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6类人天生容易长血栓,4个血栓的“报警信号”要重视!每日健康

昌勇下 2025-04-21 21:45:1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哎呦喂,这血栓啊,真不是个省油的灯。

它不疼不痒,来无影去无踪,一不留神,能让人一命呜呼。别以为只有老头老太太才中招,现在连三十出头的小伙子也被它拉进了“翻白眼”的行列。真相是:血栓不是年纪大了才有,是你体内早就埋下了雷。

今天这篇文章,说的就是哪6类人是“血栓高危户”,还有那4个预兆,是血栓即将发作的“暗号”。读完后,咱先别慌,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在那危险的名单里。

你有没有听过这么一句话:“血管堵了,命就断了。”这是我一个老病号的原话。他五十出头,平时看着挺精神,结果有天早上起床,刚穿上袜子,“啪”地一声倒下去,脑子里一根血管爆了。送到医院,医生说:脑血栓,晚了。

血栓这玩意儿,跟江湖杀手似的,不声不响就来取你项上人头。

那问题来了,到底是哪6类人,天生就容易长血栓?这不是吓唬人,而是实打实的数据和经验总结出来的。且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类:久坐不动的上班族

这类人白天坐办公室,晚上坐沙发。腿长时间不动,血液在下肢打圈圈,静脉血流变慢,血栓就会趁虚而入。

尤其是长途飞行、长时间开车、长时间蹲坐的人,最容易中招。《中华血管外科杂志》曾报道,一位三十多岁的程序员,每天坐十几个小时,结果突发肺栓塞,差点命没了。

第二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患者

这三座大山,压得血管喘不过气。高血糖让血管壁变脆,高血压让它承压过度,高血脂让它“油腻阻塞”。三高齐聚,血栓就像三国演义里的曹操,一路横推。

有研究指出,三高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几率,是普通人的3倍以上,比买彩票中奖还准。

第三类:吸烟喝酒成瘾者

别看你抽烟的时候像个大侠,血管却早已烟熏火燎。烟里的尼古丁能刺激血管收缩,让血小板像喝了鸡血一样活跃,成群结队地抱团,形成血栓。

酒呢,更是双刃剑。适量小酌养生,过量饮酒则会加速脂质代谢紊乱,促发血液黏稠。

第四类:肥胖人群

胖不是原罪,但脂肪堆积会诱发胰岛素抵抗、血脂升高、代谢紊乱,血液像糖浆一样黏糊糊的,血栓自然就来了。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体重指数每上升一个单位,患静脉血栓的风险增加7%。这不是玩笑,是实锤。

第五类:长期口服避孕药的女性

你以为只是调理月经?其实这是血栓的隐形催化剂。避孕药中的雌激素成分,会促使凝血因子上升,血液更容易凝固。

尤其是吸烟又吃避孕药的女性,血栓风险成倍增加。美国《内科学年鉴》曾报道,35岁以上吸烟并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发生血栓风险比常人高出20倍。

第六类:有血栓家族史的人

这类人常常忽视了自己体内的“遗传炸弹”。家族中有血栓病史的人,其遗传基因中可能携带凝血功能亢进的突变。

这种高凝状态,不是你能控制的,但你可以提前预防。

说完这6类人,咱再来聊聊那4个“报警信号”。血栓不是突然袭来的,它在动手之前,是有征兆的。

第一个信号:单侧肢体肿胀发硬

尤其是小腿突然肿胀、疼痛、发热、发硬,这很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别当成“扭了一下”或者“走路太多”,一旦血栓脱落,肺栓塞就在拐角等你。

第二个信号:突然胸闷、胸痛、呼吸困难

这不是普通的“没睡好”,而是血栓跑进肺动脉了。典型的症状就是剧烈胸痛、呼吸像缺氧一样困难,严重者几分钟内猝死。

第三个信号:突发偏瘫、语言不清、口角歪斜

这些是脑血栓最常见的前兆,尤其是早上起床后症状最明显。曾有一个患者,早晨刷牙时突然刷不动,嘴角流口水,说话带风,送医检查:脑梗。

第四个信号:突发视力模糊或一只眼看不见

别以为是眼睛的问题,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就是以这种方式出现的。中医称之为“暴盲”,常与气血瘀滞、肝火上炎有关。

说到这,中医怎么看血栓这个事儿?

中医里,血栓归属“血瘀证”。所谓“血行不畅,瘀阻脉络”,就是它的本质。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虚则血滞,血滞则瘀生,瘀生则栓起。

我的坐诊经验里,凡是血栓体质者,多有以下特征:舌紫暗有瘀点、脉涩、面色晦暗、肢体麻木。这些症状,中医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描述。

治疗上,中医讲究“活血化瘀”。常用的药物如丹参、川芎、三七、红花,配合调气养血之法,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现代研究也证实,三七总皂苷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对预防血栓有确切效果。

当然,咱不能只靠吃药,生活方式的调整才是根本。

所以,如何预防血栓?

首先,勤动少坐。哪怕是上班族,也要每小时起来走动5分钟,哪怕踮踮脚、扭扭腰,都是对血管最好的保护。

其次,饮食清淡。少油少糖,多吃富含欧米伽三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深海鱼类、亚麻籽油、核桃,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

再者,戒烟限酒,尤其是男性朋友,别拿“应酬”当借口。血栓不认你是老板还是打工人,它只认你血里有没有毒。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定期体检,早做筛查。

尤其是有家族史、三高病史、肥胖、女性口服避孕药等高危因素者,建议每年做一次血脂、血糖、凝血功能检查,必要时做血管彩超,防患于未然。

咱们在江湖行走,要有两把刷子:一是识人,二是识病。血栓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能在你最不注意的时候,给你致命一击。

希望你读完这篇文章后,能在心中点一盏灯,照亮那看不见的“血管江湖”。

参考文献:

[1]王丽萍,李志强.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进展[J].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3, 15(4): 254-258.

[2]张晓明,刘宏伟. 血栓形成机制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4, 52(1): 45-50.

[3]孙红梅,赵志强. 中医药活血化瘀治疗血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 2023, 32(9): 1680-1683.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0 阅读:20
昌勇下

昌勇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