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国军少将拿枪威逼好友:我看你像共产党,帮我送份情报

乃婕 2024-12-13 10:27:02

1946年,国军少将拿枪威逼好友:我看你像共产党,帮我送份情报

一个寒冷的冬夜,北平城内一间普通的寓所里,突然传来了低沉的说话声。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外事处副处长陈融生正准备就寝,却被一支左轮手枪顶住了额头。令他意外的是,持枪者竟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好友、第六战区参谋处处长谢士炎。

"融生兄,我看你像共产党。今天我必须将一份重要情报交给中共中央,如果我看错了人,那我们就一起死在这里。"谢士炎的声音异常坚定。

为什么一位战功赫赫的国军少将,会在深夜拿枪指向自己的挚友?他要传递的又是什么惊天情报?而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从陆军少年到抗日名将

1926年的江南,正值北伐军如火如荼之际。在浙江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14岁的谢士炎默默注视着路过的北伐军队伍。这支队伍纪律严明,军容整齐,与他平日里见到的那些骚扰百姓的军阀部队截然不同。

"这就是革命军啊!"村里的老人感慨道。这句话深深印在了谢士炎的脑海中。

当年秋天,谢士炎毅然报考了南京陆军辎重学校。在入学考试中,年仅14岁的谢士炎以优异的成绩打动了考官。这所学校专门培养军队后勤和技术人才,对学员的要求极其严格。

在校期间,谢士炎展现出了惊人的语言天赋。他不仅自学掌握了英语和法语,还通过与外籍教官交流,熟练掌握了德语和俄语。这份语言天赋为他日后的军旅生涯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优势。

1930年,谢士炎从辎重学校毕业。面对两个选择:一是去装甲部队当后勤军官,能过上安逸的生活;二是继续深造,到陆军大学求学。谢士炎选择了后者。

在陆军大学期间,一次演习让谢士炎声名鹊起。当时学校举行了一场实战演习,由教官和高年级学生组成的"红军"占据有利地形,新生组成的"蓝军"处于劣势。谢士炎临时受命担任"蓝军"指挥官。

演习开始后,谢士炎没有按照常规部署进攻,而是让部队在夜间悄悄绕到"红军"后方的高地。天亮时分,"红军"发现自己腹背受敌,最终被迫"投降"。这场演习让谢士炎获得了"小兴登堡"的绰号。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此时的谢士炎已经从陆军大学毕业,被任命为第三战区第十六师第四十六步兵团团长。在他的带领下,这支部队屡建战功。

最令人称奇的是1942年夏天发生在浙江的一场遭遇战。当时谢士炎率领一个步兵团在转移途中,突然与日军一个旅团遭遇。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谢士炎临危不乱,立即组织部队构筑工事。

战斗持续了两天两夜,谢士炎的部队伤亡惨重。在最危急时刻,他让勤务兵谢新明紧紧抓住他腰间的浴巾,两人一起游过江水,突出重围。这场战斗,谢士炎部歼敌两千余人,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例。

这场战斗后,32岁的谢士炎被授予少将军衔,成为当时国民党军队中最年轻的将领之一。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闻讯后,亲自到浙江"挖人",将谢士炎调任参谋处处长。

然而,随着抗战胜利,谢士炎即将面临人生的重大转折。在武汉的接收工作中,他将亲眼目睹一场足以改变其人生轨迹的巨变...

武汉接收风波中的醒悟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的消息传来,谢士炎奉命前往武汉,负责接收当地日伪军队的投降工作。按照规定,所有接收的物资都要详细登记造册,上交国库。然而眼前的情形却让这位少将大为震惊。

在武汉的码头上,一队队搬运工人正在将缴获的物资装箱运走。这些物资本应该是属于国家的,但却被一些军统特务私自占为己有。一天早上,谢士炎在视察码头时,发现一名军统特务正在殴打一个老船工。

"你这个该死的汉奸,竟敢偷看我们的东西!"特务一边打骂,一边用皮鞭抽打那个老人。原来这名老船工只是不小心瞥见了特务们私吞物资的场景。

谢士炎当即喝止了这名特务的行为,并将其逮捕。然而第二天,这名特务就被他的上级保释了出来。不仅如此,军统还开始暗中收集谢士炎的"罪证"。

一个月后,军统向南京递交了一份"检举报告",指控谢士炎在接收工作中贪污军需物资。这份报告列举了大量"证据",声称谢士炎私吞了价值数十万美元的物资。

蒋介石看到报告后大为震怒,立即下令将谢士炎逮捕。就这样,这位抗日战争中的功臣被关进了南京军事监狱。在狱中,谢士炎经历了三个月的审讯。

军事法庭上,谢士炎据理力争:"我谢士炎从军二十年,手中掌握过多少军需物资?若要贪污,何必等到今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阻止那些害群之马中饱私囊!"

最终,在众多同僚的奔走相助下,谢士炎终于洗清了冤屈。然而这三个月的牢狱之灾,却让他看清了国民党内部的腐败。

重获自由后的谢士炎被调往北平,在那里他结识了一位名叫陈融生的朋友。一次闲谈中,陈融生借给他一本书——茅盾的《腐蚀》。这本描写军统特务欺压百姓的小说,让谢士炎感同身受。

此后,他开始接触更多进步书籍。在陈融生的引荐下,谢士炎还阅读了《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这些书籍让他对中国的未来有了新的认识。

就在这时,一个重大的军事行动打破了北平的平静。1946年8月,蒋介石密令孙连仲和傅作义对华北解放区发动进攻。作为参谋处长,谢士炎掌握了这个机密计划的全部细节...

秘密接头的惊险经历

1946年的北平城,暗流涌动。在得知蒋介石密令对华北解放区发动进攻后,谢士炎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作为参谋处长,他掌握着这份绝密作战计划的每一个细节。但要将情报传递给中共,却缺少可靠的联络渠道。

在北平城内,谢士炎只信任一个人——陈融生。这位外表温和的外事处副处长,曾在谢士炎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他帮助。但陈融生是否真的是共产党员,谢士炎并没有确凿的证据。

8月的一个深夜,谢士炎做出了一个冒险的决定。他带着一支左轮手枪,悄悄潜入了陈融生的寓所。当时陈融生正准备就寝,谢士炎突然闯入,用手枪顶住了他的额头。

"朋友,咱们开灯说话如何?"面对黑暗中的枪口,陈融生镇定地说。当灯光亮起时,两人都愣住了。谢士炎紧接着说出了那句被后人反复传颂的话:"我看你像共产党。"

接下来的一幕令人意外。陈融生没有否认,而是问道:"谢老弟拿枪指着我,所为何事?"谢士炎立即从衣袋里掏出一份文件,那是孙连仲部队的突袭计划。

这份计划详细记录了国民党军队的调动路线、兵力配置、进攻时间等关键信息。最重要的是,计划中还包含了日期和具体地点——9月29日,对张家口发起总攻。

陈融生迅速带着谢士炎前往一处秘密联络点。那里,北平地下党负责人徐冰正在等待。当晚,这份情报就通过地下电台发往了中共中央。

情报传递成功后,为了确保安全,谢士炎按照原计划返回军营。表面上,他依然是那个令人敬重的参谋处长,但实际上,他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秘密战线工作。

9月底,当孙连仲的部队向张家口发起进攻时,解放区早已做好了充分准备。我军在怀来地区设伏,一举歼灭敌军两万余人,粉碎了国民党的进攻计划。

这次成功的情报传递,让地下党组织对谢士炎刮目相看。此后,他成为了我党在国民党军队中的重要情报员。很快,一个更大的任务等待着他:搜集蒋介石的全国军事部署图...

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

在成功传递张家口作战情报后,谢士炎的情报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46年底,他接到了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搜集蒋介石的全国军事部署图。

这份军事部署图不是一般的军事文件,而是记录了国民党全国范围内的兵力分布、防御工事和后勤补给线的绝密档案。这些文件平时都被锁在第六战区司令部的保险柜里,只有孙连仲等少数几个高级将领才能接触。

谢士炎利用自己参谋处长的身份,提出要研究前线战况。一天深夜,他以加班为由留在司令部,趁值班人员打盹的时候,用蜡纸将整份部署图描摹了下来。

1947年初的一个雨夜,在北平城内一处不起眼的宅院里,叶剑英亲自主持了谢士炎的入党仪式。从此,这位国民党的少将,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入党后的谢士炎,工作更加谨慎。他采用了一套独特的情报传递方式:每次传递情报时,都会把文件藏在一本《世界文学名著》里,然后让勤务兵送到北平城内一家旧书店。书店的老板会在第二天把这本书转交给地下党的联络员。

这种方式成功运作了半年多,期间谢士炎传递了大量重要情报。其中最关键的是一份关于国民党军队在华北地区的调防计划,这份情报帮助解放军成功突破了敌人的防线。

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谢士炎的处境越来越危险。1947年夏天,国民党开始在军队高层进行"清剿共谍"运动。谢士炎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军统特务的监视。

为了确保联络安全,地下党组织专门为谢士炎安排了一套备用的联络方案。每天清晨,他都会去北平城内的一个小茶馆喝茶。如果茶馆门口的花盆里插着一朵白菊花,就意味着当天有紧急情报需要传递。

就在这样惊心动魄的日子里,谢士炎又收到了一个重要情报:蒋介石准备在东北地区投入主力部队,企图一举摧毁东北解放区。这个计划如果得逞,将严重威胁解放军在东北的战略态势。

谢士炎立即行动起来,他冒着巨大风险,将这份情报通过秘密电台传递给了党组织。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意外的叛徒出现了,使得谢士炎即将面临生死考验...

英勇就义前的壮举

1947年9月24日的黎明,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北平城的宁静。保密局特务破门而入,将正在熟睡的地下电台台长李政宣抓获。与他一同被捕的,还有陈布雷的女儿陈琏。

在连续几天的审讯中,李政宣经不住酷刑,最终叛变。他向特务供出了一份名单,其中赫然写着第十一战区参谋处长谢士炎的名字。就在特务准备实施抓捕时,谢士炎正在北平城内的茶馆等待接头。

当天下午,十几名荷枪实弹的特务包围了谢士炎的办公室。谢士炎看着眼前的特务,平静地说:"既然来了,那就走吧。"在押解途中,他甚至向押送的特务借了一支烟,从容地抽完。

保密局为了撬开谢士炎的嘴,特意派出了他们的"王牌审讯官"谷正文。谷正文没有使用酷刑,而是采用了"怀柔政策"。在审讯室里,他对谢士炎说:"谢将军,只要你说出地下党的联络网,不仅既往不咎,还能官复原职。"

谢士炎听完后,冷冷地说了一句让谷正文终生难忘的话:"你们的国民党,还配不上'国'这个字!"

见软的不行,谷正文开始来硬的。他威胁说:"谢将军,你可要想清楚,你现在是叛国投共的重罪,按军法是要处决的!"

谢士炎反问道:"叛国?我倒要问问你,贪污受贿、欺压百姓的是谁?出卖国家利益、投靠列强的又是谁?"这番质问,让谷正文哑口无言。

1947年11月,东北解放战争进入关键时期。眼看大势已去,蒋介石急需一个替罪羊。他下令将谢士炎押解到南京,准备公开审判这位"叛将",以儆效尤。

11月19日清晨,阴云密布的南京城内,一支押解队伍向郊外走去。谢士炎穿着一件破旧的军装,神色坦然。行刑前,负责行刑的军官问他有什么遗言。谢士炎说:"我的选择没有错,历史会证明这一点。"

枪声响起的那一刻,谢士炎高喊了一声"共产党万岁"。这位曾经的国民党少将,以33岁的年纪,倒在了黎明前的曙光中。而就在他牺牲后不到一年,东北全境获得解放,他用生命守护的事业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0 阅读:0
乃婕

乃婕

乃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