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宋庆龄病逝,为啥拒绝与孙中山合葬?真相泪目

煮酒君吖 2024-11-25 21:33:40

“在您去世后,我们会将您和孙中山先生埋葬到一起。”

躺在床榻上的宋庆龄摇了摇头,“我要和燕娥葬到一起,这是我们俩的承诺。”

话语落地,令人讶异。

宋庆龄与孙中山相知相爱,曾说“能与他结婚,即使第二天死去亦不后悔”,为何在临死的时候,却拒绝与孙中山合葬?

而她口中的燕娥又是谁?

01

1893年,宋庆龄出生于上海一个富裕家庭。

与当时社会中大多数女性不同,出身不错的她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上海的中西女子中学接受了近代新学的教育后,宋庆龄在15岁那年,远赴美国留学。

1913年,宋庆龄学成归国,机缘巧合之下,成了孙中山的秘书。

这个机会对宋庆龄来说格外难得,因为她早就知晓、敬佩孙中山。

与孙中山相处得越久,宋庆龄越是被他为革命义无反顾的精神所打动。

而孙中山也对这个聪明伶俐、有着一颗爱国之心的年轻姑娘青眼有加。

慢慢地,两人走到了一起,成了一对志同道合的恋人。

然而,这段恋情却遭到了宋家的强烈反对。

先是两人的家世极不相当。再者,两人的年龄也差距很大,当时孙中山已年近50,足足大了宋庆龄28岁。

更别说孙中山还有个发妻卢慕贞在老家,两人的婚姻虽说名存实亡,但毕竟没有离婚。

其实这样的差距宋庆龄何尝不懂,但她在思考再三之后,还是做出了那个勇敢的选择——她写了一封信,请求父母接纳自己的决定。

在信中,她还说强调说,1915年3月,孙中山已经与原配夫人卢慕贞结束婚姻关系。

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和孙中山在日本东京举行了婚礼。

02

婚后,宋庆龄除了在生活上照料孙中山,在工作上更是不遗余力地辅佐孙中山。

为了更好地协助孙中山的外交工作,她还专门学习了法语、俄语、德语,其良苦用心让人佩服。

两人互相扶持,共同经历了南征北战、讨袁反段、护国护法的艰难岁月,甚至为了革命理想,牺牲了自己。

1922年,陈炯明反叛革命,孙中山身处险境,怀有身孕的宋庆龄执意先护送他离开,她声音哽咽的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但不能没有你!”

送走孙中山后,宋庆龄给自己准备了一把枪,做好了战死的准备。

幸运的是,在那次危难中,宋庆龄成功脱险;不幸的是,也因为那次逃亡,宋庆龄失去了孩子,并且以后再也没能怀孕。

有这样的革命伴侣,是孙中山的幸运。

1925年,孙中山病逝,留下了一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他同时希望宋庆龄能够完成他未尽的事业。

虽说这段婚姻只有10年,但宋庆龄却非常坚定的说,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相反我为有这样的革命伴侣而感到骄傲。

03

孙中山去世后,宋庆龄失去了革命道路上的导师、同志和爱侣。

就在此时,她遇到了李燕娥,一个陪伴了她53年的保姆和“亲人”。

李燕娥出身贫苦,父母早逝,16岁时被叔父嫁给一个地痞流氓,婚后常遭到丈夫打骂。

忍无可忍之下,李燕娥一路逃到上海,经人介绍,给宋庆龄当保姆。

宋庆龄对李燕娥的遭遇非常同情,对她很好,教她识字,鼓励她学习。而李燕娥也无微不至地照料宋庆龄,对她忠心耿耿。

国民党特务看李燕娥与宋庆龄走得近,多次用金钱收买她,还介绍对象诱惑她,以刺探宋庆龄的情况,都被李燕娥拒绝了。

宋庆龄和李燕娥就这么互相搀扶地过日子。

无论是在战争的炮火中,还是在病榻前,在宋庆龄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李燕娥都始终陪在她身边。

对于宋庆龄来说,李燕娥不仅仅是一个保姆和亲人,更是填补了她生命中的一些遗憾。

众所周知,宋氏三姐妹因政治立场不同,逐渐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而这,是宋庆龄心中永远的痛。

她曾说:“我与我的姐妹们,就像三条河流,虽然源自同一源头,却最终流向了不同的大海。”

而李燕娥的陪伴,似乎让她找回了昔日姐妹间的温情。

她对李燕娥说,“李姐,你是我宋家的一份子!”并允诺,两人去世后都将葬在宋家公墓,互相陪伴。

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和李燕娥分别居住在两个城市,但她们每周都会保持书信来往。

1979年,李燕娥检查出癌症晚期。宋庆龄得知消息后,马上将她接来北京治疗。但李燕娥还是在两年后逝世了。

悲痛万分的宋庆龄亲自安排了她的后事,并遵守承诺,将李燕娥葬在了宋家墓地。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去世。工作人员按她的遗愿,将她与李燕娥合葬。

故事说到这里,让人唏嘘。

宋庆龄虽贵为“国母”,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所奋斗,但在她内心的某个角落,她最期盼的可能是有三五好友、把酒言欢,抑或是儿孙绕膝、一家人其乐融融。

还好,她曾被孙中山、李燕娥温柔相待。

0 阅读:20
煮酒君吖

煮酒君吖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