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认知里,梅毒和脑梗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病症,一个是性传播疾病,一个关乎脑血管健康 。但事实上,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且不容忽视的联系,梅毒确实有可能引发脑梗,这一冷知识需要大家重视起来。

先为大家简单介绍梅毒,它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发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传播途径为性接触和血液传播 。别小瞧梅毒螺旋体,它就像个“破坏分子”,几乎可以侵犯人体所有器官。而当它侵犯神经系统时,便会引发神经梅毒,这也是梅毒与脑梗关联的关键所在。
神经梅毒的临床症状多样,其中就包括脑梗塞。这是因为梅毒螺旋体入侵人体后,会使受累血管发生炎性改变,引发闭塞性动脉炎或者动脉周围炎,导致血管变窄甚至堵塞,远端脑组织供血不足,进而形成脑梗塞 。临床上,常表现为多发性不对称性大脑半球梗塞。
从实际案例来看,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国外曾有一位49岁男性,反复出现左侧大脑中动脉区域的中风症状,表现为言语困难、认知能力下降、运动功能障碍 ,后续又在右侧大脑中动脉和前动脉区域出现梗塞,引发癫痫以及行为和社交问题。经过重重诊断,最终确诊为“脑膜血管型梅毒” 。在国内,也有类似病例,一位原本身体不错的老人突发脑梗,到医院排查时竟查出梅毒,医生需进一步判断脑梗是否由梅毒所致。

可能有人会疑惑,梅毒导致脑梗塞的具体机制是什么?一方面,梅毒感染会引发动脉内膜的炎症和硬化,就像水管内壁生锈、变粗糙,增加了脑血管狭窄和堵塞的风险 ;另一方面,梅毒还会影响血液的凝血功能,使血液更容易凝固形成血栓,从而引发脑梗塞。此外,晚期梅毒若未得到治疗,梅毒螺旋体直接侵犯脑血管,引起血管炎症和狭窄;梅毒导致的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血管壁,加速动脉粥样硬化;梅毒引发的血管炎导致血栓形成;梅毒未控制引发高血压,这些因素都大大增加了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
既然知道梅毒有引发脑梗的风险,那该如何预防和应对呢?对于梅毒患者而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主要治疗方式是采用抗生素类药物,如青霉素、头孢曲松和多西环素等,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防止血管病变进一步发展,降低脑梗风险。同时,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高危性行为,提倡使用避孕套,定期体检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梅毒与脑梗的关联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要忽视梅毒这一疾病,它可能引发的后果远比想象中严重。了解这些医学知识,不仅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也有助于提高对疾病的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