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中共十大会议结束,毛主席宣布散会,周总理发现不对及时解围

给你最甜的 2022-12-09 22:46:56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毛主席要目送大家退场。”

这是周总理在1973年召开的中共十大会议上说的一句结束语。虽然看起来非常简单,但实际上意义非凡,特别是对于参加会议的毛主席而言,更是一根难得的“救命稻草”。

毛主席与周总理

原来,当时的那场会议只进行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而主席虽然在场,但却鲜少开口说话,只在周总理等人谈到重要内容时,他才会点头致意,又或者简单的回答几句“不错”、“好”之类的词语,结束时还说了句:“报告完毕,今天到此为止,请大家退场。”

毛主席

可是,对于许久未见毛主席的众人,内心非常渴望能与主席交流。因此在会议结束时,参会人员无一人离去,都在痴痴地望向主席,希望能得到一些讲话。

毛主席深知大家的想法,但此时的他已经无法回应这份期待,无奈地说:“你们不走,我也不好走。”不过,不知情的众人依旧纹丝不动,幸好有周总理及时解围。

十大会议召开时,毛主席为什么没有发表太多言论?周总理又为何会说出那番话呢?这些异常举动的背后究竟有什么隐情呢?

事情要从1972年说起!

多年旧疾,一朝病发

毛主席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规律,任何人都无法逃脱。即便是立下丰功伟绩的毛主席,晚年也不得不被病灶所侵扰,尤其是在1972年初,就发生过两次休克,皆是在参加陈毅元帅追悼会之后。

1972年1月6日,正在中南海菊香书屋内批改文件的毛主席,突然从警卫员的口中得知好友陈毅离世的消息,一时间愣在原地,目光呆滞,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毛主席

按照周总理的安排,毛主席不用参加陈毅的追悼会,只需要确定追悼会规格即可。但是在追悼会当天,主席一言不发了好久,连在午休时都辗转难眠,大声问秘书张玉凤:“现在几点了?”

“一点半,主席。”

毛主席

毛主席得知具体时间后,大声地喊:“备车吧,我要去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其实,按照医护人员的嘱托,主席此时的身体并不适合出门,更别说前往感伤之地,睹物思人后会更加增添身体的负担。但是,张玉凤清楚,主席势在必行。

很快,毛主席身穿居家的睡衣和薄衣裤,外面则简单地裹了一件大衣,出现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的哀悼现场。而当时场内已经有将近1500人,到处都是嗫嚅的哭泣声。

毛主席

仪式开始后,主席站在人群的正中央,身体微微前倾,表情无法抑制地哀伤起来。仪式结束后,他一一向陈毅元帅的家人致慰,最后缓缓走出大厅。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毛主席回到中南海后,却两度昏厥,分别是在1月18日与2月12日。一方面是因为着凉感风寒,而另一方面原因则是长期以来的肺心病。

经历过艰苦岁月的苦难洗礼,任何一位革命前辈的身上都会多少带着旧疾,而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的毛主席更甚,甚至一度养成了一天要吸50根烟的习惯。

毛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主席身上各种各样的杂病纷纷冒出头来,支气管炎、胃病、肺病等等,而且因为日夜颠倒的工作与休息时间,导致他经常性的失眠,偶尔也会出现便秘情况。

其中影响到毛主席晚年健康的是1956年突发的肺病,当时虽然治疗及时,病情得到及时控制,但是,因为他始终保持对身体不利的坏习惯,所以留下了病灶。

毛主席

另外,其他的小病也在时刻影响着毛主席的正常生活。特别是建国后的工作量有增无减后,主席越发依赖药物进行失眠等杂症的治疗,但身体却慢慢产生抗性,最后即便加重药量,也无济于事。

毛主席

在那段时间里,担任毛主席的保健医生有王鹤滨、徐涛等业界知名的医手,不仅采用西药与手术进行治疗,而且尝试过使用中药。可是,再好的治疗方案,也无法抗衡主席那颗为国为民而死而后已的原则。

不过,人到晚年,身体机能难免会有所退化,因此,众人起初并未在意毛主席的病情发展,直至1970的九届二中会议结束,主席乘坐从江西乘坐专列回北京。

毛主席

在旅途中,毛主席察觉到身体不适,抵达中南海后,又发起低烧并伴有咳嗽。医护人员连忙进行医治,最后在仪器的检查下,发现主席已经患上严重的肺心病。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毛主席不想动用太多的医疗资源,曾一度拒绝X光等专业医疗仪器的检查,好在周总理强烈坚持,他才接受。

然而,正是这一次比一次更加精准的检查,让主席的病灶得以充分显露。只是,在之后的治疗中,医生提出用补药的方式,又被主席拒绝。

毛主席

“这些补药,年轻的不必吃,年老也不要吃。有些所谓高级的东西,在我看来并没有特殊之处,只不过物以稀为贵罢了。”

毛主席执意坚持,医生只能采取点滴输液的方式,为他进补营养品。不过,在1972年初的冬季,主席的病情越来越重,连腿部也开始出现浮肿,必须要人搀扶着才能行走。

即便自己的身体已经到了如此糟糕的地步,但毛主席依旧坚持送陈毅元帅最后一程。连日的悲伤心情与处理文件的劳累,让主席再也支撑不住,引发更加危急的肺部感染。

毛主席

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中央干部们,都急切地希望毛主席能尽快恢复。然而,主席依旧一度拒绝医疗小组给出的治疗方案,说:“不要搞得那么紧张。”

其实,毛主席之所以会如此淡然,一方面不想令众人因为自己而烦恼,另一方面是他不会因为“大限将至”的事情而忧愁。

在主席的生前,曾多次与众人谈及生死的话题。

毛主席

一次是在罗荣桓将军逝世后,他曾对护士吴旭君说:“我死的时候,你不要在我眼前。”甚至还说:“辩证法告诉我们,有生就有死,有正确就有错误……生老病死是一个科学规律,我会和罗荣桓同志一样,死了也要火化。”

毛主席

另一次是在1964年的军队干部会议上,主席说:“原子弹下来,就要去见马克思。人年纪大了会死,人如果负担过重,死也是最好的解脱办法。”

甚至毛主席还会毫不避讳地谈及自己的后事:“我在世时吃鱼比较多,火化后可以把骨灰撒入价江河喂鱼,就当是毛泽东给鱼儿赔不是。”

毛主席

尽管毛主席一直保持着积极的心态,但病情的恶化速度却越来越快。当时尼克松访华在即,主席为了留一个好印象,决定接受治疗。在整个1972年的时间里,他的身体状况有了些许好转。

毛主席

然而,经历过太多病痛折磨与治疗手段的毛主席,气色与精神状态明显比不上以前。因此,为了不让人民过多的担心,主席鲜少出现在公众场合,连刊登在报纸上的照片也是经过精细的调整。

可是,作为带领中国共产党与全国人民取得胜利的领袖,百姓始终在心中关切着毛主席的情况,同时也盼望着见到主席能够容光焕发地出现在眼前。

毛主席

因此,当中共十大宣布召开时,群众与干部们的呼声更加强烈,而毛主席也下定决心参加。但是,当时谁也没想到,这竟然是主席参加的最后一次会议。

身体状况百出,为国家大事只能克服

1921年7月,毛主席在陈独秀的委托下,参加中共一大的会议。由于特务的追捕搜索,会议场所由最初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改为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船。

那个时期,主席的年龄是28岁,也是参加会议中的13名代表的平均年龄。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开创者之一,主席与横跨半个世纪的10次党大会之间渊源颇深。

毛主席

因此,中共十大的召开,毛主席必须要亲临现场。可是,他已经80岁高龄,体弱多病,心力交瘁,身体状况极差,在走向会场的途中都有些颤颤巍巍,艰难地坐在主席台前后,努力平稳气息,说:“会议开始。”

其实,当时会场内共有1289名党员代表,紧紧注视着毛主席,期待能听到讲话,连周总理也目不转睛地盯着主席。但是,主席却微笑地摇摇头,示意让其他人代劳。

毛主席

在整个会议期间,毛主席都会仔细地聆听各大代表的讲话,想要发表一些言论,却明显察觉到力不从心,只能作罢。幸好有周总理等人的配合,会议召开的非常顺利。

可是,在会议结束之际,毛主席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因为场上的人员起立并鼓掌了将近10分钟的时间,而他则双手强撑桌面,勉强站立,双腿却止不住地颤抖。

毛主席与周总理

贴身护士吴旭君瞥见后,小声地建议毛主席坐下。起初,主席倔强地不想“搞特殊”,但周总理也发觉主席的异常,再次上前劝说,主席这才重重地坐回座位上。

然而,令毛主席想不到的是,会议结束后离场时,党代表们竟无一个行动,都在等主席先走。然而,他们不知道,主席的行走已经无比艰难,而且,倔强的他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身体的真实状况,只好一个劲地呢喃:“你们不走,我也不好走啊!”

毛主席

虽然不知情的众人听不懂这句话的意思,依旧留在原地,但周总理却理解毛主席的状况与心境,大声地说:“你们先走,毛主席要目送你们离场。”

毛主席与周总理不愧是搭档半生之余,默契程度非寻常人可比。而有了总理的指示,众人只好鱼贯而出。待会场变得空荡荡后,主席才缓缓起身,在护士吴旭君与周总理的搀扶下离开。

毛主席

至此,中共十大会议圆满落下帷幕,而这也是最后一次,有毛主席与周总理这两位伟人出席的会议。尤其是主席,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被各种各样的事件缠身,身体状况也是时好时坏。

因病离世,长存世人心中

毛主席与尼克松

1974年算得上毛主席最后度过的较为安稳的一年,但是,先后患上老年白内障与运动神经元萎缩症,再加上肺心病的影响,进食逐渐变得困难起来。不过,他却一刻都不肯放下对国家事务的处理。

1975年末,主席接见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时,指着自己的头说:“我的这里还好,但腿却不行了,走路时站不住。另外,肺也有点毛病。”

毛主席

随后在会见美国总统福特时,他还说:“我与上帝有个约会,很快就要去见上帝了。”

虽然毛主席用诙谐的语言描述着自己的身体状况,但是,主席承受的病痛折磨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很快,病情彻底恶化,主席连续两次因为突发心肌梗塞,而不得不卧病休息。

毛主席与周总理

1976年初,周总理因为癌症去世,毛主席陷入巨大的伤痛中。而后,“唐山大地震”的爆发,更让主席忧心忡忡,病情也愈发恶劣。不仅出现心脏跳动不规律的情况,而且右侧肢体的偏瘫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那时,任何文件都是通过护士或警卫员的朗读,毛主席才能得知,并作出批示。不少人劝说主席应该专心养病,但主席明白:有些事情如果再不能着手完成,恐怕以后就没机会了。

毛主席

1976年9月8日晚上7点10分左右,毛主席躺在泳池的房间里,艰难地朝护士吴旭君说:“我很难受,叫医生来。”

然而,当医护人员赶到时,主席已经陷入昏迷,尽管进行了多番抢救,但依旧未能留住主席。而那句话也成了最后遗言。

毛主席

9月9日凌晨,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全国人民的哀哭下,走完了一生。但是,他正如永夜中出现在的光明一般,即便逝去,却挡不住普照大地的光辉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永怀一代伟人。

0 阅读:29

给你最甜的

简介:爱是哀愁是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