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的史书中经常出现数十万大军,让很多人感到莫名其妙。这是两个原因造成的,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很多国家的史书就是胡说,这方面欧洲古代史书是重灾区,它们经常给总人口不过200来万的地区弄出几十万大军;还有就是咱们古代的文人虽然节操好的多,但这些文人真的不是恩格斯,不会计算军队的行军速度,把动员兵力当成了到达战场的总兵力。
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有两个,一个是项羽的彭城之战,一个刘秀的昆阳之战,军盲史学家们都把当事方的最大动员兵力当成了实际到达战场的兵力。项羽的彭城之战,太史公就认为刘邦出动了足足五十六万大军。但如果我们看一下战争进程,就知道这根本就不可能。刘邦从巴山蜀水反杀到彭城其实只花了六个月时间,直接把项羽集团打得懵圈。项羽根本就没想到刘邦的反击速度这么快,以至于主力还停留在齐地。
按照项羽的设计,三秦王至少要能拖住刘邦集团,但刘邦集团重返关中后,只用了一个月时间就干掉了三秦王的主力,把章邯团团围住。刘邦在没有彻底解决章邯时,就急冲冲杀出函谷关,占领了河南地和韩地,夺取了秦汉时期最大的粮仓敖仓,攻取了河南王申阳、殷王司马卬的地盘,吓得魏王豹俯首称臣。刘邦还有余力拉拢了陈馀,骗走了陈馀的部分军队,顺便还给义帝发丧,取得了大义名分。这些事情别人至少需要一两年才能做完,刘邦却在不到六个月时间里完成,他还组织了大军打下了项羽的老巢彭城。刘邦直接对项羽发起反攻的时间汉二年三月,打下彭城的时间是当年四月,56万人马显然不可能在一个月内全部编组成军。
因为军事才能更强的拿破仑组建60万大军也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拿破仑征俄大军在1811年年底就开始组建,拿破仑又花了半年时间才把部队送到俄国。和刘邦时间很接近的例子是王翦灭楚,秦始皇是在公元前225年下半年给王翦准备了六十万大军,这六十万大军真正投入到灭楚战场是在公元前224年,彻底灭亡楚国是在公元前223年。刘邦集团对关中等地的征服刚刚建立,不可能有超过秦帝国的组织能力。
刘邦只可能是向听命于他的各路诸侯发出了动员令,大家都拍着胸脯凑份子,报出了自己所能动员的最大数字,刘邦把这些兵力相加后,就直接对外声称自己有56万人。刘邦实际到达彭城的部队,主要由周勃、夏侯婴、卢绾、靳歙等老部下组成,所谓的诸侯联军只有彭越和陈馀有明确的出兵记载。这对于刘邦来说也是常规操作,刘邦到未来岳父家喝酒就敢虚报礼金,打仗时自然也敢于吹牛。
刘秀的宛城之战也是如此,疑似穿越者王莽确实有42万人马,但这是王莽动员的总兵力,不是直接投入到战场上兵力。王莽在当年三、四月份才下达了全国动员令,开始拼凑所谓的四十二万大军,但到当年六月初六昆阳之战就已经打响,到六月底昆阳之战就结束了。秦汉时期普遍步兵一天的行军速度最多只能达到50、60里,中国农民起义军中的速度之王太平军也只能狂飙出一天70里的平均速度,太平军从河南打到河北用了三个多月(当时遍地烽火,王莽军要到达战场也是要沿途开打的)。捻军能把蒙古王爷僧格林沁遛得像狗,他们从陕西到达河北战场也用了近三个月。
王莽从全国各地调集部队,各地部队赶往昆阳战场的距离远远超过了太平军北伐部队和捻军,因此这些部队中很大一部分都没赶到昆阳,王莽军队直接部署在昆阳的兵力只是王邑、王寻所部五六万人(二公兵已五六万到),这么一来刘秀的胜利就没那么玄乎了。虽然本文给刘邦、王莽的军队进行了缩水处理,但项羽和刘秀的胜利还是很有含金量的,能力一般的将领可能真就被这种虚张声势给吓住了,或者根本给不了部下必胜的信心。
凡人
战兵三万辅兵五万,民伕壮丁随行,号称二十万[笑着哭]
54u0 回复 05-20 22:39
真实情况最低也是1比10
用户11xxx36 回复 54u0 05-26 07:25
汉武帝打匈奴,卫青霍去病各带五万战兵,另有五十万辅兵,比例是1:5
物种平等
你笑人家不懂军事,人家笑你不懂克扣军饷!
1794351
又是怀疑祖先历史与能力的小编,原因是军事才能更强的拿破仑都办不到,可我们的祖先办到了!这怎么可能、我们怎么能超过拿破仑!可笑呢,你这么舔欧美文明有人给你打电话了吗?
qy121010 回复 05-30 07:52
第一铁浮屠实际上指的是身披重甲的士兵,并不一定特指骑兵,战史中铁浮屠下马步战的例子比比皆是,第二铁浮屠连锁的记载来自于汪若海,但这个人是个懦夫,没上过战场却只是为了表示自己关心战事或者说的难听点掩盖自己的懦弱也上了个札子“兀术所将,号常胜军……其所将攻城士卒号铁浮屠,又曰铁塔兵”“铁浮屠……三人为伍,以皮索相连,后用拒马子,人进一步,移马子一步,示不反顾。”后世文人大都以讹传讹互相抄袭沿用,倒是女真后人乾隆令臣僚以他的名义编纂《御批通鉴辑览》,发现此说不对,并进行驳斥。他认为北方人骑马以驾驭便捷为主,三匹马连在一起,马力有不同,人也勇怯不齐,因此反而有可能互相拖累。金兀术擅长用兵,肯定知道该进便进、该退便退的道理,怎么会让骑兵互相羁绊呢?乾隆皇帝认为,这是宋朝人见到金国骑兵势不可挡,因而妄加的名目罢了。这也是现代治史所提倡的实践派。第三,所谓墙式冲锋是突击骑兵的标准战法,宋代史书对其军中骑兵重逢描绘便是“墙进而前”西方也有拜占庭帝国描绘西方骑士“像一堵墙一样冲锋”,近代以来只是将军事训练科学化有更加准确的训练大纲,而古代则更多依靠战场的磨练。
北国烛龙 回复 qy121010 05-30 12:37
文化人
笨笨猫
作战和后勤是一比十左右。五万作战部队的话,没有五十万支援是打不了仗的。如果只有五万人,真正作战也就五千人了。
笨笨猫 回复 06-08 08:42
古代将军说带了十万人。你如果较真一个一个数,有三万就不错了。你说不对,他可以算上随军民夫,也可以就地拉几万人来凑数。反正真正打仗的是各级军官的部曲亲兵,最多有些经常打战的精锐部队。加一块也就三五千人。打仗就是靠这些人,足够了。其他是三万还是十万,其实对作战无所谓。如你所说,后勤是地方和朝廷的责任,那些人不是充数就是充民夫,吓唬敌人和要粮要饷用的。
卡心 回复 06-08 11:24
我个人的看法是,严谨一些的统计就是只算士兵和随军人员(包括民夫商人什么的),不严谨的就是把沿途接力运输的全算上了。
金刚不怕骂
德军1944年有450万兵力,分别是300万作战部队和150后勤部队,比例是2:1,看起来挺少是不是?[得瑟]你算算一辆卡车的运力约等于多少个民夫就知道了。
问知何处
真实是几万人,号称几十万
鱼之乐
赤壁之战时,曹军南下十五六万,收刘表降卒七八万,共二十三、四万,号称八十三万。
或露一爪一鳞 回复 05-26 13:12
后路不可能一点兵不留的,荆州以外会有后勤部队沿路驻扎保护粮道,地方部队押送随行保护运粮队,少量精锐游骑沿途巡护侦查,全算上十万出头是合理的。
用户14xxx00 回复 05-31 14:42
那时的后勤补给困难啊有压粮的含有运送伤员的含有壮声势的得占一大部分所以说死亡十分之一只要一往后跑很多又没见过血一下子就崩溃了就是投降到对方去也是干苦力他们就一下子都投降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狙拉波
三国演义和水浒是文人描写战争的典范,全是主将单挑兵卒看戏
___丶云起丨 回复 07-12 15:10
笑死掉[笑着哭],三国没办法,要捧蜀国,如果军队战,蜀国明显没有优势。关键时刻就是主角一刀咔嚓对方主将,相当于直接拔网线
___丶云起丨
拿破仑的才能能比得过刘邦,真的是,舔狗没有这么舔的
守望永淳
错了有时候民夫也可以抗线,丢把枪不上也得上
红茶不能撒 回复 06-01 23:50
对方骑兵正面强上,民兵直接溃散,一点崩溃全线动摇,然后就是身死国灭[点赞]
用户95xxx95
大哥,拿皇时代欧洲总共才多少人?
或露一爪一鳞 回复 05-26 18:57
全欧洲一亿多人口,法国不到三千万。
山东队长的二弟 回复 05-28 18:02
拿破仑的势力范围不只是法国 意大利 西班牙葡萄牙 北非都是他的地盘
用户17xxx58
秦末全国人口约300万,各路军阀手中的兵力总和可能也就六七十万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