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针对中国,澳大利亚一连做了四件事。第一是澳前总理莫里森窜访台岛,叫嚣要重新考虑澳政府坚持的“一中”原则。第二是澳外长叫嚣将与菲律宾站在一起,继续在南海展开联合巡航。第三是澳间谍成蕾被中国驱逐出境后,获得澳大利亚政府的高规格接待。第四是澳洲准备管制铁矿石出口,此举卡中国脖子的意味明显。
虽说,这几件事对于中国来讲无法造成实际伤害,但是从舆论的层面讲,在这几件事接连被炒热之后,在美西方世界,澳大利亚肯定能依靠“和中国作对”这一点,收获一些热度。
澳大利亚为什么想炒热度呢?原因很简单,一句话概括,就是澳大利亚想要当“南太的日本”。
澳大利亚总理
“南太的日本”这个说法,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说澳大利亚希望自己成为美国在南太水域战略布局的核心,把资源向自己身上倾斜。澳大利亚看得很清楚,现在的美国,被巴以和乌克兰两个火药桶炸得焦头烂额。
在欧洲和中东同时起火的情况下,接下来,美国就算再怎么口头上摆出一副强硬的架势,实际分配到印太的资源,也是会减少的。
打比方来说,巴以这一轮冲突激化之后不久,美国就宣布要向以色列提供一批F35战机。这批战机从哪里来?无非就是从美国本土和印太的空中力量里抽调,用一架少一架。
拜登
未来,如果这一轮巴以冲突持续化,甚至进一步扩大为第六次中东战争,那么这样的情况肯定会越来越多。届时,美国必须在印太地区做出权衡,是从半岛方向抽调力量,还是从台海方向抽调力量,又或者,从南海方向抽调力量。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明显更重视对东北亚的控制。巴以冲突爆发之后,美国第一时间把里根号开到了朝鲜半岛。但在南海水域,却“安生”了不少。
10月10日,中国海警和菲律宾海军再次在黄岩岛发生对峙。然而,之前闹得很欢,动不动就装着一船西方记者摆拍作秀,还放出强硬口风说不会让中国“常态化”阻止菲律宾运补的菲军方,在这一轮对峙之后,表现得相当低调。狠话也不说了,小视频也不放了。
里根号
原因是什么?无非就是背后撑腰的“大哥”溜号了,本来就理不直,现在连气都不壮了。澳大利亚看到美国优先放弃了南海,所以陷入了战略焦虑,这才忙不迭地跳出来刷存在感。想要在美国腾不出手的时候,争取一个“南太代理人”的位置。
第二层含义,是澳大利亚希望通过在南海、台海水域拱火,让自己能够成为冲突中得利的那个“渔翁”,而不是大国博弈的棋盘。
日本在东北亚,基本也是这个策略。在日本看来,只要卖力地在朝鲜半岛和台海挑事,那么就算东亚的火药桶炸了,也是尹锡悦和蔡英文这两位先倒大霉,血溅不到自己身上。澳大利亚现在卖力地把菲律宾和台岛往前推,也是打着差不多的算盘。
菲律宾海警
当然,对于澳大利亚来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挑事的前提,是自己得有一定的实力。日本能够把自己打造成美国在东北亚的桥头堡,靠的不是三天两头刷存在感,而是自己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实力,以及经营多年积累下来的文化影响力。
而且,不客气地说,美国和日本人在二战是交过手的,所以美国对于日本的战斗力也有一定的信任在。
相比之下,澳大利亚一个靠着卖资源度日,在经济文化军事上都没什么亮眼之处的国家,跳得再怎么高,也只能当一个小丑而已。
解放军
据悉,解放军陆军将于10月14日至21日派出兵力,赴印度尼西亚日惹特区,参加亚细安防长扩大会人道主义救援减灾专家组实兵演习。此次演习的地点位于印尼,靠近澳大利亚,但演习的内容并不敏感,力度可谓是拿捏的刚刚好。
中国处理涉澳事务的策略是非常明确的,红线画好,澳大利亚现政府只要不越界,干出莫里森掌权时那种炒作新冠溯源、动辄拿人权问题给中国“扣帽子”,在一切议题上都朝着“反中”立场靠拢的事,中国也没空把眼神分给澳大利亚。
和澳大利亚打交道的时候,中国的态度只有六个字,叫“愿你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