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辩论的方式打开课堂,实现学生思维的“三级跳”

识课程 2024-05-09 05:02:26

本文共3979字,仔细阅读需10分钟

编辑/肖静 统筹/孙习涵

在日常的备课过程中,教师们不难发现对教学方法和技术的运用会直接影响着一堂课的教学质量。想要课堂变得活力四射、让学生们的思维碰撞出火花,不妨借助辩论活动来开展课堂教学。辩论是语言的交锋,更是知识的展示、思想的碰撞。本文推荐了一些关于辩论活动备课的创意教学法,帮助教师提高学生知识的整合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打造思维课堂。

教师们或多或少都接触过辩论方面的知识,其实辩论是一种非常好的课堂机制,其优点如下:

(1)开阔学生们的思维,学会从多方面去考虑问题,可以锻炼学生查找资料的能力,搜索的能力,统筹分析的能力等。

(2)培养勇气,锻炼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使其具备不怯场、自信大方的素养。

(3)使全班同学对辩论问题有一个新的看法,打破书本思维,追求真理。

(4)若是团队辩论,也可以加强学生辩论团体之间的默契,提高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

借助辩论活动打造发散思维的活力课堂,教师可以这样做:

动机激发种子课:追根溯源法

寻找一件事的源头不仅仅是历史学家的事情,教师也可以在任何学科中使用这个方法,引发学生思考。

没有动机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学生就不会思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适当的问题情境,通过对问题的追根溯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调动其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们影音资料和书面材料,或是让学生们自己搜集相关资料,鼓励学生们用不同的方式思考学习重点,充分施展不同的分析技能。

如果学生们因为课堂中的某一份书面材料篇幅过大、知识点过多而有点望而生畏,他们可以利用视频资料,从那里获得有用信息,帮助他们理解书面来源,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

这样的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动机,还让学生们学会搜集和分析资料,为辩论课堂的论证准备打下了基础。

1.准备材料

包含与学习重点有关的三种不同来源的书面稿一份(数量要足够多,让每两人小组都有一份),来源可以是图像或手写(网上搜索合适资料)。

2.活动步骤

教师先介绍学习重点,再让学生们分成小组,保证每个同学都拿到一份包含与学习重点有关的三种来源的书面稿。开始的时候,让学生们通读文章看看来源,然后和同伴进行讨论。

几分钟后,教师要在黑板上展示三个问题,并向学生们说明,必须先讨论这些问题,再写下答案。最高效的问题编排方法是:第一个问题相对简单,第二个问题略难,第三个问题更难。

教学问题应该将难度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独立解决问题,但在师长帮助下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范围。

当学生们写下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再把全班召集到一起,围绕问题二和问题三发起一场讨论。第一个问题可以跳过,因为它相对直接,不足以引发一场讨论。

讨论期间,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敢于挑战和反驳提出的观点。同时,这些观点也能激发他们来为自己的立场辩护,从已知信息中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这可以为第二堂辩论课打基础。

最后将三个信息来源联系到总的课堂学习重点上来,总结这次课堂活动。中间的过渡也要流畅,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已经花时间检验过的消息源与第一个主要活动相结合。

3.活动拓展

当学生们完成了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邀请他们对不同来源的材料的相对可行性进行评判,指出那个与所研究学习重点相关的、可以使用的信息,这个信息应该对学习重点很有用。

教师应鼓励学生们解释这些信息,以此来推论这些信息的意义、目的和构成。学生在分析的时候就能逐步解答这些问题,然后再找到合适的论据支撑自己的观点。

宁愿采纳八条信息,也不要仅仅依靠三条,信息越多越好。教师还可以把搜集到的信息都贴到教室里,让学生们两人搭档协作,他们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在教室里走动,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些信息。接着,让学生们分析他们遇到的每条信息。最后,根据学习重点,让学生找出有用可靠的信息。

4.活动案例

学科:语文

学习重点:李白的《蜀道难》

信息:诗歌内容;诗人的画像;一位学者对这首诗的解读。

问题:学生们从上述信息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每个问题缺少哪些信息?

我们如何解释李白的诗句和他要表达的意境——正如诗歌和画像所表达的那样——200年后人们如何解读?

自主建构辩论课:随机辩论

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建构的过程,也是认知结构重建或改组的过程。辩论课堂中的生生互动可以帮助学生们进行自主建构,让学生掌握建立概念和规律、形成知识的方法,激发同伴之间积极的思维互动。

在这堂课中,学生要选择和另一方辩论,但是他们选择的立场随机决定。

这是一个要求学生们之前拥有一定相关学科知识的活动,因此,这个活动最好用在单元学习过程中。

教师应该确保至少给学生们两个机会辩论,如果可以,努力争取三个。每次学生辩论,他们都会在脑海中重温和思考论点的逻辑框架以及最好的陈述方式,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重复辩论有利于高质量演讲和提升思考水平,加深对建构起的知识的印象。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下一个正方论点和一个反方论点,提示那些感觉这个作业有点难的学生。这可以帮助他们适应学习任务,模板可以引导他们提出一些论点。

1.准备材料

一定数量的纸条(保证班级学生每人一张,一半写着“支持”,一半写着“反对”),包含与学习重点相关命题的PPT幻灯片。

2.活动步骤

学生们进入教室的时候,让他们随机抽取纸条(纸条折起来或正面朝下)。等全班一落座,告诉学生们他们将要支持或辩驳黑板上这个与学习点相关的命题。

教师要向学生说明,让他们将纸条翻页或打开纸条,看到自己选择的立场。

接下来,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让他们想出尽可能多的论点来支持自己的立场,并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至少三条。

为了帮助他们,教师可以用幻灯片展示一些关键问题:

如何使用案例支撑你的立场?

你会用论据支撑你的立场吗?

坚信你的立场的人可能会怎么辩论呢?

用什么方法促使一个人同意你的立场呢?

时间一到,教师可以让正方的学生们坐着,同时让反方的学生们站起来,找到一位坐着的同学展开辩论。给学生两分钟时间辩论命题。可以一分钟给正方学生,一分钟给反方学生。

或者,等辩论时间到了之后,让站着的反方学生再选个正方的伙伴重复这个过程,辩论的时长取决于教师。

结束活动时,让学生们返回座位,然后发起投票,看看有多少学生同意或反对这个命题。如果还有足够的时间,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学生来和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论点。

3.活动拓展

给学生布置一个挑战,让他们预测一下反方会提出什么论点。完成这个环节以后,让他们在自己的辩论中加入适当的反击。

邀请学生把自己思考的论点,根据说服力强弱程度排序。完成这个环节后,让他们利用这个结果决定自己辩论中论点的论辩顺序。

让学生们通过团队合作提出自己的论点。这能有助于创建一个协作(团队内部)和竞争(团队之间)氛围。虽然这在实施时可能有点难度,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能让学生们更好地一起学习知识,为彼此的学习提供支持。

4.活动案例

以下是来自不同学习重点的一些命题:

学科:语文

学习重点: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

命题:哈姆莱特是一位想去做他认为正确的事情的人

学科:生物

学习重点:可再生能源

命题:政府投资可再生能源是在浪费资金

学科:历史

学习重点:英国内战

命题:英国内战是一场真正的革命

自我监控评价课:同级评测

自我监控体现了学生对学习活动的自我监控,同时也为应用迁移奠定了基础。对于学生而言,自我监控能力就是他们能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和反思的能力。

在评价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为同伴的辩论结果评价打分,互相提供反馈,以此总结经验和教训,形成学生自己的策略,发展其认知结构,提高他们的自我监控能力。

同级测评是一种很好的课堂收尾方式,它能鼓励学生们根据其他人的反馈思考自己的观点。另外,这也给了学生们一个机会从评判的高度审视这些知识点,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点。

有些学生可能觉得按评分标准打分很难判断。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活动开始前操作示范,可以用之前的案例,或者简单地通过假设解释。

教师要强调一点,点评要围绕着知识点和辩论方法。提高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辩论思考能力,在之后的过程中学会自我监控才是互相评测的意义。

1.准备材料

评价体系,可以在黑板上展示出来或写在一张纸上;同级评测的评分标准(选做项)。

2.活动步骤

同级评测包括学生们运用一套评分体系来为同伴打分。当他们完成这个任务时,他们应该向对方提供书面或口头的反馈,说明他们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进。

让参与辩论的学生们用教师提供的评分系统互评。他们要在三分钟时间内完成这部分任务。时间一到,教师让每组成员讨论他们给对方的评价。学生们要轮流反映对方符合或不符合评分标准的论据和例子。

以下就是供学生们使用的评分标准:

对方符合辩论成功标准/评分系统的哪些项?

对方是如何阐述其立场的?

你最喜欢对方辩论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对方哪个辩论部分做得好/不好?为什么?

对方需要怎么做才能改进不好的这一部分?

3.活动拓展

等学生们完成同伴评价,让他们回归课本,写下自己的思考并说说他们觉得执行评分标准的难易。

提高难度,让他们分析评分系统里的某个部分,拆解成详细的内容,说明如果有人想要达到这些要求,需要怎么学习。

还可以让学生们填写同伴评价表。表格占半张A4纸,上面三个空格要求写长处,还有一个空格填写不足。可以利用特定的语言(例如,三颗星代表做得很好,一颗星代表还可以提高)填在表格上。等表格填写完毕,学生们会把它交还给伙伴,然后一起开展讨论。

给学生们提供一份同伴评价日志,在一整年中,每次学生的表现或作业需要同伴评价时,评价人都要在日志中记录反馈,并附上日期和评价项目。这是跟进同伴评价的一种方式,让老师和学生们都清晰地看到每一次进步,也能实时提醒同学们自我监控,调节自己的学习能力。

来源丨《从备课开始的50个创意教学法》

编辑 | 肖静

统筹 | 孙习涵

1 阅读:64

识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