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解放军围台之势,见证捣毁日本老根死穴时刻,让它自生自灭去吧

椰子的生活 2025-03-12 19:43:01

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中国人民永远铭记在心。近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围台这一重要时刻,我们不得不联想到日本这个国家。

只有掌握了日本繁荣的根,我们就会找到捣毁日本的死穴。今天作者兴致大发,采用发散思维的方式,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日本的繁荣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影响。

了解这些内容的目的,就是为了重新找回日本二战后繁荣的原点,瞄准日本的死穴亡脉。

捣毁日本繁荣的老根死穴(图源网络)

第一个方面:日本从美国手里接过琉球岛的管辖权,加上开放台湾海峡,成就了日本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和国家崛起的重要因素

日本对琉球岛(冲绳)实施管辖权,开放台湾海峡,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考量。

一、琉球岛的军事战略价值。

1, 冷战前沿与美军基地。战后的琉球已经被美军长期占领,成了美国在东亚的核心军事基地。1972年美国将管辖权移交日本后,琉球继续作为美军在西太平洋的重要据点。这一地位使日本在冷战格局中成为美国的“反共堡垒”,间接获得安全庇护,得以专注于经济建设。

有了琉球岛的管辖权,日本更加肆无忌惮,他们利用台湾海峡这一便利通道,无论是资源的输入还是输出,都给日本社会发展经济繁荣带来了福音,真正达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

2.,地缘政治缓冲作用。琉球群岛位于东亚岛链的关键位置,当时美国通过控制琉球遏制苏联和中国,同时为日本提供了抵御外部威胁的屏障。这种战略安排减少了日本的国防负担,节省下来的资源集中用于经济发展。

与之相比,作为山水相依的邻居中国,则消耗了抵御日本等外部威胁的力量,增加了不必要的国防负担。我们一面要抵御外部势力,一面要发展经济,直接影响我们一心一意发展经济建设,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很显然美日这种战略布局,严重阻碍了中国快速发展。

二、台湾海峡的开放与经济利益。

1,贸易通道与资源运输。台湾海峡是日本与东南亚、中东之间的海上交通命脉。日本依赖该海峡进口石油、矿产等资源,并出口工业制成品。朝鲜战争期间,美国通过台湾海峡向日本输送特需物资,直接刺激了日本工业复苏。

这一点是日本发展繁荣非常关键的要素所在。由此联想,当时我们如果拿回台湾海峡管辖权,封锁这条于美日有利的通道,那么,就会制约日本发展,把日本“打回老家”;美国在日本的军事力量也会大打折扣,甚至也会“滚回狼窝”。

有了这样的大背景,琉球岛必然也就顺理成章地归属我们了。如果从那时起改变了这里的现状,那么,我们中国很可能就会替代日本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2,台日经济合作。冷战时期,日本与台湾保持密切经济联系。日本通过投资、技术转移和贸易,将台湾纳入其产业链,利用台湾的劳动力和市场扩大出口。台湾的经济发展也为日本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供应和商品市场。

无论如何,日本的发展与日台的合作,都是以掌握琉球岛管辖权和开放台湾海峡关系密切,没有这个前提,也就不会有后续的发展结果。如今我们找到了这一置日本于死地的死穴,那么,就要快速地解决掉前进中的障碍——眼下解放军围岛正是炉火纯青、恰到好处的时刻。

三、琉球岛与台湾海峡促成了日本的大繁荣。

琉球的军事基地和台湾海峡的开放,都是服务于美国冷战战略的,但却意外地成为日本经济崛起的重要外部条件。这一点给中国人带来了深刻反思,也让国人开始觉醒起来。谋求琉球归属、掌控台湾海峡,已经箭在弦上。

美国通过控制琉球确保东亚安全,同时借助台湾海峡的贸易通道和台日经济合作,为日本提供了稳定的资源、市场及技术转移机会,使其在战后迅速恢复并实现繁荣。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仅有日本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美国力量的地区存在是问题的关键。美国之所以这么做,是有多重考量的:一是利用并扶持日本,是美国制衡和控制东南亚和日本周边国家的阴险手段;二是美国也理所当然地从中获得巨大利益。中国有句俗话,无利不起早嘛。

百年变局 中华崛起(图源网络)

第二方面:百年变局中,中日在琉球岛(冲绳)问题上的斗争贯穿于历史长河,贯穿于国际国内现实,中心议题就是围绕主权归属、战略利益及地区安全问题来展开

一、历史背景与主权争议。

1,古代朝贡关系。明朝起,琉球就是中国的藩属国,这种关系一直持续了五百年,他们宁愿接受中国册封并定期向明朝献贡。日本从公元1609年就开始侵略琉球,最早在1872年将琉球纳入了“内藩”。随后在1879年正式将其吞并,设立冲绳县。清政府多次抗议并谈判,也没能得手。甲午战争后被迫放弃对琉球的主张。

从明朝时期献贡,到后来侵略琉球,把琉球纳入“内藩”,随后又将其吞并设县,彻底暴漏了日本的侵略野心。足见日本“吃相”有多么难看,“品相”有多么龌龊。我们只有认清日本的侵略本质特性,发展强大自己,才能确保疆域安全,主权问题,寸步不让。

强我和遏敌是相辅相成的。遏制敌人也是强我的具体步骤,强我更是遏敌的必然要求。因此,面对历史的呼唤,面对未来的期盼,我们必须强大起来,我们必须战胜敌人。

2,二战后的国际安排。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应放弃侵略所得领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势所趋。

1945年琉球被美军占领,1951年《旧金山和约》将琉球交由美国“信托统治”。美国最初计划推动琉球独立,但冷战期间因战略需要,于1972年将管理权移交日本,但是从来没有解决主权归属问题。中国也从未承认日本对琉球的主权。

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不能把悬而未决的问题永远拖下去,我们需要国际公正和法理公平。琉球问题从历史长河来看,从来都不是日本域外的疆土。这一问题的解决,必将迎来一个契机。

我们应该正视历史,从战略高度审视并寻求这一久拖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不仅是琉球归属问题,更是涉及长远战略利益的大问题。从目前形势看,后续的台湾海峡问题必将结合琉球问题一并解决。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必然。

二、钓鱼岛问题是琉球之争的延续

1,钓鱼岛的来龙去脉。钓鱼岛位于琉球群岛西南,历史上属中国领土。1895年日本将其与台湾一并割占,二战后被美军托管。1972年美国将钓鱼岛“行政权”移交日本,引发中日争议。中国强调钓鱼岛是台湾附属岛屿,主权归属明确;日本则以“无主地先占”和“实际控制”为由主张主权。钓鱼岛问题实质是琉球主权争议的延伸。

2,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这一结论具有充分的历史、法理依据和有力的国际社会认同。

(1)历史依据。①最早发现与命名:中国古代先民在明朝初期已发现钓鱼岛并命名,明代《顺风相送》《使琉球录》等官方文献明确记载钓鱼岛为中国领土。②长期管辖:明清两代将钓鱼岛纳入海防体系,划归台湾地方政府管辖。明朝《筹海图编》等官方图籍将其列为中国福建沿海防御区域。③国际共识:琉球王国文献《中山世鉴》,日本《南岛志》都没有将钓鱼岛纳入琉球或日本版图。

(2)法理依据。①国际法确认:《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明确规定日本应归还窃取的中国领土,钓鱼岛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依法回归中国。②日本非法窃取:1895年日本趁甲午战争强迫中国割让台湾及附属岛屿,1971年美日私相授受钓鱼岛“施政权”,均属非法无效。③中国主权行动:中国政府通过外交声明、海警巡航、设立领海基点等方式持续行使主权,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

三、中日当前斗争焦点

1. 琉球独立运动与自治诉求。琉球民众长期反对美军基地和日本统治,独立运动持续兴起。1997年后,琉球六团体发表独立宣言,要求脱离日本;2006年独立党参与选举,虽未成功但呼声渐高。琉球民众认为日本的殖民统治导致经济依附和文化压制,主张自主决定前途。

2. 军事战略博弈。①美国基地与日本安保:琉球是美军在东亚的核心基地,驻日美军70%兵力集中于此。日本借美军基地强化对琉球的控制,同时将其纳入“西南防御体系”,应对中国崛起。②解放军活动与威慑:近年来解放军军舰、战机高频次绕台并进入琉球附近海域,2024年航行次数增至68次,航母舰载机训练显著增加。此举被日本视为对其“防御体系”的威胁,同时可能间接支持琉球独立倾向。

3. 政治与外交角力。①琉球与中国的互动:2025年琉球地方选举前夕,琉球与中国的文化、经济接触增多,引发日本政界担忧。独立派试图通过与中国合作争取国际支持,并有靠拢中国的倾向。因此,中国有必要争取这一双赢前景。②日本的反应:日本右翼势力视琉球为“战略生命线”,担心独立会削弱美日同盟及自身地缘地位,更担忧合并到中国,因此不断加强对琉球的控制,并在钓鱼岛问题上对华强硬。

战备巡航 志在必得(图源网络)

第三个方面:近期解放军围绕台湾岛的封控行动持续升级,展现出对台海局势的实际掌控能力和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随着事态的进展,琉球岛和钓鱼岛必将迎来美好明天

一、军事演训常态化与实战化

1,高频次联合行动。解放军东部战区近期在台岛周边密集开展“联合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累计出动数十艘军舰、上百架次战机,形成海空立体封锁态势。例如,2025年3月的演习中,32架次战机跨越所谓“海峡中线”,14艘舰艇配合行动,部分区域实施实弹射击,且未提前通报,凸显“冷启动”实战能力。

2,关键区域重点布控。封锁重心集中于台湾岛东、北、南三线:①北线:靠近驻日美军冲绳基地,部署航母战斗群(如辽宁舰、山东舰)及055大驱等主力舰艇;②东线:直面关岛美军基地,以航母编队配合远程火力形成威慑;③南线:扼守巴士海峡,派遣052D驱逐舰、054A护卫舰编队巡逻,防范菲律宾方向潜在干涉。

二、反制外部势力挑衅

1,驱离美加军舰。针对美舰“自由航行”挑衅,解放军舰机全程跟监警戒,如2025年3月驱离美“约翰逊”号驱逐舰,并在台岛周边划定禁区,压缩外部势力活动空间。

2,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依托东风系列导弹、岸基航空兵及电子战力量,构建覆盖台海及西太平洋的“反介入”网络,使美军航母战斗群在2000公里内面临极高风险,削弱其干预能力。

三、封锁战略与经济威慑

1,海空立体封锁。解放军通过常态化绕台巡航,切断台湾岛90%以上的能源进口和70%的粮食供应通道,形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战略威慑。台媒称,台军应对行动导致装备加速折旧,军费压力剧增。

2,军事与民事协同。海警船协同海军舰艇执行封锁任务,强化对台湾外岛(如金门、马祖)的管控,为后续登陆作战或非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创造条件。

四、台军应对与岛内态势

1,战略焦虑加剧。台军虽宣称“战斗准备”,但内部评估承认解放军2025年后可完全封控台海。近期演练重心转向“掩护高层逃跑”,并动员民兵组织“黑熊学院”试图打巷战拖延时间,但实战能力与大陆差距悬殊。

2,经济与社会压力。美国对台军售及经济施压加剧岛内恐慌,台当局被迫转移核心产业至美国,经济命脉进一步受制于外部,加剧民众对“台独”路线的质疑。

五、国际反应与趋势

1,美西方虚张声势。G7国家虽口头威胁,但缺乏实际行动;美国因国债高企、战略重心分散,难以直接介入台海冲突。俄媒分析认为,中美军事冲突可能性极低,但经济战与外交博弈将持续升级。

2,中国战略主动。解放军通过演训逐步塑造“以武促统”态势,同时保持战略定力,强调“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武力,旨在通过实力对比变化推动台湾问题的最终解决。

通过以上三大方面的分析,我们对日本的发展繁荣、美国的局势干涉、解放军的强大攻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琉球的前途命运,钓鱼岛的主权归属,都不容置疑,中国维护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任何试图改变这一事实的行径,都是违背历史和国际法的,注定是徒劳的。

多行不义必自毙(图源网络)

当前台海局势已进入“解放军主导、台美被动应对”的新阶段。解放军通过高频演训、立体封锁和反介入能力建设,实质性压缩“台独”空间,同时对外部干涉形成有效威慑。未来,不排除进一步加强军事行动力度,确保台海局势始终掌控在中方手中。

展望未来,一旦掐断日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命脉,捣毁日本繁荣的根源死穴,以雷霆万钧之势,震慑“纸老虎”服软,距离他们自生自灭的日子就不远了。到时候新账老账一起算,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壮举,必将成为雪洗国耻的丰碑。

0 阅读:8
椰子的生活

椰子的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