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大昭寺,后有拉萨城”,“没有去过大昭寺,就等于没有去过拉萨城”,足以看出大昭寺在西藏佛教史上的尊崇地位。
寺庙是藏传佛教的中心,拉萨最出名的就是大昭寺。它不是依山而建,高高在上,自显庄严,而是建在拉萨老城中心,与民同在,比较亲民,在一代又一代藏民的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尊崇地位,
大昭寺位于拉萨市老城区中心,在藏语中被称为“祖拉康”,就是“佛殿”的意思。大昭寺建于647年的吐蕃时期,是松赞干布纪念尼泊尔尺尊公主而建的。传说当初寺址最早是一片湖,松赞干布曾在湖边向尺尊公主许诺,在戒指的掉落之处修建佛殿,孰料戒指恰好落入湖内,湖面顿时遍布光网,光网之中显现出一座九级白塔。之后千只白山羊驮砖瓦建寺,因藏语中称山羊为惹,称土为萨,为了纪念白山羊的功绩名为“惹萨”,后改称“祖拉康”。
大昭寺的门前广场视野开阔,有两棵唐柳,据说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栽种的。走进大昭寺,一个大转经筒呈现在眼前,游客纷纷转动祈福。大昭寺占地面积25100平方米,有20多个殿堂,藏、汉特色和尼泊尔风格融合一起,主殿屋顶唐代建筑模式,顶端为鎏金铜瓦顶;碉楼、雕梁为藏地样式;屋檐下103木雕神兽和人面狮身呈现出尼泊尔风格。主殿四层,供奉文成公主从长安带来的释迦摩尼12岁等身镀金铜像,两侧配殿供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尺尊公主。
大昭寺不仅仅是一座供奉众多佛像、圣物以使信徒们膜拜的殿堂,它还是佛教中关于宇宙的理想模式真实的再现。在大昭寺的正门入口处的前面,有三根石柱。一根石柱上用汉藏两种文字刻着公元823年签订的唐蕃会盟书。
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形成了今天的规模。有释迦摩尼殿、宗喀吧大师殿、松赞干布殿、班丹拉母殿、神羊热姆杰殿、藏王殿等众多殿宇,随处可见各种美轮美奂的木雕和壁画。寺内有近千米长的藏式壁画《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明代刺绣护法唐卡,都是藏文化难得的艺术珍品。被誉为藏传佛教的百科全书。
仓央嘉措《那一世》:“那一天,我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 ,我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轮回,只为途中与你相见。”藏族人选择朝圣地点,拉萨大昭寺是首选,从自己家门出发,不管路途多么艰险,都会三步一磕头,走到大昭寺去。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一次次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深深印痕。
大昭寺是藏民信仰之地,尊崇之所,在雪域高原,生活条件恶劣,他们在宗教世界里找到了精神寄托,这种寄托与祈愿,是虚无的,又是实在的,是来世的,又是现在的。支撑着一代代藏地儿女顽强生活,执着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