,说她红了以后有些骄傲,表演不像以前卖力。

在这些打击之下,梅艳芳也感到身心俱疲,甚至萌生退意。幸运的是,在姐姐与友人的鼓励下,梅艳芳咬紧牙关,挺过了所有的难关,倘若当时真的退出乐坛,那么也就不会有“百变”梅艳芳的歌后神话。

梅艳芳遭遇恩师等人的“打击”后,从此越挫越勇。在1985年至1989年,梅艳芳成为香港乐坛第一个连续5年夺得《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最受欢迎女歌手奖的歌星。这样的成绩奠定了梅艳芳在香港乐坛的地位,可谓是实现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志。

0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早在80年代的香港乐坛就流传着“两王一后”,“两王”分别是谭咏麟、张国荣,而“一后”指的却是梅艳芳。在“两王”相继宣布不再出席音乐颁奖典礼、不再领取音乐奖项后,梅艳芳于1990年宣布拒领所有音乐奖项。

对于这样的决定,很多歌迷表示不解。而梅艳芳则认为一名歌手,只要把歌唱好、歌曲走红就应经是成功,对于拿不拿奖都不重要。拒领所有音乐奖项是为了维护乐坛的发展,梅艳芳要做的是把香港乐坛发扬光大,让更多喜欢唱歌的新力军加入香港乐坛。

其实,素有“天生歌者”之称的梅艳芳,是诸多明星艺人的贵人。自宣布拒领所有音乐奖项后,梅艳芳更是不遗余力地提携年轻人。1991年,梅艳芳宣布退出歌坛时,要举办三十场告别演唱会,这完全可以做成“个人秀”,但她没有,而是选择带着许志安、草蜢、谭耀文,一师带五徒四处演出,为徒弟创造演出机会,把徒弟介绍给更多人认识。

梅艳芳宣布退出歌坛后,她在娱乐圈的活跃度明显降低了,但是将新人推上舞台的信念扎根内心。很多人都知道,乐坛的发展就好比是“后浪追前浪,新人换旧人”,你只要稍不努力将会被他人替换掉。

因此梅艳芳不管歌坛如何发展,提携新人这一点从未改变。她需要做的是薪火相传,把自己的唱歌技巧教授给其他年轻歌手,让他们为乐坛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这句话形容梅艳芳为乐坛的付出再合适不过了。她一生带过的徒弟有很多,看着徒弟们一个个在事业上取得好成绩,梅艳芳自然是最开心的一个。

然而在多年以后,那些被梅艳芳提携的新人,尽管在人生际遇不尽相同,但他们共同面对了梅艳芳的重病。

04: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002年12月6日,梅艳芳得知自己患了子宫颈癌,跟所有患者一样,她的情绪起伏很大,有时候她信心满满地说“我好了!”有时候又会意志消沉地说“无所谓了。”其实,梅艳芳的病刚开始只是一个秘密,除知己刘培基外,她没向任何人透露半句。

2003年4月1日,张国荣坠楼身亡,这无疑让梅艳芳的心情愈加严重,也似乎意识到上天留给她的时间不多了。2003年9月5日,梅艳芳在一众好友的陪同下开了一场记者招待会,她向外界宣布自己患有子宫颈癌,并一再强调自己会战胜病魔,同时向传媒透露11月将会举办演唱会。

梅艳芳微笑着说:“我不是一个弱者,我是一个专业的一人,面对你们的时候,每一次我走出来,你们仍然可以见到一个精神奕奕的梅艳芳,我会仍然做一个专业的歌手。大家都知道,女人心,最要紧是得到支持,我会希望我很快再站起来,做好多事。你们不用再担心,你们看着,我慢慢打胜这场仗!”

梅艳芳没有食言,不管病魔如何折磨,她始终以最好、最美的姿态面对众人。面对梅艳芳日渐消瘦的身躯,很多朋友劝她好好休息,要是太累了就把演唱会延期。然而梅艳芳总是斩钉截铁地说:“这次不做,以后就没得做了。”

病痛中的梅艳芳似乎意识到这是最后的表演机会了,她是天生歌者、百变天后,她要把最好的一面留给歌迷朋友。正是在这样的信念鼓舞下,梅艳芳迎来了生命中最后一次演唱会,台上的她依旧华美,仿佛病魔从未伤她半分。

11月6日,梅艳芳在最后一场《梅艳芳经典金曲演唱会》上,她身穿一袭白婚纱亮相,仿佛要对所有人说——“我此生已嫁给了舞台”。然而,嫁给舞台也是需要毅力和爱情的,演唱会里,她吟唱的最后一首歌曲是《夕阳之歌》。

她对所有人说:“婚纱在拍戏的时候我已经穿过了很多次了,相信真实生活中,我没有机会穿了。真的很想有一次机会,一次就够了,我能够穿婚纱给大家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黄昏、夕阳很美,但是一眨眼就要过去了。”

最后一次演唱会里,我们只看到梅艳芳的婚纱很美,然而婚纱下面,是一条纸尿裤——因为腹水肿胀、尿血不止,她需要时刻穿着。

她将生命最后的华光,留给她最爱、最珍视、最不舍的一切——她的观众、她的音乐、她的舞台。

05:写在最后: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2003年12月30日的凌晨,整个香港悄无声息,茫茫夜色遮去了几多风雨在那里刻下的斑驳痕迹,然而令所有人最断肠的一刻终于还是来了,梅艳芳因癌症引起的肺功能失调而去世,她终究没能跨过这个年。梅艳芳的离去,是她人生的落幕,却不能停止歌迷朋友对她的无尽思念。

在短短四十年的人生道路上,梅艳芳是一代人的记忆,是某个华美而不朽的时代标记,要众人不提那三个字,恐怕再过数十年也断无可能。每年的10月10日,歌迷、朋友、徒弟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祝福她生日快乐。

“梅艳芳”这个名字是一世纪念,几世留存。这位风华绝代的百变天后,从未被遗忘。无论在人间还是天堂,梅艳芳始终如花、如梦、如雾,这朵半生荣耀、半生困苦的女人花,像春风来又走。

0 阅读:1
林越历史笔记

林越历史笔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