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食其与陆贾缺一不可,一个助刘邦灭项羽,一个辅他治国安邦

阿芳评诗 2024-07-03 06:02:36

刘邦采纳郦食其的建议,以民为天。筑甬道,取敖仓之粟,以保军需。扼守成皋之险,把守白马渡口,封锁太行要道,扼制蜚狐口。掌握水陆两地重要隘口,为刘邦集团提供有力保障。

如果说,郦食其的这些谋略,巩固了刘邦最终打败项羽的基础。

那么,陆贾的谋略则为刘邦巩固大汉江山。

海内一统之后,陆贾经常在刘邦面前谈论《诗》《书》中的智慧。

要知道,刘邦对儒生可没什么好感,他曾经把儒生的帽子当作尿壶,一提到儒生就气不打一处来,当听到陆贾讨论儒,他气得大骂,老子是马上得天下,怎么都用不上《诗》《书》。

但陆贾不这么看,他反驳道:

“居马上得天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这句话可谓一针见血,直戳刘邦心窝。

以前,刘邦不过是个小亭长,日子逍遥自在,没事喝喝酒、看看美女,生活无忧无虑。

可如今,他身为九五之尊,却面临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天下初定,国内百废待兴,十室九空,民生凋敝;外有匈奴频频扰边,内有诸侯各自为政,虎视眈眈。

这是真正的内忧外患,让他寝食难安。

不仅如此,刘邦发现,身边的人与过去有些不一样。

朝堂之上,武将争功不决,文臣谋权。

萧何变得小心谨慎,明哲保身;张良辟谷修道,不问世事。韩信也惹是生非。

家事同样不让人省心,没有安心,只有更糟心。戚姬哭哭啼啼,吕后强势霸道,太子懦弱,兄弟也只拖后腿。

此时,刘邦才真正读懂“寡人”,孤家寡人,身边没有一个可靠的帮手。

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陆贾继续讲道:

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当年商汤、周武王都是靠武力取得天下,但他们却用仁义来治理,文武并用,这才是长久之计。

吴王夫差、智伯因过度崇尚武力而灭亡;秦朝则因一味严刑峻法,最终也走向了覆灭。

如果秦朝,在始皇帝一统天下后,推行仁政,效法先圣,那陛下又怎么可能有机会继承这片江山呢?

听完陆贾的见解,刘邦心中虽有不悦,但面露惭愧色。他缓缓道:“先生之才,我深感佩服。那么,请你为我总结一下,历朝历代兴衰成败的缘由,特别是秦朝为何会覆灭,以及我刘邦是如何得天下的。”

陆贾领旨后,开始详细阐述国家兴衰存亡的种种征兆和内在原因。

他结合历史,写下十二篇精辟的论述。刘邦每读到这些文章,都会点头称赞,表示赞同。群臣们也深表佩服。

后来,这部书叫作《新语》。

“行仁义,法先圣”的思想被历朝统治者采纳,推崇仁义,学习古代圣贤的智慧和经验;

“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的观点也备受推崇,强调想要建功立业,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书不必起仲尼之门,药不必出扁鹊之方。”

书,并非只限孔门弟子之作可读;药,亦非唯扁鹊之方可治。

意在告诫我们,不必过分迷信某一方面的权威,应当保持独立思考和广泛学习的态度。

陆贾的《新语》的独特见解,为汉朝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后世成长学习提供宝贵的经验。#

0 阅读:1

阿芳评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