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长找刘伯承借眼珠,失去右眼的那场鬼城之战,造就了年轻的军神

乃婕 2024-12-13 10:25:16

团长找刘伯承借眼珠,失去右眼的那场鬼城之战,造就了年轻的军神

1937年的一天,八路军385旅副团长石志本来到刘伯承家中,开门见山就说:"刘师长,能不能把你的眼珠子借我一个用用?"这句看似荒诞的话语背后,却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在二十年前的丰都古城,这位后来的开国元帅曾经历过一场惊心动魄的战役。那一年,他才二十四岁,正值青春年少,却在这座被称为"鬼城"的古镇中,经历了人生最为关键的转折。为何一场城池之战会让他失去右眼?又是什么样的经历让一个年轻将领获得了"军神"的美誉?这背后又有着怎样感人至深的故事?

一、护国战争爆发

1916年的年初,一场震惊全国的政治风波在北京掀起。袁世凯不顾满朝文武的劝阻,执意推行帝制,并于元旦这天正式宣布称帝,建立洪宪帝制。这一消息传到四川,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当时的四川军阀势力错综复杂,各方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也是不尽相同。有人暗中支持,有人观望不定,但也有一批热血青年挺身而出,高举护国大旗。

就在这个风云激荡的时刻,刘伯承正在川东一带活动。他听闻云南都督蔡锷发出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檄文后,立即联络当地进步势力,准备响应护国运动。

那时的刘伯承还叫刘明昭,是四川军政府将牟学堂的毕业生。他凭借在学堂里学到的军事知识和在护国运动中展现出的组织才能,很快就在当地声名鹊起。

一天,刘伯承召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在开县城外的一处茶馆里秘密集会。他们围坐在方桌前,听刘伯承分析当前形势。"袁世凯称帝,无异于背叛民国,我们绝不能坐视不理!"刘伯承的话掷地有声。

会后,刘伯承带领这群热血青年,连夜组建了"四川护国军第四支队"。这支队伍虽然人数不多,但个个都是精锐。他们白天在山间训练,晚上则在民间秘密发展力量。

很快,刘伯承的队伍就发展到了数百人。他们获得了一批步枪和子弹,这些武器有的是从同情护国运动的地方武装那里借来的,有的则是四川商会的热心人士暗中资助的。

就在这时,一个重要的情报传来:滇军已经出川,在川南与北洋军展开激战。刘伯承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战机。他决定率领部队向北进发,目标直指长江沿岸重镇——丰都。

这个决定可谓用兵如神。丰都不仅是长江上的重要码头,更是北洋军转运军需物资的关键节点。如果能够占领丰都,就能切断北洋军的补给线,为滇军的北上创造有利条件。

这时已是深春时节,长江两岸杨柳依依。刘伯承带领部队悄然向丰都推进,一场惊心动魄的战事即将展开。当时的刘伯承绝不会想到,这场战役不仅将改变他的人生轨迹,更会让他在中国军事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声东击西夺丰都

丰都城内的北洋军如今已是草木皆兵,城头上的岗哨每隔半个时辰就要换防一次。这座依山傍水的古城,平日里因"鬼城"之名闻名四方,如今却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刘伯承带着护国军来到城外十里处时,立即派出斥候侦察敌情。斥候回报:城内驻扎着北洋军六个连,还有一支"万人团"的地方武装。敌军人数是护国军的三倍有余。

"人数虽少,智取便是。"刘伯承对着地图研究了一番,随即定下奇兵之计。他命令部队沿着大道向丰都城推进,走出十几里后突然停下,就地扎营。这一举动让敌军的斥候看得一清二楚。

北洋军的将领得到消息后,立即调遣两个连埋伏在预计的进攻路线上。城内的气氛越发紧张,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巡逻的士兵来回走动。

可谁知天黑时分,刘伯承突然下令全军后撤。黑暗中的行军队伍仿佛潮水般退去,北洋军的斥候连忙赶回去报信。城内的守将刚松了一口气,却不知这正中了刘伯承的计。

原来早在进军丰都之前,刘伯承就已经派出了两支秘密小队。一支联络了城内的哥老会,另一支则由精选的百余名士兵化装成商贾、脚夫混入城中。这些人手中都揣着一张写有行动时间的纸条。

后撤的护国军并未走远,而是绕到了城西一处名叫新城的高地。这里居高临下,正对着丰都城的西门。刘伯承选在这里,不仅是为了占据有利地形,更是为了将敌军的注意力从东门调开。

果然,敌军发现新城被占,立即调动兵力前来夺取。双方在夜色中展开激战,枪声惊醒了城中熟睡的百姓。就在此时,东门内突然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

潜伏在城中的哥老会和护国军士兵同时行动了。他们先是控制了城门的守军,接着分头奔向各个城楼据点。街头巷尾到处都能听到"护国军万岁"的呼喊声,北洋军的守军顿时陷入混乱。

更让敌军始料未及的是,城中的百姓也纷纷响应。有人端着热水从楼上浇下,有人在街头设置路障。一时间,整个丰都城内外四处烽火,喊杀声此起彼伏。

这场声东击西的战役,打得北洋军晕头转向。等到天亮时分,刘伯承带领主力部队从东门长驱直入,轻松地占领了这座川东重镇。

当地百姓看到护国军进城,纷纷搬出早已准备好的茶水和点心,还有人登台高歌《讨袁檄文》。这首在城中秘密传唱多日的歌谣,如今终于能够公开唱响。整个丰都城沸腾了,然而这只是战斗的开始。北洋军的援军很快就会到来,一场更大的恶战正在等待着这支年轻的护国军。

三、生死一线间

占领丰都城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第三天清晨,斥候快马加鞭送来消息:北洋军调集了六个团的兵力,正从四面八方向丰都逼近。这个消息让刘伯承当即决定:撤出丰都。

护国军的撤退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开始的。为了避免敌军察觉,刘伯承下令士兵们把靴子上都缠上布条,连马蹄上也裹上草绳,务求无声无息地撤离。

队伍刚走出城门不久,突然前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支北洋军的骑兵队在夜色中撞上了护国军的撤退部队。双方都没料到会在这里遭遇,一时间枪声大作。

战斗在狭窄的山路上爆发。护国军的一名年轻士兵在慌乱中站在了开阔地带,成为敌军的活靶子。刘伯承看到这一幕,大喊一声:"危险!快趴下!"同时飞身扑向那名士兵。

就在这电光火石之间,一颗子弹从刘伯承的颅顶射入,又从右眼眶穿出。鲜血顿时染红了半边脸。身边的战士们见状大惊,赶紧将他拖到掩体后方。

在剧痛中,刘伯承摸到了自己掉落的眼球,还连着一些神经组织。他知道,这颗眼球已经保不住了。身边的战士正要去找担架,却被他一把推开:"管我干什么!快去打仗!"

说完,他抽出腰间的大刀,咬紧牙关,用刀锋割断了连着眼球的神经。整个过程中,他没有发出一声呻吟。随后,他用衣襟包住伤口,继续指挥战斗。

这一仗打了整整两个时辰。护国军虽然最终突围成功,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撤退途中,刘伯承因失血过多,三次昏迷过去,又三次被战士们唤醒。

部队撤退到涪陵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这里有一位老中医,见到刘伯承的伤势后连连摇头。伤口周围已经开始化脓,如果不及时医治,很可能会危及生命。

当地的哥老会兄弟得知这个情况,立即派人四处打探。终于得到消息:重庆有一位德国军医,曾在欧洲战场上救治过无数伤兵,对这类伤势最有经验。

就这样,刘伯承被乔装打扮成商人,由两名护国军士兵扮作伙计,冒着被敌人发现的危险,星夜兼程赶往重庆。这一路上,他们走的都是偏僻的山路,躲过了无数次北洋军的搜查。

抵达重庆时,刘伯承的伤势已经十分危急。右眼眼眶深处的肌肉开始腐烂,左眼也有被感染的迹象。如果再耽搁下去,这位年轻的将领可能会永远失去光明。

四、德国医生的震撼

重庆德商医院里,一位身材高大的德国军医正在检查刘伯承的伤势。这位军医名叫威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在欧洲战场上见过无数伤员,却从未见过如此严重的眼部贯穿伤。

"必须立即手术!"威廉医生说着一口生硬的中国话,"但是需要全身麻醉。"他拿出一张纸,用工整的字迹写下了手术方案。

"不用麻醉。"刘伯承的回答斩钉截铁。这句话让威廉医生愣在原地,他用德语反复确认自己是否听错了。通过翻译再三确认后,这位见惯了生死的军医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没有麻醉,这种手术会带来难以想象的痛苦。"威廉医生说,"你的眼球周围已经化脓,需要彻底清理腐肉。如果手术中你稍有移动,可能会伤及大脑。"

刘伯承坚持己见:"宁愿忍受短暂的剧痛,也不能冒险让麻醉伤害脑部。"他说这话时,神色从容,仿佛在谈论一件寻常事。

手术就这样开始了。威廉医生和两名助手准备了四盆清水,一把锋利的手术刀。刘伯承躺在木制手术台上,双手紧握台沿。

随着第一刀下去,鲜血顺着刘伯承的脸颊流下。威廉医生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清理着眼眶内的腐肉。每一刀都要精确到毫厘,稍有不慎就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手术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整个过程中,刘伯承始终一动不动。威廉医生不得不时常停下来确认病人是否还有意识。每一次,刘伯承都会轻声说:"请继续。"

汗水打湿了手术台上的毯子,但刘伯承始终没有发出一声呻吟。威廉医生后来回忆说,这种意志力超越了他在战场上见过的所有伤员。

手术结束时,刘伯承突然开口说:"七十四刀。"威廉医生诧异地问他为什么知道的这么清楚。"每一刀我都在数。"刘伯承说。这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医院。威廉医生在当晚的日记中写道:"今天我遇到了一个真正的英雄。他让我想起了古罗马的斯巴达勇士,但比他们更令人敬佩。因为他不是为了荣誉,而是为了自己的信念在承受痛苦。"

这场手术虽然保住了刘伯承的性命,却永远改变了这位年轻将领的容貌。右眼的伤口愈合后留下了一个深深的凹陷,成为他此后人生的永久印记。但对于刘伯承来说,这或许正是他二十四岁那年最宝贵的勋章。

五、军神称号的诞生

手术后的第三天,川、滇护国联军总司令部在重庆设宴,为前线将士庆功。威廉医生作为贵宾也受邀参加。宴会上,这位德国军医端起酒杯,讲述了刘伯承手术时的情景。

"在欧洲战场上,我见过无数英勇的军人。"威廉医生说道,"但从未见过像刘先生这样的年轻人。他的勇气不是来自冲动,而是源于坚定的信念。"

当威廉医生说到刘伯承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一动不动地忍受了七十四刀时,在场的军官们纷纷放下了筷子。有人问:"这不是和关公刮骨疗伤一样吗?"

"正是如此!"威廉医生拍案而起,"我在德国时就读过中国的《三国演义》。刘先生就像一位活生生的关公,不,他比传说中的关公更了不起,因为这是真实发生的事!"

这番话传开后,川东一带的百姓们开始称刘伯承为"军神"。这个称号并非来自他的战功,而是源于他超乎寻常的意志力。更让人称奇的是,当时的刘伯承才二十四岁。

几个月后,刘伯承重返战场。他的右眼虽然失明,但左眼的视力却格外敏锐。在此后的战斗中,他总能准确判断敌情,做出精准的战术决策。

1937年,已经在八路军任职的刘伯承,遇到了一位特殊的访客。那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385旅副团长石志本。这位团长在战斗中失去了左眼,正为找不到合适的玻璃眼球发愁。

"刘师长,我听说您右眼的玻璃眼球做得很好,能不能借我一个用用?"石志本笑着说。刘伯承听后,立即托人从上海为石志本定制了两个玻璃眼球。

这一幕让人不禁想起二十年前的那场手术。当年那个倔强地拒绝麻醉的年轻人,如今已是威名赫赫的将领。而"军神"这个称号,也早已从川东民间的传说,变成了他一生的写照。

从丰都古城的那场遭遇战,到重庆医院里的生死较量,再到后来的革命生涯,刘伯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军人品格。这个故事在军中广为流传,成为激励后人的一段佳话。

二十四岁,对于许多人来说正是青春年少的时候。但对刘伯承而言,这一年却留下了永远的印记。那颗失去的右眼,不仅没有影响他的军事生涯,反而让他在中国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0 阅读:5
乃婕

乃婕

乃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