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曾将一件宝贝缝进衣服26年,如今回到故宫,专家称赞:价值难估

律令9章 2022-09-05 12:55:27

1950年.数十万中华儿女再次出征,这次要走出国门,入朝打击帝国主义;为支援英雄,有志之士纷纷捐款捐物,此事也惊动了一个人。

这人的身份特殊,他既是“皇帝”,又要接受改造;想来不用多解释了,他就是溥仪,此时的“末代皇帝”对中国有了新认识。

深思熟虑后,溥仪也要支援前线,于是撕开衣服,取出一件贴身珍藏了26年的宝贝;能让“皇帝”贴身珍藏26年的东西,想来不是凡品,专家称之为:国宝中的国宝,价值难估。

自清王朝倒台后,由于种种原因,民国曾允许清廷继续享受优厚待遇;说白了,溥仪能在故宫中继续享受富贵生活,且拥有一个“小朝廷”。

直到1924年,冯玉祥兵进紫禁城,终于将溥仪赶出皇宫;古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之说,溥仪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据说他出宫时,光是金银珠宝就拉了十多车。

按理说,皇宫里的东西都是宝贝,任哪一件都堪称“价值万金”;溥仪对其他东西反应一般,唯独对一件宝贝情有独钟,不惜将其缝进衣服,“贴身珍藏”26年。

做惯了“皇帝”的溥仪,被赶出宫后依然生活奢靡,可没钱怎么办?只能变卖早先从宫中带出来的各种宝物。

前面说了,溥仪曾从宫中带出十余车金银珠宝,但终究架不住他挥霍无度;宝物虽多,逐渐被溥仪卖尽,即便如此,“末代皇帝”从始至终都没拿出缝在衣服中的那件宝贝。

由此也能看出,溥仪对这件宝贝十分珍视,究竟是什么呢?

这件宝贝的第一任主人并非溥仪,而是乾隆,学名叫“田黄三链章”。

历史上的“乾隆”,正处清王朝鼎盛时期,他又是一位金石专家,尤对印章偏爱有加;“田黄三链章”是乾隆禅位,做了太上皇之后,命能工巧匠雕琢而成,这里还有一段传说。

晚年的乾隆帝和秦皇汉武一样,曾幻想自己能升天成仙;一日午睡,乾隆梦见“玉皇大帝”来到面前,给了他一块黄色宝石,说是升天的“接引之物”。

说来巧合,不久后有福建贡品入京,正是乾隆梦中的黄色宝石“这不想啥来啥,梦想即将成真了吗?”

据记载,早在千年前已有人发现并开采“田黄石”了;奇特的是,这种石头仅出现于一地,即福建福州的寿山,其中一条1000多米长的山溪两旁之水稻田的地下。

这种颇为局限的产地,已经让“田黄石”身价倍增了;再加“千年前已有开采”,到明清时,田黄石的产量已经极低了。

按现代科学解释,“田黄石”非常奇特,它是脱离石脉,独立成块的“石种”,因此有“无根而璞,无脉可寻”之形容;据记载,清初祭天大典上,历代皇帝都要奉上一块上品田黄,因此又有人称其“王石”。

再到今天,“黄金易得,田黄难求”已难以形容田黄石的珍贵了,好在乾隆得到的是罕见的一大块;田黄石的珍贵自不必说,但在皇帝眼中,单纯的“贵”尚不足以引起乾隆的关注。

真讲究起来,历代田黄石制作的印玺并不少见,能引起乾隆以及后世历代皇帝的重视,尤其溥仪还将其缝在衣服中,贴身珍藏26年,由此足以说明“田黄三链章”的不凡。

概括来讲,这件“联玺”虽然是三枚田黄石印章,中间由田黄石链链接;看似三枚印章各成一体,实则印、链等,均由一整块田黄石镂空雕琢而成。

无疑,乾隆雇佣的匠人是当时最顶尖,雕琢技艺最精湛的;但“珍贵”的关键仍在:这件宝贝并非一枚印章,而是链在一起的三枚印章。

田黄石性温质软,做成整块的印玺,尚有“珍宝”之名;如今要将其“镂空”雕刻,其制作难度就高了,稍有不慎就可能“链断石破”。

如今这件“田黄三链章”能没有任何裂缝、且完美呈现出来,说是“奇迹”也不为过;乾隆帝自命高雅,见过的古物瑰宝不计其数,收藏各种质地的印章更是繁多。

乾隆偏爱“田黄三链章”,爱的不仅是田黄石的质地,更多是其“神乎其技”;乾隆逝后,“田黄三链章”一直传与清宫,成为历代皇帝珍视的瑰宝。

再到溥仪,面对冯玉祥大军逼宫,仍不忘将“田黄三链章”缝进衣服;说穿了,溥仪这是在拿命保护“三链玺”,此后更是贴身珍藏26年。

新中国成立后,本就千疮百孔的境地,又面临新的战争;此时的溥仪不再纠结“皇帝”虚妄之名,他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向祖国献出了“田黄三链玺”。

如今,“田黄三链章”再次回到故宫,不过它已不属于“皇帝”个人,而是万千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国宝”;专家称之为:国宝中的国宝,价值难以估量。

2 阅读:2798
评论列表

律令9章

简介:惊堂木一拍,“上下五千年”张口咱就来,对错您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