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石破茂接替岸田文雄,正式成为日本新任首相。仅仅8天后,他便果断宣布解散众议院,定于10月27日举行大选,这是日本战后历史上最快的解散行动。
如此迅速的动作背后显然有着政治考量,自民党内部长期存在的派系斗争让新上任的首相感到压力重重。石破茂上台时的支持率并不高,甚至还不到60%。他深知,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自己可能很难在这个政坛的漩涡中站稳脚跟。
解散众议院的决定,正是他试图在短期内整顿自民党内部、巩固权力的第一步。与其等到政治局势变得不可控,不如主动出击,这成为了他快速决断的直接动机。
但石破茂面临的不仅仅是党内派阀的角力。在野党对他解散众议院的决定极度不满,认为这是在逃避“黑金丑闻”的责任。自民党内部长期存在的“政治黑金”问题一直困扰着党内高层。尽管石破茂上台后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拒绝让涉案议员参选,但在野党对此并不满意。
立宪民主党、维新会等在野势力认为,这些举措不过是自民党表面上敷衍的交代,意图掩盖丑闻,并认为解散众议院的决定正是为了规避进一步的审查和问责。
在已经无法避免的政治风暴中,石破茂需要稳定党内权力结构,在外交上寻求突破口,借以增加政治筹码。而这个突破口,便指向了中日关系。石破茂上任后,立即指示日本外相岩屋毅与中国外长王毅进行电话会谈。
中国外交部随后证实,10月9日,王毅与岩屋毅就双边关系展开了通话。双方表示愿意改善中日关系,但中国对日本提出了明确警告,提醒日本不要成为外部势力的棋子,警告其不要过度依赖美国的遏华战略。
虽然中方的立场也很明确,但日本长期受到美国的干预和制约,短时间内这种局面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善,日本似乎也有意迈出独立自主的第一步,但接下来如何发展还不好说。
岩屋毅在通话中提出的一项关键请求是日方此次的重要任务,即希望中国恢复进口日本水产品。自中国切断了日本水产品的进口以来,日本渔业受到重创,渔民们面临着严重的生计问题。
前首相岸田文雄在任时就曾多次呼吁中国恢复进口,但一直未能如愿。石破茂上任后,自然急于解决这一困境,以此为自己赢得国内的政治红利。
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一贯很明确。中国要求日本提供长期有效的国际监测机制,必须要保证食材达到安全可食用的指标,同时还要一直监督。
只有在这些条件完全满足之后,中国才可能重新考虑恢复进口。日本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面对的是一个两难的局面。
一方面,国内渔业的压力让石破茂政府焦头烂额;另一方面,中国提出的条件短期内难以完全落实,这意味着日本的希望短期内可能难以实现。
从石破茂的角度看,解散众议院、迅速启动选举,一方面是为了在内部斗争中抢得先机,另一方面则希望通过外交上的进展,尤其是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带来积极的政治影响。在石破茂眼中,恢复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尤其是让中国重新开放水产品进口,是能直接提升支持率的办法。
但是日方想要达成目的没那么容易,中国的条件已经摆明了,中方也不会拿国民的健康当儿戏,这是原则问题,不满足中方的要求想要解除限制的可能性不大。
除了外部的困难,日本国内的经济问题也让这位新首相头疼不已。虽说是前辈留下的大坑,但接过了这个位子,重任自然落到了石破茂头上。
多年来,日本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倒退现象。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日本GDP被德国超越,日本经济在全球的地位进一步下滑。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下去,日本将在未来几年可能要被印度超越,跌出前五的行列。
石破茂上台后也做出了相应的努力,他试图推出相关政策振兴地方经济,用财政投入来刺激经济增长。但这些政策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支持,而日本政府已经背负着巨额的债务,在政策的实际操作中,可发挥空间并不大。
对于石破茂而言,中日关系的改善不仅事关外交,还与日本的经济复苏息息相关,是日方没办法忽视的重要经济合作伙伴。近年来由于美国的干扰,导致中日关系持续降温。
中国对日本的多次外交提醒,如果日本继续跟随美国的政策来打压中国,那么中日关系恐怕难以迎来真正的改善。
日本国内,派系斗争和“黑金丑闻”的阴影尚未消散,民众对政府的信心越来越低;国际上,中日关系的走向又是一大难题。
石破茂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不是一点半点,能否挽回民意,能否在经济和外交上做出点成绩来,不光是关乎到日本的利益,更关系到他自己的政治生涯。
如果他能修复与中国的关系,对日本经济将会起到积极作用。但如果他选择继续延续前任的对外政策,那么日本不光是外交上的紧张,国内经济困局想要解决也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