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万红军被十万敌军紧逼,一战士想出渡江之计,毛主席:军中神人

禾浩评历史文化 2024-11-08 04:42:31

三万红军被十万敌军紧逼,一战士想出渡江之计,毛主席:军中神人

1935年元旦,贵州乌江岸边。三万红军将士面临生死抉择前方是湍急的乌江天险,后方是步步紧逼的十万国民党军。在这生死存亡之际,一位名叫石长阶的年轻战士提出了一个看似不可能的渡江方案。这个方案,不仅成功解救了三万将士于水火,更被誉为军中神人之举。

乌江之战,红军创造了不可思议的奇迹。一个普通战士的灵机一动,三万将士的齐心协力,硬是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场仗给后人上了生动的一课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有人说,这就是红军的法宝越是绝境,越能激发出惊人的智慧和勇气。可谁又能想到,一个不起眼的小战士,会成为扭转乾坤的关键呢?

让我们回到那个惊心动魄的时刻,看看这场堪称奇迹的渡江大戏是如何上演的。

乌江边上,一群疲惫不堪的红军将士正在为渡江发愁。他们刚经历了惨烈的湘江战役,伤亡惨重,士气低落。现在又遇到了这道天险,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

有人叹气说这可咋整?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咱们是不是要交代在这儿了?

话音刚落,就听见身后传来隆隆的炮声。原来是国民党的追兵已经赶到了。这下可好,前有河,后有敌,真是进退两难。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个年轻人挤出人群,大声喊道我有办法渡江!

众人一愣,纷纷回头看去。只见一个瘦小的身影站在那里,年纪轻轻,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

这个年轻人叫石长阶,是个当地人。他提出了一个看似荒唐的主意用竹筏搭浮桥。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乌江水流湍急,宽度少说也有百来米。国民党军队早就把渡口的船只都毁了,就是为了阻止红军过江。

在这种情况下,石长阶的提议简直像天方夜谭。可是,绝处逢生往往就在这种时候。

工兵营长王耀南一听,眼前一亮。他想起小时候在老家也见过用竹筏过河,虽然没这么大规模,但原理是一样的。

于是,他立马向上级汇报。刘伯承一听,也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他当即下令全军出动,砍竹子!

你别说,这个办法还真管用。附近的竹林多得是,砍起来方便。石长阶带着大伙儿忙活起来,教他们怎么分辨公母竹,怎么扎筏子。

当地老百姓听说红军要渡江,也纷纷来帮忙。有的砍竹子,有的编竹筏,热闹得像过年一样。

可是,好事多磨。就在浮桥快要搭好的时候,对岸的敌人发现了。顿时,炮弹像雨点一样砸过来。

工兵们在冰冷的江水里奋力固定竹筏,炮兵在岸上猛烈还击。整个江面硝烟弥漫,血水四溅。

石长阶冲在最前面,一边指挥一边亲自下水。眼看浮桥就要接通对岸,一发炮弹突然飞来。他想也没想,一个箭步冲上去,用身体护住了竹筏。

轰的一声,炮弹在他身边爆炸。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永远定格在了乌江波涛中。

但是,他的牺牲并没有白费。在他和众多战士的努力下,浮桥终于连通了两岸。

三万红军像决堤的洪水一样冲过浮桥,一举击溃了对岸守军。当最后一名红军战士安全渡过乌江时,身后的追兵已经赶到江边。

他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对岸的红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座简陋的竹筏浮桥,居然让三万红军奇迹般地突破了乌江天险!

这一仗,不仅挽救了红军于危难之中,更为长征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毛主席后来感叹道太了不起了,战士们用最简易的工具就搭建了这样的竹筏桥。红军战士创造了奇迹,我们的队伍里神人很多啊!

有人说,这就是红军的法宝越是绝境,越能激发出惊人的智慧和勇气。谁能想到,一个不起眼的小战士,竟成了扭转乾坤的关键?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大智若愚吧。乌江之战,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别小看任何人,也别轻易放弃。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0 阅读:38

禾浩评历史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