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吕布被形容成为了天下第一名将,他虎牢关震慑诸侯,以一己之力硬撼刘关张三兄弟,哪怕到了其兵败身死,后世在评价猛将之时,仍然会加上一句:“颇有吕布之勇!”
可如果我们纵读历史便会发现,真实历史上的吕布与小说中的吕布出入很大,他既没有以一敌三,也谈不上威震天下、无人匹敌,充其量只是汉末群雄中的一个军阀而已。
但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何罗贯中在写作《三国演义》时,会将吕布写为天下第一武将呢?在其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缘由?
飞将吕布《三国演义》虽然是杜撰为主,但是它在很大程度上所还原了民间影响,罗贯中在写作此书时,也不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或许罗贯中不需要符合历史,但必须符合自己读者的口味和感觉。
由此我们也不难想象,吕布能够从一方军阀被人们认为是天下第一武将,绝对是有他过人之处的。
《三国志》关于吕布武艺的记载很简单,只有寥寥数字:“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
虽然看似平平无奇,但这一评价是相当高的,能够在史书中记录下勇武的将领,基本上全是那个年代最为顶尖的武力,整个《三国志》也只有寥寥数十人有如此殊荣。
吕布出身贫寒,但是在史书上他第一次出场时,身份就是骑都尉,并且在丁原麾下担任“主簿”一职。
这时的吕布大概二十来岁,以白身出仕,能混到这一步已经算得上是相当不错了。
吕布第一次在天下人面前崭露头角,便是杀死丁原投靠董卓,这是吕布第一次与董卓见面,但是董卓却一眼看中了人高马大的吕布:“甚爱信之,誓为父子。”
董卓常年在西北征战,什么样的猛士没有见过?但他看到吕布以后,还是十分青睐,要收对方为义子,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不过虽然吕布完成了人生的跃迁,但是在加入董卓阵营以后,他却屡屡不得志。
吕布的第一战是配合董卓大将胡轸一起抗击孙坚,结果这一战吕布因为与胡轸不和,心生间隙,最终大败而归。
后来董卓与孙坚作战,要吕布掩护自己,吕布又在洛阳城外败于孙坚。吕布人生中的前两仗,均以惨败告终。
如果看到这里或许人们会好奇,那这样看起来的话,孙坚似乎更适合担任“天下第一名将”,关吕布什么事情呢?
这主要源自于吕布做到了天下人都做不到的事情,那就是诛杀董卓。
董卓迁都长安以后,据险而守,十八路诸侯也做鸟兽散,孙坚虽然有心杀贼,但靠着自己的几千人,想要拿下董卓也是不可能的。
当时的董卓将吕布任命为自己的亲卫队长,而这就给了吕布一个替天下除害的历史机遇。
吕布虽然和董卓为父子,但双方的间隙其实是很大的,史书记载:“然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为卓顾谢,卓意亦解,由是阴怨卓。”董卓心理变态,脾气不稳定,经常因为小事情发作,有一次董卓居然拿手戟扔吕布,虽然吕布身手敏捷躲过去了,但是在心里还是暗自怨恨董卓。
除此之外,在当时吕布曾经和董卓的一个“侍婢”私通,由于担心这件事情被董卓发现,吕布常常为此紧张担心。
吕布和董卓的矛盾,给了王允一个机会,经过王允的一番劝说之后,吕布也扔下了道德包袱,手刃董卓。
在吕布刺杀董卓之后,一时之间,他成为了整个天下的救星,作为报答,朝廷封赏他为奋武将军,进封温侯,与王允一起掌握当时的朝政。
董卓军队本就是以董卓为核心的一支私兵,现如今董卓死了,这支部队基本上就算是彻底报废了,没什么战斗力,如果这样发展,吕布未尝没有机会结束乱世,成为匡扶汉室的一代忠良,但就在这时,一个人的出现,打乱了一切。
这个人就是一代毒士贾诩,贾诩当时是在董卓麾下将领牛辅身边任职。
董卓死后,牛辅也身亡,当时董卓部将李傕、郭汜都准备四散逃亡,然而就在此时,贾诩劝说两人收拢士兵,攻下长安,继续挟天子以令诸侯,果不其然,经过一番收拢,李傕等人居然聚集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着长安城攻去,吕布不敌,最终长安易手。
天下闻名虽然战败,但史书记载,在长安失守之后,吕布表现十分勇猛。
吕布仅仅率领几百人逃出,但面对郭汜数万大军的追赶,他毫无惧色,拎着董卓的头颅就冲到两军阵前,提出“且却兵,但身决胜负”,要和郭汜单挑。
这是史书上为数不多记载的将领单挑事迹,在这场交锋之中,吕布轻而易举地就用矛刺中郭汜,随后,郭汜的士兵救下郭汜,双方就此各自撤兵,郭汜也信守承诺,不再追赶,任由吕布离开。
吕布杀了董卓,按照常理他算是立下了天下第一大功,原本吕布想要以此投奔关东诸侯,但令人以外的是,对于吕布的功绩,诸侯们居然没一个人买账。
吕布最早投奔的是袁术,但“术恶其反复,拒而不受。”因为厌恶他的反复无常,拒绝收留。
后来吕布又投奔了袁绍,袁绍倒是接受了,只不过是拿他当枪使。
当时的袁绍正在与黑山军张燕交战,在这场战斗中,吕布的表现十分亮眼,面对“精兵万余,骑数千”,吕布“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陈”,仅仅带领着几十个骑兵,反复冲锋,腾跃战场、飞跨壕沟,一天能够往返三四次,如入无人之境。
要知道,张燕可绝对不是泛泛之辈,他的黑山军本是黄巾军的一支,盘踞于太行山,号百万众,也算是个一方诸侯了,面对如此对手,吕布能够打出这样的表现,堪称一绝。
只不过,虽然吕布帮助袁绍打退了张燕,但袁绍却仍然不待见吕布,因为吕布手下的这帮人,实在是太野蛮了。
话说吕布的兵马不单单擅长打敌人,更擅长打自己人,所到之处,无论敌友都是一同劫掠。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不意外,毕竟吕布颠沛流离,如果不给部下一些好处,那么谁愿意跟他呢?
袁绍对此就接受不了了,之所以打黑山军,不就是为了防止黄巾作乱,四处劫掠吗?你吕布一个人,一天抢的比黄巾军一年抢的都多,我还留着你干什么?
但袁绍又害怕赶走吕布日后为己害,于是便决定,派人趁夜掩杀吕布,只不过吕布早有察觉,提前跑路,最终未能成功。
在这时还有一个颇具思考的点,袁绍曾经派兵去除掉吕布,但是他的手下士兵全都害怕不敢,“皆畏布,莫敢逼近者。”由此可见,吕布就算不是天下第一,在当时也算得上是“瘟神”一般的存在,人人避之不及。
而后来张邈也正是因为吕布的“善战无前”,任命吕布为兖州牧,据濮阳,抵抗曹操。从昔日四处流落的败将,到因为名声获封州牧,吕布还是乱世三国中的头一人。
吕布在来到濮阳以后,依旧发挥自己善战的本能,与曹操大军相持百日,互不相让。
直到后来因为粮食告罄,被迫转移至山阳,才不幸战败,吕布只得再度开启自己的流亡之路。
事败身死吕布的名声是很臭的,他纵容士兵抢掠,反复无常,只要有人给一点小利,他便愿意为人所用,在当时的天下诸侯里,属于人厌狗嫌。
史书记载,公元195年,吕布投靠刘备时,见到刘备以后,吕布的态度十分恭敬,“请备于帐中坐妇床上,令妇向拜,酌酒饮食,名备为弟。”
但刘备却十分不自在,“见布语言无常,外然之而内不说”,内心十分反感。
但虽然如此,当时的朝廷里对吕布的印象却是最好的。毕竟袁绍曹操之流,再怎么英雄好汉,那也是谋求自立的逆臣,而吕布可是实打实杀死董卓的呀。
虽然未能打败李傕郭汜,但是也算得上是对得起皇帝了,后来李傕、郭汜火拼,汉献帝抓住机会和百官逃离长安返回洛阳时,还曾经下诏希望吕布前来护驾,只可惜,此时的吕布军队缺衣少粮,无法前往,只能写信请罪,但朝廷还是封了吕布为平东将军,予以鼓励。
但这并不意味着吕布就是个好人,他的问题还是在于太反复无常了。
袁术与刘备交恶时,袁术只是给了吕布“二十万斛稻谷”,便换来了其反叛,要知道,刘备再怎么不待见吕布,但论迹不论心,他可是在吕布最为困顿时收留了对方的,可当年吕布离开长安时,袁术可是理都不理的。
现如今为了一个口头承诺,吕布就背刺恩人,这实在太过卑鄙。
虽然吕布成功偷袭了刘备的下邳,但后来袁术答应的二十万斛稻谷最终也没有给到,到了这个时候,吕布居然又反悔了,可他反悔却又不愿意归还下邳,只是“遣备屯小沛”,让刘备驻扎在人口稀少的小沛,把刘备奋斗半辈子的家业给打了个折扣。
事情办到这一步,无论吕布再怎么辕门射戟、勇冠三军,他也势必会遭到天下人的歧视了,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这时起,吕布就已经没有了回头路。
吕布固然是一员悍将,但是他的兵马却一直维持在一个刚刚允许自保的地步,再难增多,按照常理来讲,吕布背刺刘备之后,已经掌握了徐州相当大的土地,但是,从史书记载,他的兵力始终捉襟见肘。
袁术发“纪灵等步骑三万”攻打刘备时,吕布发兵救援只带了“步兵千、骑二百,驰往赴备”,后来袁术又以“步骑数万,七道攻布”时,吕布“时兵有三千,马四百匹”,相较于其他诸侯,吕布的人马始终只能维持在小打小闹的阶段。
是徐州一代真的没有人口吗?这倒也不尽然,《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第二》曾经记载:“先主还小沛,复合兵得万馀人。”
刘备虽然只有小沛一个地点,但是却能够动不动就整合出来超过万人的军队,这也就说明,兵马数量和人口无关,关键在于是否得民心。
吕布军队蛮横,每到一处就四发抢劫、暴戾无道,而刘备体恤爱民,愿意投奔他的人自然更多。
吕布的确是天下无敌的,虽然只有几千人,但是他在攻打沛城时,仍然轻而易举地击败了刘备,曹操派夏侯惇率军救援,也被吕布部将高顺打败,一举俘虏了刘备的妻儿。
然而,刘备再弱,他也能够迅速招揽到人马,吕布军队再强,却也是死一个就少一个,这便是一代雄主与军阀的本质区别。
建安三年,曹操再度发兵攻打吕布,经过数年发展,此时的曹操已经成为北方雄主,而吕布仍然蜗居下邳,被曹操轻而易举地包围。
面对如此大的实力差距,吕布本想投降,可是他麾下的谋士陈宫等人由于此先得罪过曹操,均表示反对,请他守城。
几番作战不利以后,吕布又对麾下开始心生猜忌,等到曹操围攻的第三个月时,吕布全部早已分崩离析,上下离心,最终致使部将反叛,城池沦陷。
吕布被绑到曹操面前时,仍然不服,称自己是因为小人反叛才失败的:“布待诸将厚也,诸将临急皆叛布耳。”
但曹操一句话就给他怼了回来:“卿背妻,爱诸将妇,何以为厚?”
你背着你的妻子和将领,去和部将的妻子私通,这难道叫作厚道吗?关于曹操是怎么知道吕布的花边新闻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吕布的反应是“布默然”,由此可见,曹操大概是说中了的。
最终,吕布遭到了“缢杀”用绳子勒死,随后又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