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和控制高血压,一篇读懂!

蒋济谈健康 2023-05-18 12:20:07
血压是什么?

血压就是心脏在收缩时将血流泵入血管所加诸血管壁的压力。通常量度压力以毫米汞柱(mmHg)为单位。心脏收缩时的压力叫做“收缩压”,心脏舒张时的压力叫做“舒张压”。

高血压指南的调整

2022年末,《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与2018版《指南》对比,高血压诊断标准做出重大调整,将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由SBP≥140 mmHg和/或DBP≥90 mmHg下调至SBP≥130 mmHg和/或DBP≥80 mmHg。

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在18岁及以上成人中,SBP 130-139 mmHg和/或DBP 80-89 mmHg人群的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相对风险升高30%-90%。汇总多个临床试验及其个体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在18岁及以上成人中,对于SBP 130-139 mmHg和/或DBP 80-89 mmHg的人群进行降压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血管病相对风险。在18岁及以上无心血管病史且SBP 130-139 mmHg的人群中,SBP每降低5 mmHg心血管病风险降低11%;SBP 130-139 mmHg的卒中患者,降压治疗可降低卒中复发风险;SBP 130-139 mmHg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降压治疗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测量血压的正确姿势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发病与遗传、精神过度紧张、肥胖、吸烟、酗酒、嗜盐等因素有关。早期可无症状,不易被发现,偶于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也可有头晕、眼花、耳鸣、乏力等症状。血压持久增高如果不积极治疗,可导致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

心脏并发症。如左心室肥厚、心绞痛、心肌梗死和新力衰竭;

脑卒中。如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脑病;

大小动脉。如动脉硬化、主动脉夹层;

高血压肾损害。如进展缓慢的小动脉新肾硬化症、恶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慢性肾功能衰竭;

眼底。如视网膜动脉硬化、眼底改变;其中进展缓慢的小动脉性肾硬化症是指良性高血压5-10年,开始为肾小动脉病变,继以肾实质损害;恶性小动脉沈英华症是指恶性高血压所致的肾损害,包括肾小动脉病变和肾是指损害。

如何通过生活方式来预防高血压呢?

1.为预防和控制高血压,35岁以上的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2.早睡早起,保持生活规律。

3.精神放松,减轻压力。

4.从青少年开始进行规律适当运动。

5.养成不吸烟的良好习惯,已吸烟者应尽早戒烟。

6.不饮或少饮酒,喝清淡的绿茶。

7.成人食盐日摄入量5-6克可满足身体的正常需要。

8.少吃脂肪和胆固醇含量搞得食品,如肥肉、动物内脏;多吃蔬菜、水果、粗粮。

9.长测体重,保持体重正常,避免猛增、猛减。

10.患病后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长期服药。维持血压稳定。

11.中午小睡,晚餐宜少、午饭稍丰盛,有荤有素,但不宜油腻,同样不可过饱。餐后稍活动,应小睡或休息一会儿,以半小时至一小时为宜。晚餐宜持易消化的食物,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进粥食。进水量不足,会使夜间血液黏稠,导致血栓形成。

12.娱乐有节。睡前看电视不要超过2小时,不要看内容刺激节目。下棋、打麻将要限制时间,要控制情绪,不可过于认真、激动。

13.安全洗澡。洗澡水不宜过热,不要浸泡过长时间。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指导及治疗

1)非药物治疗

减重,减轻体重方法:一方面是减少吃脂肪类及糖类食物,另一方面需要增加体育锻炼。

2)饮食 限盐 ,减少脂肪入量 。

3)增加及保持适当体力活动。

l.避免长期过度的紧张工作和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2.对长期从事注意力高度集中、过度紧张的脑力劳动和对视听觉过度刺激的环境中工作的病人,均要放松自己,适当调节工作和休息。

4)不吸烟(吸烟15分钟后可以使血压升高20mmHg),不提倡饮酒;明确高血压诊断的病人应戒酒。

研究表明吸一支烟后心率每分钟增加5-20次,收缩压增加10-25毫米汞柱,因为烟叶内含有尼古丁会兴奋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使小动脉收缩,导致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平时应注意哪些事项呢?

1.不要参加易引起精神高度兴奋的活动;

2.在冬天要注意保暖,因为寒冷可引起血管收缩;

3.保持大便通畅;

4.预防体位性低血压:避免久站不动、突然下蹲或头部朝下的动作,改变姿势时动作要缓慢,淋浴室水温不要过高。如一旦发生低血压应立即平卧,抬高脚部,就可得到缓解。

5.口服降压药过程中不要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增减药物,服药要准时,不能自行突然撤换药物。

药物治疗

1. 常用降压药共五类:

1) CCB类:副作用主要为头痛、心跳、面红等,长期服用有人可出现踝部水肿,齿龈增厚。

2)ACEI类:副作用主要有咳嗽、血钾增高、血管性水肿等。

3)β受体阻滞剂类:副作用主要有心率缓慢、支气管痉挛。

4) 利尿类:副作用主要为血钾降低,血尿酸增高。

5)ARB类:副作用主要为血钾升高,血管性水肿。

那么药物降压的原则是什么呢?

(1)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有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最小,如有效而不满意,可逐步增加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2)要求每天24小时内血压稳定与目标范围内,可以防止从夜间较低血压到清晨血压突然升高而猝死、卒中或心脏病发作。要达到此目的,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又持续24小时作用的药物。

(3)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用低剂量单药治疗疗效不满意的,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

口服降压药物的注意事项:

1.降压药物尽可能口服,逐步降压,以防血压骤降而产生心、脑、肾的供血不足。

2.现有的降压药种类品种很多,各种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理作用都有不同,用药要因人而异,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3.必须坚持长期用药,并了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如服用双氢克尿塞时应注意低血钾的出现,表现为恶心、呕吐、肢体无力或麻痹、心律失常等;卡托普利有引起干咳、味觉异常、皮疹等副作用。当出现副作用时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用药。

4.在应用降压药物过程中,从坐位起立或从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馒,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晕厥而发生意外。

那么高血压患者存在哪些治疗误区呢?

1. 血压高时吃药,不高时不吃药。这样使血压忽高忽低,容易引起心、脑、肾及眼底等重要脏器损害。如心衰、脑血管病(脑出血、脑血栓)、肾衰、眼底出血等。

2. 尽管血压高但无自觉症状,不需吃药。尽管无自觉症状,但身体内的脏器如心、脑、肾等总是处于高水平的血压下容易出危险。

3.天天吃降压药会使血压降得太低。天天吃降压药维持正常血压,就像每天吃饭维持生命一样,药物和食物一样均进行代谢,以最小的药物剂量维持正常血压,不会使血压降得太低。

4.西药对人体有副作用,长期吃药会损害肝肾功能。现在主张联合应用降压药,联合用药时每种药物剂量较小,对身体不会产生大的影响;高血压需要长期用药控制,因此吃西药比较方便。

高血压的患者如住院后出院指导:

血压的监测:通过测量血压,了解血压的情况,做为调整用药的依锯。测血压时应做到定体位、定部位、定血压计。

高血压病往往与肥胖、血脂、血糖异常并存,应定期监测血脂、血糖变化。长期高血压者可引起肾功能减退,应定期进行尿常规及肾功能检查。

突发血压升高时,应全身放松,静卧休息,立即舌下含服心痛定 l片或口服其它降压药物,稍觉缓解后即到医院就诊。如出现心前区疼痛或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口角歪斜以及夜尿增多、及时医院就诊。

专家简介

李卉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心血管内二科副主任医师,沈阳市心血管病质控中心专家,辽宁省细胞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医医结合心血管预防与康复委员,辽宁医师协会临床流行病与循证医学分会委员,从事心内科工作10余年,发表多篇核心论文及主持多项课题,擅长心血管介入治疗,独立完成心血管介入治疗上千台等。

0 阅读:5
蒋济谈健康

蒋济谈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