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博大精深,一字一词一句,皆有不同意味,而且一字多音,一字多义,都十分常见。“翳茅石罅中,肱卧呼不起。”“肱卧”有什么含义,“肱”字又该怎么读,有哪些意思,今天我们来了解下。
一、“肱”字怎么解释
1.本意,指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也就是上臂。组词:肱二头肌、肱骨、曲肱而枕。其中,肱二头肌主要位于上臂前侧,整体肌肉呈梭形状态,因有长、短二头,故名“肱二头肌”。“曲肱而枕”,指枕着胳膊睡觉,显得十分惬意舒适。主要用来形容人的生活恬淡闲适,无忧无虑,悠游自在。
2.引申义,泛指胳膊。
3.指辅佐帝王的卿佐,比喻强大、得力的助手。组词:股肱之臣。
二、“股肱之臣”什么意思?
“股肱之臣”,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意为辅佐帝王的重臣,也喻十分亲近且办事得力的人。它和“肱骨之臣”这个成语比较,尽管字有所差异,但意思都是一样的,都指帝王的左膀右臂。那么历史上有哪些股肱之臣呢。细数下,有辅佐周文王的姜尚;辅佐齐桓公的管仲;辅佐秦孝变法治国的商鞅;辅佐秦始皇的李斯;辅佐汉高祖刘邦的张良;辅佐刘备刘禅的诸葛亮;辅佐朱元璋的刘伯温等等。正是由于股肱之臣不绝,华夏文明才能走到今天。
三、“肱”的字形演变
“肱”为形声字,左形右声。最初字体只有“厷”,小篆字形像一只支起的手臂,外加一个小圆弧,表示手臂上隆起的肌肉。隶书时左边加了肉“月”旁,表示“肱”是肉体的一部分。几经演化简化,最终成了简体字“肱”了。
四、“肱”字在古文献中的运用
1.洸洸司徒公,天子爪与肱
本句诗出自唐代韩愈的《送侯参谋赴河中幕》,意思就是说:“相貌威武的司徒公,是天子的左膀右臂。”本诗以作者回忆与好友侯继的交往过程为始,同时描写船舰、鸿雁和军旅等景物,来抒发他依依惜别的送别之情,暗暗表达了诗人对藩镇割据形势的愤慨,以及希望国家早日完成统一的愿望。
2.翳茅石罅中,肱卧呼不起
小洞
[明]王世贞
翳茅石罅中,肱卧呼不起。
却谓桃源人,其深亦如此。
翳茅,用茅草遮蔽。石罅,石头缝隙,峡谷中小道。肱卧,指枕着胳膊睡觉。桃源人,指隐士。本诗作者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汉族,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全诗大意为:“被茅草掩映的石头缝隙中,有一个窄窄的小洞,只能枕着胳膊睡觉,翻身都不能。转头告诉隐士说,它的深度也就是这样。”诗人通过翳茅、石罅、肱卧等词,具体而细致地描写了小洞的外在环境的隐蔽、内里的狭窄幽深,表达出了诗人对小洞环境的赞叹,暗暗流露出对幽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五、“肱”该怎么读?
正确读音:gōng
同音字:工
部首:月
结构:左右结构
六、结语
华夏历史悠久,汉字文化微妙。小小的“肱”字,饱含三重含义:既代表了肉体上的强健之路,锻炼肱二头肌;又暗含了人生的伟大志向,争做“肱股之臣”;还寄托了精神上的悠然闲适,“曲肱而枕”,淡然而活。生活如文字,写法如活法,愿你我始终日出有念,日落有盼,碗里有余粮,眼里有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