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到评,如何依托素养点促推有效教学?

识课程 2024-03-29 12:37:07

本文共4382字,仔细阅读需11分钟

编辑/肖静 统筹/孙习涵

在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每堂课不可或缺的起点,而素养评价点的提炼则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指向核心素养的目标制定和素养评价点的确定,成为了一节课能否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参考。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学科素养目标体系的建构方法以及素养点的提炼路径与策略,以期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走向核心素养,关注从教到评的改革

通读2022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以及2017版高中教育阶段课程方案,可以看到非常突出的两个内容。

第一个内容就是基于核心素养,深化课程改革。课程方案中明确要求:“准确把握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设定教学目标,改革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具体教育教学活动中。”

另一个内容是改革教育评价。课程方案中对于改革教育评价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更新教育评价观念。强化素养导向,注重对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考查,开展综合素质评价。

创新评价方式方法。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观察、记录与分析,倡导基于证据的评价。关注学生真实发生的进步,积极探索增值评价。推动考试评级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

提升考试评价质量。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强化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教学的一致性,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在中国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前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将聚焦核心素养的目标教学和评价坐实。聚焦核心素养的课程教学、评价改革已然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大问题。

目前人工智能等科技产品的发布对于教育的冲击非常之大,spaceX创始人马斯克说:“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其实是很少的,基本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我所使用的技能,我所使用的思考问题的方法都是我在工作之后形成的。”

可见,我们的教育面临很多新问题,也在被质疑:在学校学到的东西都忘掉了,那么到了社会上能用的是什么?这就促使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真正能够给到学生什么?

从2017年高中课标颁布到现在义务教育课标的颁布,国家把整个课程改革都指向了发展核心素养,尤其是在课程方案中提出要用10%的课时量来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化学习,其核心指导思想就是把学生置身到一个真实的情境中,动用他所学的知识、方法、技能解决一个真实的问题。

这就需要不同的学科共同发力,把本学科所能培养到的思维方法、学科技能以及对学科知识、原理的基本理解提炼出来,真正和学生在课堂上得以循序渐进的建构,将其变为重要知识和能力的储备,成为可以随用调用的信息。

新课程就是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第一,核心素养是公民的素养、每个学生的素养;第二,核心素养强调的是学了知识、技能、方法之后能做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第三,是关键能力,还是必备品格、核心价值观。

聚焦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制定

本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不断往下落,落到教师个人手中就是要完成三件事。

第一是把目标由原来的“三维目标”转到“素养目标”的思考和表达制定上;

第二是要聚焦本门学科的学科结构来整体考虑教学内容,例如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考虑任务群的问题,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考虑指向的领域和主题问题,科学学科教学内容考虑指向核心概念的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结构化;

第三是素养性评价。

目前素养目标的制定要紧紧结合结构化的内容。语文的结构化体现在学习任务群,以及学习任务群下面对于每个任务群的内涵解读,然后在每个任务群内涵解读下面分为1-2学段、3-4学段、5-6学段、7-9学段来制定。

数学是先从四大领域,分解到九大主题,再到分学段的内容要求。科学学科从四个跨学科概念,到十三个学科核心概念,再到五十四个学习内容,再到三百五十四个内容要求。

聚焦结构化的课程内容,需要我们一点点地梳理出素养目标。

以语文学科为例。

※课程目标: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

※语文实践活动: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为主线。

※课程内容的主题与载体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有世界文明、科技进步、日常生活等)。在课标中还特别强调了一点,根据不同学段的特点,统筹安排各类主题的相关学习内容,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应占到60%-70%,反映科技自然生活等方面的应用、说明、记叙类作品以及外国优秀文化作品占30%。

※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以语文学习任务群,统筹安排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内容。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主题单元/学习项目为载体。

一共有六大任务群: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语言积累与梳理;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拓展性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

跨学科学习。

如果在语文学科中提炼素养点,落实课标,就需要按任务群不断向下分解。

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为例。在这个任务群中以思辨性阅读和表达作为目标的第一维度;那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内涵交流就是第二级维度;第三级维度就是课标中制定的不同学段的要求。

在课程方案中提到:“义务教育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如何基于核心素养确定教学目标?

从课时教学目标,到单元教学目标、学年教学目标、学段目标,再到总目标,是一个进阶的过程。

在进行目标制定时,要有一个思维工具,围绕核心素养设计。制定目标时需要考虑怎样去培养文化自信?怎样去培养思维创造能力?怎样去培养语言运用能力?思维工具就是学科知识要掌握什么,会用;思维要发展什么,能想;实践要掌握到什么程度,能听说读写交流……

用素养目标引领我们的教学,层层往下,抽丝剥茧,从上往下梳理,然后再结合教材的内容制定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对课程内容一层、两层、三层的分解。单元教学目标在变成课时教学目标的时候,就离不开这节课堂上具体的学习内容了,例如语文是某篇课文,数学是某个公式,科学是某个科学问题。制定目标要以内容结构体系为依托。

接下来是目标的表达,在目标撰写的过程中,可以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公式:

学习内容加上一个行为动词即表达了一个单元目标点。如果具体到某一课时,就在单元目标前面加上一个具体的情境,将单元目标进一步分解为具体课时目标。

具体到行为动词,有三级水平分解: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设计,需要先聚焦单元目标的设计。单元目标由一个完整的“大任务”驱动,通常是围绕“概念”、“问题”或“项目”组织成的一个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的完整的学习事件,是一个微型课程的学习。单元教学由主题、目标、活动、评价等要素组成,并按某种需求和规范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结构的整体活动。

制定单元目标一般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按照教材中的自然单元来制定。另一种是重组单元,如果教师二次开发了教材内容,则通常以主题的形式呈现单元目标,进行单元改造。

以八年级《电路探秘》单元为例,课时目标是在单元目标的的基础上加上了具体情境:

聚焦教学目标的素养评价点提炼

下图是一个单元教学设计的模型图,可见单元教学评价素养点来自于单元教学的目标点。

单元学习评价需注意几点: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以思维型教学原理为理论依据;

以核心概念的进阶学习作为认知路径;

以单元为设计单位;

系统设计、整体考虑教学各要素;

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在教案中撰写要注意三点:

聚焦思维素养;单元目标设计全面;目标设计可评可测。

与之相对应,提炼这些目标点,就形成了编制试卷时的素养评价点:与单元学习目标相匹配;设计题目标签;聚焦问题解决能力。

基于目标点明确单元素养评价点有以下几个原则:

(1)覆盖学科素养:从知识应用、能力提升、思维发展、态度责任等方面设计评价内容,突出综合性、表现性、激励性。

(2)体现概念应用:体现学科核心概念的进阶,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单元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3)选择真实情境:从“在何种情境下能运用什么知识完成什么任务”来评价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程度。

(4)体现持续改进:使得后续教学也介入本评价中的真实情境与任务,持续改进教与学。

(5)能够标准公开:对于作品或表现性任务的评价标准要公开。

(6)相辅相成:单元评价与课时评价要相辅相成。

(7)指向问题解决

以语文学科五年级第四单元为例:

单元目标的制定可以采用自上至下的方法,参照课标制定,也可以采用从下往上的方法,把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好后,去掉具体的主语,再结合课标提炼出单元目标。

以科学学科为例,将教学目标转化过来并进行编号,形成一个学期的整体素养评价体系。

科学学科教学目标:

以此为依据形成能力指标的体系图:

下面以一道PISA试题为例,来分析题目要考察的素养点。

首先看教材内容:北师大版生物教材将“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动物行为的研究”,放在“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这一单元主题下,关键指向生物和环境的关系。

浙教版科学教材将“动物的行为”和“神经的调节”“体温的控制”一起放在“生命活动的调节”这一主题之下,指向的核心概念是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教师在分析教材时必须要分析教材内容指向的实质性内容是什么?和课标中建立关联的点在哪里?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动物的行为包括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群行为等。迁徙属于节律行为,广义上指动物从一个区域或栖息地到另一个区域栖息地的移动行为。狭义指进化过程中,动物为了某种生理需求,周期性地在特定时间,沿着一定的线路进行的集群长距离移动行为。

通过对事件的分析、判断、归纳、概括,学生必须掌握这个概念的核心要义:

①生理需求;

②周期性;

③特定时间、特定路线;

④集群性。

题目如下:

这个题目对应的课标中的素养点为:

7.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7.1生物能适应其生存环境

7.1.2列举动物行为的基本类型

7.1.2.n进化过程中,动物为了某种生理需求,周期性地在特定时间,沿着一定的线路进行集群性长距离移动行为

考察概念的理解与应用,对应科学观念维度。

再看第二个题目:

此题不是个概念,在教材中完全没有,需要学生动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问题情境做一个预测。这其实考察的是学生对于问题的假设能力,对问题的假设是为进一步解决和验证而做准备的。

此题的考点是7.1.2.n.T1.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所学的知识提出假设。考察推测,指向科学探究能力。

第三题为:

此题的考点是7.1.2.n.L1.在交流中,根据证据提出自己的观点。考察论证,指向科学探究、科学思维。

总之,希望核心素养下的课程教学和评价改革可以达到这样一些效果:

①综合评价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精密融合,无声无痕的评价。

②分项评价、多维评价。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

③评价与育人形成闭环。

④评价促推课程的完善。

⑤综合评价将点点滴滴的评价系统化整理,减轻师生的工作负担、学习负担。

作者 | 李霞

编辑 | 肖静

统筹 | 孙习涵

1 阅读:85

识课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