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6名红军执法队员在一面馆遇害,20年后才知凶手是举报人

玖歌看历史 2025-01-21 22:04:34

1930年,6名红军执法队员在一面馆遇害,20年后才知凶手是举报人

世人都知道1930年长沙发生过一起震惊全城的命案,六名红军执法队员在湘春面馆被残忍杀害。当时民众纷纷猜测是土匪报复,也有人说是国民党特务所为。然而这桩悬案一直未能告破,直到20年后,一个黄包车夫因为嫖娼被抓,主动提出要举报这起旧案。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个举报者竟然就是当年的真凶!他为何要主动"引火烧身"?这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一、红军执法队的威名

说起长沙红军执法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可谓是威名赫赫。1929年冬天,彭雪枫受命担任红军执法队队长,那时的长沙可谓是乱象丛生。大街小巷时常有土匪横行,打家劫舍、欺压百姓的事情屡见不鲜。

彭雪枫上任后,立下铁律:凡是执法队员,必须做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他带着队员们日夜巡逻,不放过任何一个犯罪分子。有一次,执法队在巡逻时发现一伙土匪正在抢劫商铺,彭雪枫二话不说,带队冲上前去将其制服。

这支执法队最让人佩服的是他们的办案作风。当时长沙有个绰号叫"老九"的地痞,仗着自己和地方上有关系,经常在街上调戏良家妇女。执法队得知后,不顾情面将其逮捕,并当众审理。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轰动,让不少欺压百姓的恶霸都闻风丧胆。

1930年春天,执法队在城南查获了一个大型赌场。这个赌场背后的老板是当地有名的白虎帮成员。赌场被端后,白虎帮损失惨重,从此对执法队怀恨在心。但彭雪枫丝毫不为所动,继续带队打击各类违法行为。

那时候的执法队员们有个习惯,每天晚上收工后都会去湘春面馆吃碗热腾腾的面条。湘春面馆的老板姓钱,是个热心肠的人,常常给执法队员们多加些肉丝。谁能想到,这个看似平常的习惯,却成了后来那场惨案的导火索。

据当时在执法队当差的老兵回忆,彭雪枫对队员要求极其严格。每个人都必须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记录每天的工作内容。如果发现有人徇私枉法,轻则记过,重则开除。正是这种铁面无私的作风,让执法队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执法队打击力度的加大,一些地下势力开始蠢蠢欲动。他们暗中串联,想要寻找机会报复。特别是在执法队打掉了几个大型黑窝点后,这种报复的念头更加强烈。当时的长沙地下帮派众多,除了白虎帮,还有青龙帮、地虎帮等多个势力。这些帮派表面上互不往来,暗地里却在密谋对付执法队。

执法队的威名不仅在长沙,在周边地区也传得沸沸扬扬。有不少外地的混混听说长沙的治安严查,都不敢来这里撒野。甚至有传言说,就连一些国民党特务也对执法队忌惮三分,不敢在他们巡逻的地段轻举妄动。

二、血案始末

1930年那个夜晚,湘春面馆灯火通明。店内飘着面条的香气,老板钱掌柜正在后厨忙活。这家面馆开在长沙城南,临近红军执法队的驻地,是附近最热闹的饭馆之一。

当晚的天气并不好,下着绵绵细雨。六名执法队员像往常一样,在结束巡逻后来到面馆准备吃晚饭。那天本该是彭雪枫也一同前来,但他因为有紧急任务临时改变了计划。

六名队员刚在靠窗的座位坐下,还没等到面上桌,就听见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紧接着,十几个蒙面人闯入面馆,手持砍刀和铁棍。事发突然,执法队员们虽然奋起反抗,但寡不敌众,最终惨遭不测。

当时正在后厨的钱掌柜听到动静冲出来时,只看到几个黑影迅速消失在雨夜中。整个面馆已是一片狼藉,六名年轻的执法队员倒在血泊中。这一幕让整个长沙城为之震惊。

案发后,长沙城内人心惶惶。有市民表示,当晚在面馆附近看到一群人鬼鬼祟祟,但因为天色已晚加上下雨,看不清他们的样貌。更有人说,行凶者中有人留着奇怪的发型,像是个"瘌痢头"。

这起案件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说是土匪报复,也有人猜测是国民党特务所为。但由于当时社会动荡,案发现场又没有明确的目击证人,调查一时陷入僵局。

彭雪枫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组织人手调查,可是线索实在太少。凶手们似乎早有预谋,不仅选在了雨夜行凶,还都蒙着面,没留下任何明显的特征。就连面馆的伙计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更让人觉得蹊跷的是,案发后不久,湘春面馆的几个伙计就相继离开了长沙。有人说他们是害怕被报复才逃走的,也有人怀疑他们可能知道些什么。但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些可能的证人都找不到了。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执法队加大了巡查力度,但始终找不到真凶的踪迹。随着时间推移,这桩命案渐渐成了一个悬案。当地百姓提起这件事,都会摇头叹息。有的还说,每到雨夜,那家面馆的位置总能听到奇怪的声音。

虽然案件一时难以告破,但这次惨案反而让执法队的威信更上一层楼。不少百姓自发为遇害的队员们送花圈,甚至有人在面馆原址竖起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正义不死"四个大字。

执法队的其他成员更加严格执法,对各类违法行为进行更为严厉的打击。一时间,长沙城内的地下势力都销声匿迹,但谁也不知道,这些人是真的收敛了,还是在暗中谋划着什么。

三、意外线索与诡异巧合

一转眼到了1950年,这桩命案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年。在长沙市公安局的档案室里,这起案件的卷宗早已落满灰尘。可就在这一年的春天,一个意外的举报让这个尘封多年的案件重见天日。

当时因为一场打击犯罪的专项行动,长沙警方抓获了不少违法分子。其中有个叫包云升的黄包车夫,因为嫖娼被关进了看守所。这本是件稀松平常的案子,但包云升的一句话却引起了办案人员的注意。

"我知道二十年前红军战士被杀的案子!"包云升对着狱警大喊。起初没人把他的话当回事,毕竟这种为了减刑而瞎编乱造的事情并不少见。但包云升说出的一些细节,却让办案人员觉得不太寻常。

包云升称,当年在湘春面馆打工的祁宽寒知道些内情。警方循着这条线索找到了祁宽寒,这个已经年过半百的老人正在城郊开着一家小杂货铺。

面对警方的询问,祁宽寒显得十分惊讶。他表示自己确实在面馆打过工,但那是案发一年后的事情。不过他倒是经常听面馆里的老伙计们谈论这件事。

就在警方觉得这又是一条断头线索时,一个新的发现让案情出现了转机。在监视祁宽寒的过程中,警方发现他经常给一个叫项盼霖的人写信,信中提到"事情可能要败露了"这样的话。

警方立即找到了项盼霖。经过审讯,项盼霖交代了一件令人意外的命案:他和祁宽寒曾经合伙杀害过一个叫花子,只因为那人身上带着两块金条。这个新发现虽然与红军被害案无关,但却证实了祁宽寒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就在这时,又一个意外的线索出现了。在同一时期的另一起案件中,警方抓获了一名国民党特务。这名特务为了立功,主动交代了一些当年的内情。他提到了一个叫"白虎帮"的帮派,说这个帮派与红军被害案有着密切关系。

特务供述说,当年白虎帮的头目"柏胡子"因为生意被红军执法队破坏,一直想找机会报复。他还提到,行凶的人是个年轻的"瘌痢头",这个细节与当年目击者的描述完全吻合。

这些看似零散的线索,像是一条条细线,渐渐编织成了一张大网。每一个新发现都在将调查的方向引向一个出人意料的结果。警方发现,包云升、祁宽寒、白虎帮,这些看似互不相干的人和事之间,或许存在着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而最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包云升要在二十年后主动提起这桩旧案?他究竟是真的知情,还是另有隐情?这一切的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更大的秘密。

四、白虎帮与柏胡子

白虎帮在长沙的地下势力中并不是最大的帮派,但却是最为神秘的一个。据当地老人说,白虎帮成立于1920年代初期,最初只是一个码头上的装卸工人团伙。随着生意的扩大,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横跨黑白两道的组织。

白虎帮的头目"柏胡子",本名柏德山,因为蓄着一把浓密的络腮胡子而得此绰号。在他的带领下,白虎帮逐渐控制了长沙城南的地下赌场和私娼窝点。但在表面上,柏胡子却是个正经商人,在城南开了几家布庄和当铺。

1929年底,柏胡子的赌场生意正是鼎盛时期。每天晚上,从他的赌场里都能听到叫骂声和哭喊声。不少输红了眼的赌徒典当家产,甚至卖儿卖女。正是这些恶行引起了红军执法队的注意。

一个雨夜,彭雪枫带队突击检查了柏胡子的赌场。当时赌场里正聚集着上百名赌徒,执法队当场查获大量赌资和账本。这一次行动让柏胡子损失惨重,不仅赌场被端,连带着几家当铺的生意也受到了影响。

但柏胡子为人十分狡猾。他表面上认罪服法,还在城南修建了一座戏台,请戏班唱大戏给老百姓听。可暗地里,他却开始筹划着报复。据说他专门从外地请来了几个亡命徒,其中就包括一个留着"瘌痢头"的年轻人。

据警方找到的柏胡子的两位遗孀交代,那个"瘌痢头"年轻人是柏胡子从浏阳请来的打手。此人身手敏捷,做事干脆利落,在帮派中很受重用。柏胡子给了他一笔钱,让他专门盯着红军执法队的行踪。

"柏胡子那时候整天坐在后院抽旱烟,嘴里念叨着要让彭队长好看。"其中一位遗孀说,"那个瘌痢头小子经常来找他密谈,每次谈完都会拿着一包银元离开。"

另一位遗孀补充道:"后来出事那天晚上,柏胡子特意把我们都关在内屋,不许出来。半夜里听见外面有人急匆匆地进来报信,说事情办砸了,没有找到彭队长。"

调查显示,柏胡子在案发后不久就带着一大笔钱离开了长沙,直到1945年才重新出现。但他已经不再过问帮派事务,而是在城郊买了一块地,过起了种菜养鸡的生活。1948年,柏胡子因病去世,临终前也没有提起过那起命案。

让警方感到意外的是,当年那个"瘌痢头"年轻人,竟然就是现在主动举报此案的包云升。二十年过去,当年那个杀人不眨眼的打手,如今已经沦落成了一个靠拉黄包车为生的穷汉。

五、真相大白

当包云升被带到审讯室时,已经是1950年的深秋。面对警方的询问,这个曾经嚣张的白虎帮打手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当年的真相。

那是1930年的一个雨夜,柏胡子召集了十几个帮派成员,准备对彭雪枫下手。包云升作为主要打手,负责打探彭雪枫的行踪。他知道执法队的人每天晚上都会去湘春面馆吃面,于是选择在那里动手。

"本来计划是要杀彭队长的,"包云升说,"那天晚上我们在面馆外面等了很久,看到有执法队员进去,就以为彭队长也在其中。等冲进去才发现认错了人,但事已至此,柏胡子下令不许留活口。"

案发后,包云升拿着柏胡子给的五百大洋逃到了浏阳。在那里他改名换姓,靠着打短工度日。直到1935年,确定没人追查这件案子了,他才重新回到长沙,但已经不敢再和地下帮派有任何往来。

"你为什么要在二十年后主动举报这件事?"警方问道。

包云升说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原因。原来他在被抓进看守所后,发现隔壁牢房关着一个老囚犯。那个老囚犯每天晚上都会说梦话,内容正是当年在湘春面馆发生的惨案。

"那个老囚犯就是当年在面馆打工的一个伙计,他亲眼目睹了整个过程。"包云升说,"我怕他哪天说出真相,还不如我自己先说出来。"

警方顺着这条线索一查,发现那个老囚犯名叫王德发,确实是当年湘春面馆的伙计。他因为盗窃被判刑,在狱中经常说些让人听不懂的梦话。

王德发被提审时说:"那天晚上我正在后厨帮忙,听见前面打砸声响,就躲在了案板底下。从缝隙里看见一群人冲进来,为首的就是这个包云升,他手里的砍刀上都是血。"

这个意外的证人证实了包云升的罪行。与此同时,警方还在柏胡子的旧宅中找到了一本账本,上面详细记录了杀人前后的开销,包括给包云升的酬金。

至此,这起尘封二十年的命案终于真相大白。包云升因为罪行重大,被依法判处死刑。在他被押往刑场的路上,路过湘春面馆旧址时,那里已经重新开了一家布庄。当年的惨案虽然让人震惊,但市井生活依然在继续。

在结案报告的最后,还记录了一个细节:包云升在临刑前说,这二十年来,每到下雨的夜晚,他总会想起那六名年轻的执法队员。那些纷乱的脚步声、惨叫声,和雨打面馆屋檐的声音,在他耳边挥之不去。

0 阅读:0
玖歌看历史

玖歌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