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期的前蜀皇帝王建生前一定不会想到他的陵墓会成为中国唯一一座地宫位于地上的陵墓,他更不会想到在他死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的陵墓会被成都当地人认为是西汉时期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抚琴的琴台。

永陵博物馆南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

永陵简介
这座陵墓便是成都的永陵,也叫王建墓。
王建生于唐朝末年,字光图,也叫王行哥。他年轻时杀过牛,偷过驴,并且还贩卖过私盐,被乡亲们称作贼王八,名声并不好。王建后来加入了忠武军,成为忠武八都的都将之一,因为救护唐僖宗有功成为神策军将领;再后来王建被封为西川节度使,成为唐代末年中国西南最大的割据势力。

王建永陵墓冢

成都永陵博物馆

王建墓地宫

王建墓地宫入口
唐朝灭亡后,王建在成都自立为王,国号大蜀,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前蜀。王建称帝后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让本来就比较丰盈的巴蜀一带成为了真正的天府之国。从907年称帝到918年去世,王建一共在位12年,死后庙号高祖,谥号神武圣文孝德明惠皇帝,葬于永陵,也就是现在的王建墓。

王建墓地宫

王建墓地宫

王建墓地宫
相如琴台古,人去台亦空。
台上寒萧条,至今多悲风。
荒台汉时月,色与旧时同。
这是唐代诗人岑参写下的一首《司马相如琴台》诗作,王建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中,他的陵墓一直被认为是岑参笔下纪念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爱情故事的抚琴台,这个误会一直到上世纪40年代才最终消除。1940年秋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轰炸,驻于成都的铁路局员工在这座土台下挖掘防空洞时,才发现这是一座历经千年之久的古代墓葬。两年后文物工作者对这座古墓开展正式发掘,才知道这就是五代时期前蜀皇帝王建的“永陵”,而王建墓也成为中国首次科学发掘的帝王陵墓。

王建墓棺床

王建墓棺床
王建墓和中国迄今发掘的古代帝王陵墓都不同,它是唯一一座地宫位于地面之上的的帝王陵墓。王建墓的地宫由十四道双重石券构成,分为前、中、后三室,全长23.4米,地宫中的三个墓室之间都由一道木门相隔,然而时隔千年之后,这些木门都已经化为朽土,门上的铜钉、铜铺首、镂花饰片等部件却保留了下来。

永陵博物馆综合馆

永陵博物馆中的前后蜀文化陈列

王建皇后周氏雕像简介

王建皇后周氏雕像
王建墓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珍贵文物,比如王建用过的玉大带、兔头玉谥宝、玉哀册等,其中最为珍贵的是棺床四周雕刻的24幅精美的伎乐舞蹈像石雕和王建石雕肖像。二十四伎乐石像不仅是难得的精美艺术品,也是古代音乐舞蹈史的重要形象资料。王建石雕肖像位于地宫后室,是目前为止我国历代陵墓中发现的唯一一件帝王写真雕像。

王建墓中出土的部分文物

王建墓出土的玉大带

王建墓出土的玉哀册

王建墓中的王建雕像
现在的永陵博物馆景区包括王建墓地宫和综合馆两个部分,其中王建墓地宫为收费景点,综合馆免费对公众开放。综合馆主要展览王建墓出土的文物和前后蜀历史文化。王建墓出土的文物精品大多收藏在四川省博物院内,综合馆的展出的文物多为复制品。

王建墓出土的兔子玉谥宝

永陵博物馆谥宝广场

永陵博物馆谥宝广场
有意思的是王建墓出土的玉谥宝上面是一个兔子的形象,和中国历史上大部分帝王的谥宝采用龙的形象有很大区别,用兔子作为谥宝,王建开创了中国历史的唯一。之所以在谥宝上用兔子的形象,是因为王建出生于唐大中元年(847年),那一年是丁卯兔年。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王建在成都即帝位建立大蜀政权,即历史上的前蜀,这一年也是农历兔年。为了增强自己登基建国的合法性,王建在蜀中散布“兔子坐金床”的谶言,以此向百姓传播属兔的人要当皇帝的信息,让自己登基称帝更具有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