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兴的父母有多让人窒息,别让自己成为孩子的第一个“霸凌者”

孩子的心您要懂 2024-03-01 04:47:45

看到过这样一个视频:

母亲今天生日,女生带着丈夫和女儿给母亲一个惊喜,但是母亲好像并不开心,她皱着眉头说“这么大岁数了,过什么生日,瞧瞧弄得屋子里乱七八糟的,赶紧走。”

女儿跟外婆分享自己考了第三名,希望得到外婆的夸奖,并表示自己想要一个可爱的熊猫空调,因为自己的房间总是忽冷忽热,把自己冻醒,而外公却表示空调修修还能用,干嘛浪费。

因为外公的话,女儿一脸失落和伤心,这一切被女生看在眼里,想到了年少的时候,给母亲送礼物,却反被母亲数落“心思不用在学习上,净整这些没用的”;跟父亲分享自己去旅游的所见所闻,却被父亲说自己浪费钱......

扫兴,好像成为了很多父母的必备技能,无论是多么愉快的场景下,都能从孩子身上找出缺点和问题,让孩子的快乐火花瞬间熄灭。

可是他们不知道,一盆冷水浇熄的不仅仅是孩子的热情,更冰冷了孩子的心。

自卑拧巴的孩子背后站着扫兴的父母

知乎上有个故事,一个26岁女生,因为父母不让买2000块的羽绒服,和他们断绝关系。

小时候,班里流行纱纱裙,她想买,妈妈说“你粗胳膊粗腿,穿上太丑”,拒绝她的要求。

长大后,她身材变好,给自己买短裙短裤,却被爸妈说“女孩子别不知廉耻”。

她带父母吃300一顿的海底捞,被指责乱花钱;

她给自己安排环球旅游,父母说她吃饱了撑的。

她患上抑郁症,不敢告诉爸妈,生怕他们说她精神病……

2000元的羽绒服只是导火索,父母的扫兴、不理解,才是她抑郁的根源。

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做“煤气灯效应”,指的是:

慢性心理中毒的状态下,认知被不断摧毁。

当孩子给家长分享喜怒哀乐,得到的却是泼凉水的回应,他会潜意识认为,自己的做法是错的。

这种认知会不断强化,直至成为心病。

苏珊.福沃德教授在《中毒的父母》中写道:

“孩子总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妈妈的评价,好比给孩子定下一个标准,按照标准去做就是对的,反之则是错的。

那些自卑拧巴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扫兴的父母。

用孩子的眼泪和委屈,换取微薄的成就感。

久而久之,父母长期用扫兴的方式,反复打击、否定孩子,孩子就会慢性中毒,认为自己确实很差劲。

为什么有些父母总喜欢扫兴

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有些父母总喜欢扫兴呢?

一方面,父母无法把孩子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没办法“蹲下来”感受孩子的情绪。

认同孩子的成长,肯定孩子的收获,就意味着他们变弱了,作为父母的“权威”就受到了挑战。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就是爱扫兴,习惯对孩子进行否定和打击。

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对快乐的情绪太过陌生。

父母或老一辈接受的教育是以吃苦为荣,遇事总会先想到最坏的一面。他们没有体会过快乐,也没有人在意他们是否快乐。

用当下比较流行的一个形容就是,自己一直在淋雨,所以不知道如何为孩子打伞。

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

“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会决定他的一生。”

不要做扫兴的父母,偶尔的一次零食不会吃坏身体,偶尔的一束鲜花算不上浪费,偶尔的庆祝也不是长期的奢靡。

当孩子释放爱意时,父母开心接受就好,即使孩子有什么不对,也应该是讲道理,而不是说教式、打击式的。

捧场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之前看傅首尔参加的综艺《亲爱的小课桌》,里面有一个小男孩整天面临妈妈的打击教育,写作业、做卷子、考试,永远都是批评再批评。

孩子越来越内向不说,对学习也没有了热情。

可是在节目中,每次傅首尔辅导作业的时候,都是不停地夸夸夸。

“你写作业又快又好,真是太棒了。”

“就是因为你很厉害,妈妈才会给你留更多作业的。”

“你怎么是这么好的儿子,谁养出来的?”

小男孩看起来很害羞,可是心里越来越喜欢傅首尔,在家里也念叨个不停。

同时学习上也更加积极,写作业再也不磨蹭了,甚至还有富裕时间和其他小朋友做游戏。

看到孩子的转变,不免感慨,赞美和正向反馈真的能让孩子自信起来,更重要的是,给孩子种下了积极面对人生的种子。

前不久采访并了解了一位来自清华附中的数学名师。

这位老师本科和研究生都是保送复旦,后来又获得了德国数学经济学博士。

从小到大都是学霸的老师特意强调,家庭教育一定要以鼓励为主,他自己小时候,父母也从来都是鼓励教育。

或许有人好奇,那就算孩子做得不好也要鼓励吗?

老师说他也有考试没考好的时候,可他从来没有因为成绩不好被批评、责罚过。

反而是父母和他一起看试卷、找错题,总结经验,避免下次再错。一次次下来,他面对考试和学习压根没有压力和恐惧,自然就能一往无前。

你看,无需打击,也无需贬低,孩子不仅拥有了抗压能力,还有了前进的动力。

想起我的妈妈,虽然只是个普通的妈妈,不是什么教育博士、教授,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爱心和耐心,非常会鼓励我。

我小时候贪玩,每次开学必考砸,然后才会好好学习,追上进度。我妈每次都说这不算什么,你每次都是“开门红”嘛!相信你之后一定会努力赶上的。对这样的信任和期待,谁会不努力呢?

所以,我由衷地觉得,当父母愿意在任何场景下给孩子捧场,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从根本上来讲,这也是父母给予的无条件的爱。

只有父母给孩子更多包容,孩子才会有底气走自己选择的路,也有勇气走得更远。

0 阅读:0

孩子的心您要懂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