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叶剑英以视察工作的 原由来到陕西。胡耀邦精心安排每一个视察环节,事无巨细地向叶剑英介绍当地的建设情况、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各项工作的开展成果。
顺利完成视察任务后,胡耀邦又亲赴机场,礼数周全地为叶剑英送行。就在飞机舱门缓缓即将合上的那一刻,叶剑英突然伸出手,紧紧抓住胡耀邦的手臂,用力一拉,胡耀邦一个踉跄便被拉上了飞机。
叶剑英随即转头:“立即起飞!”胡耀邦站稳后,一脸惊愕地看着叶剑英。叶帅为何会这么做?
胡耀邦得到毛主席的赏识
1915年11月,胡耀邦出生在湖南浏阳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自幼便在田间与农活为伴。农忙时,稚嫩的双手紧握农具,在田垄间挥洒汗水;农闲时,又匆匆赶往学堂,开启求知之旅,就这样艰辛地读完了高小。
在他的成长道路上,校长陈世乔宛如一盏明灯,时常在课余时间,给学生们讲述那些激动人心的革命故事,胡耀邦总是听得入神。
1927年9月20日,毛主席身姿挺拔、步伐稳健地走上讲台。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话语中充满了对革命形势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方向的明确指引。
胡耀邦深受触动,他感觉自己看到了一条通往光明未来的道路。从那一刻起,他与毛主席之间仿佛被一条无形的纽带紧紧相连,结下了深厚且影响一生的不解之缘。
1936年5月,东征总结大会的会场内,毛主席端坐在主席台上认真听取着各项汇报。当李富春汇报关于12个工作队的情况时,特意提及胡耀邦负责的工作队成绩斐然,在众多工作队中表现最为突出。
毛主席听闻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随即提高声音点名:“胡耀邦同志,请站出来让大家看看。”
胡耀邦听到自己的名字,先是一愣,随后迅速起身,有些腼腆地站到众人面前。毛主席看着他,不禁笑了起来说道:“哟,这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同志嘛,却能把工作做得如此出色,很不错!”
胡耀邦的脸微微泛红,心中既激动又有些不好意思,他恭敬地向主席鞠了一躬,说道:“谢谢主席夸奖,我会继续努力的。”
1938年抗大的校园里,胡耀邦刻苦学习军事知识、政治理论,积极参与各项抗日宣传与组织工作。胡耀邦于不同岗位上尽显才华与担当,逐步积累经验,为革命事业不懈奋进。
1937年3月,胡耀邦被选送至抗大二期开启学习之旅。在陈赓任大队长的一大队中,他担任俱乐部主任,肩负起活跃学员课余生活、凝聚团队精神的使命。
由于胡耀邦身材较为矮小,他总是坐在教室的前排。那小小的身影在众多学员中格外显眼,每次毛主席前来授课,目光首先落在前排的胡耀邦身上。
常年奋斗在工作岗位上
1949年12月,成都迎来了解放的曙光。次年年初,人民解放军以威武之师的姿态进驻成都,彼时的四川被划分为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四个行政区。
胡耀邦,时任解放军第十八兵团政治部主任。在进军大西南的伟大征程中,勇挑重担,担任中共川北区委员会书记之要职,同时肩负川北军区政委与川北行政公署主任的重任,开启了在这片土地上建设与发展的新使命。
胡耀邦在当时的川北地区独当一面,党政军大权在握,堪称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在众多担任省级领导职务的干部里,他无疑是最年轻的一位。
1952年下半年,四川地区面临重大行政变革,川东、川西、川南、川北即将合并为四川省。
毛主席在书房中踱步沉思,考虑着这一变革背后众多干部的调配与任用。他的目光落在有关四川干部的资料上,胡耀邦的名字与事迹映入眼帘,于是毛主席心中有了决定,要将胡耀邦调到北京。
胡耀邦接到调令后,告别了川北的山水与人民,踏上了前往北京的路途。彼时,团中央因书记冯文彬工作变动,核心领导岗位出现空缺。
消息传至毛主席耳中,在与其他领导同志的简短商议中,毛主席说道:
“胡耀邦同志年轻有活力,有思想,在青年工作方面定能有所建树,就让他来做团中央的工作吧。”
就这样,胡耀邦肩负起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书记的重任,不久后又成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第一书记。团中央的办公室里,胡耀邦常常忙碌至深夜,灯光下,他仔细审阅着一份份关于青年思想动态、组织建设、活动开展的报告。
胡耀邦的这些努力与付出,让青年团的工作焕发出勃勃生机,毛主席对胡耀邦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耀邦同志在青年工作上干得不错,他能深入青年,了解青年,带动青年,这是很了不起的。”
胡耀邦为叶剑英送行,叶帅一把将他拉上飞机
1964年11月,胡耀邦肩负组织的殷切期望与重大使命,踏上了陕西这片广袤厚重的土地。胡耀邦抵达陕西后,察觉到这里的状况堪忧,所到之处皆是乱象。胡耀邦皱着眉头质问当地负责人:“你们这样怎么行?”负责人支支吾吾,难以应答。
走进田间地头,只见大片土地荒芜,杂草丛生。胡耀邦找到正在组织学习的村干部,语气严肃地说:“现在是农忙时节,大家都不种地,粮食从哪儿来?运动不能以荒废农业为代价。”
村干部面露难色,解释道:“胡书记,上面给的运动指标紧,我们也没办法。”胡耀邦沉思片刻,回应道:“指标重要,但民生更重要,得合理安排,不能顾此失彼。”
胡耀邦深知百姓的顾虑与担忧,站在村头的大树下,大声鼓励道:“乡亲们,好日子是靠我们努力奋斗出来的!”在他的有力领导下,陕西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诸多不合理的“限制”被一一破除。
但就在胡耀邦雄心勃勃地进行深化改革的时候,一些领导人对他的措施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胡耀邦因此遭到了“批评”。由于他经常写检讨书,再加上来自各方的巨大压力,不久胡耀邦就病倒了。
得知胡耀邦的困难情况,毛主席立即组织医学专家前往救治。经过仔细的检查,胡耀邦得的是突发性的脑蛛网膜炎,如果不及时治疗,将有致命的危险。经过医生们的强烈建议,胡耀邦被送往医院,这才得以脱离危险。
叶剑英很清楚,胡耀邦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那种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推进改革的革命精神,令他打心眼里佩服。叶剑英很快与张宗逊、张爱萍将军取得了联系。在短暂的交谈之后,三人一起坐上了飞往西安的飞机。
与此同时,西北局、陕西省委的各级领导接到通知后,赶忙齐聚机场。胡耀邦尽管身体抱恙,却依然强撑着虚弱的身躯,也早早来到机场。
飞机缓缓下降,舱门开启,叶剑英大步走到胡耀邦面前,用力和他握手:“耀邦,你消瘦了许多。”胡耀邦微微摇头回应道:“叶帅,劳您挂心了,只要能把工作做好,我这身体算不了什么。”
张爱萍随即对前来迎接的人群说道:“我们刚进潼关,就瞧见陕西的麦子长得特别好。可谓‘耀邦瘦了,陕西肥了’。”众人面面相觑,不知该作何回应。
为了胡耀邦的身体着想,叶剑英准备将他带回北京治病。当胡耀邦得知这件事后,他内心十分纠结与不舍,随后表示不愿意离开。眼见胡耀邦不肯走,叶剑英心生一计——直接带走。
临行前,胡耀邦前来送行,在飞机即将起飞的时刻,叶剑英快步走到胡耀邦身前,紧紧抓住他的手。胡耀邦面露惊愕,试图挣脱,他着急地说道:“叶帅,我不能走,这里还有许多事等着我去做。”
叶剑英全然不顾胡耀邦的抗拒态度,毅然决然地大声下令:“起飞!”
随着这道命令,飞机缓缓滑向跑道,轰鸣声中,胡耀邦被强行带离了陕西这片他为之奋斗且充满牵挂的土地……后来胡耀邦才明白叶剑英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