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残酷真相:打工人们的塌房现场

塔上星空人 2025-03-18 05:33:44

周末,心血来潮看了一下 315 晚会,这是我第一次看。看完很无语,很崩溃,很复杂......那些被曝光的产品和服务,几乎都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简直是一场灾难片——问题卫生巾、保水虾仁、一次性内裤、外卖套餐、啄木鸟维修……有多少女性朋友第一时间翻了自己的库存,检查了自己的购物记录?我们气愤,可能扔掉,可能发下朋友圈,但事情并不会因此改变多少,我们仍然生活在其他没有曝光的品牌背刺中,这哪是什么"质检庙会",分明是打工人的"塌房现场"!

我们的生活,处处是陷阱

现在有点庆幸自己没有买那些一次性用品,我出差、旅游的时候很多东西习惯自己带,甚至床单被单情况允许下都会自带。很多人选择一次性用品,初衷都是图个干净、方便。但当央视镜头扫过河南商丘的工厂,那些徒手制作、喷洒"枪水"的场景,让我忍不住打了个寒战——原来我们花钱买来的"卫生",比酒店的毛巾可能还要脏。

而冰箱里囤的"健康轻食"冷冻虾仁,曾是加班狗的救命稻草。烹饪方便,还能凑合着吃出点"健康感"。谁知道一斤虾仁里,可能有7两是水和磷酸盐。每天 996,回家吃的却是"泡药虾",连工厂员工都说自己不吃这种东西,我们这些打工人的身体到底有多强大?

更别提下班后约同事聚餐的火锅店、奶茶店,几乎全军覆没。沪上阿姨的过期原料"续命"、黄焖鸡的二手香菇、蜜雪冰城的隔夜柠檬片……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有人说"打工人的胃就像钢铁铸成"——不是我们强大,是我们别无选择。

打工人的无奈:被收智商税还得忍气吞声

前段时间家里水龙头坏了,我叫了啄木鸟上门维修。师傅换了个塑料零件收了我 250 元。当时就觉得贵,但想着自己不懂行情,也没精力去比价,只能默默付款。如今才知道,那个零件可能就值 20 块钱。

这不是消费,这是抢劫。更让人心酸的是,我们既没时间精力去投诉,也没有渠道去维权。加班到晚上十点,谁还有心思为了一个水龙头打12315?即使打了,又有谁能等上三个月去收集证据,再花时间精力对簿公堂?

我们只能在朋友圈发泄一下,然后继续低头干活。这就是打工人的现实。

消费降级的悲哀:越想省钱越被坑

疫情后,收入下滑,但物价照涨。很多打工人都在默默地消费降级——不点外卖改做饭,不买大牌改买性价比,一切都为了省钱。

但残酷的现实是:越想省钱,越容易被坑。

买冷冻虾仁替代外卖,结果吃进去的是保水剂;买一次性内裤替代酒店毛巾,结果用的是不卫生的产品;选择连锁平价餐饮,结果吃到了前一桌顾客的剩菜……

我们用辛苦的工资换来伤害自己的商品,这是何等的讽刺?

既是受害者,也是被迫的参与者

更让人陷入思考的是,维修师傅为什么要虚高报价?因为平台抽成六成,不多收根本没得赚。奶茶店为什么要用过期原料?因为降本增效的指标压下来,店员不得不铤而走险。

很多时候,坑害我们的人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打工人,他们也在资本的挤压下不得不伤害他人以求生存。这个系统正在逼迫所有人变成既是受害者又是加害者的矛盾体。

打工人自救,遥遥无期

可是晚会结束后,我们迎来的可能是事先准备好的公关,无关痛痒的道歉,一如既往的违规操作。我们盼望的是问题的解决,是标准的严格执行,是健康安全,但是很难,个体难,群体一起发声也难,就像去年沸沸扬扬的土坑酸菜,大家各种抵制,如今呢不是仍然风平浪静?

我们每天努力工作,只是想换取一个稍微体面的生活,而不是成为商家利润最大化的牺牲品。可是,我们终究还是不同程度上牺牲着......

0 阅读:6
塔上星空人

塔上星空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