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师承的概述中医师承作为传统医学知识传承的重要方式,以师授为主,口传心授,为非中医专业人员提供了合法取得执业医师证书的途径。
中医师承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汉代前就已有师承授受的记载,如扁鹊学医于长桑君,其弟子又有子阳、子豹等人;太仓公淳于意学医于公乘阳庆与公孙光,弟子众多。汉代以后,师徒相传更加普遍,为中医的千年发展奠定了扎实根基。张仲景师从同乡张伯祖,后写成《伤寒杂病论》并传于弟子;华佗传于吴普、樊阿、李当之等,皆成当世名医。到了金元时期,中医发展出多个流派,如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震亨,无不以师承之法,承前启后,开宗立派。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青年学医过程中多次拜师,亦终成中医大家。
中医师承是指中医药传统知识通过师徒之间默契配合,将师傅的经验原汁原味地继承下来,并加以弘扬的一种培训教育方式。包括药材鉴别、加工炮制、中药调剂、中药制剂、质量鉴别、中医药文献研究等方面的知识传承。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极强的学科,传统师承教育中,师者言传身教,传道、授业、解惑,学者侍诊左右,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通过名师的点拨达到心领神会、掌握精髓的效果。
国家为促进中医师承工作的推动,先后出台一系列法规、政策和指导意见。2006 年,卫生部颁发 52 号令,允许不具备医学专业学历的人员通过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并考取医师资格。2017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颁布,传统医学的师承得到法律的进一步保护与支持。
二、中医师承的相关政策(一)现行政策解读卫生部 52 号令即《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于 2007 年颁布并沿用至今。该政策为具备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士提供了参与师承学习的机会。师承的导师必须具备 15 年以上的临床经验或拥有副主任医师职称,确保教学质量。学生与导师需携带相关证件至公证处进行公证,并在卫健委备案。学生需完成至少 1500 个学时的学习,不同地区对学时要求有所不同。完成三年师承学习后,学生需参加出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及针灸学等九门课程。通过出师考核后,进行一年实习,方可报考执业助理医师。
卫计委 15 号令即《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于 2017 年 12 月 20 日实施。该政策对师承跟师时间从 3 年增长为 5 年,报名无学历要求,导师带教人数不超过 4 名,考核方式侧重于实操,有针对性地考核。报名申请材料方面,对于师承学员无须提交学历证明,新增提交中医医术专长综述的材料、执业医师的推荐材料,新增提交学习材料及导师出具的书面出师结论。证书可以直接执业,也可直接备案注册医馆。
此外,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强调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政策对师承的影响政策对中医师承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在学习时长方面,卫计委 15 号令将师承时间延长至 5 年,给予学员更多时间积累临床经验和实践技能。报考条件上,52 号令要求具备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15 号令则取消了学历要求,但需要医师推荐。考核方式方面,52 号令采用综合笔试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相对较为成熟规范,考试难度相对较小;15 号令侧重于实操,以评议方式进行,考核内容不确定性大,备考难度大,要求学员对所从事的疾病非常熟练。这些政策调整旨在提高中医师承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知识和技能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同时,国家对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相关意见也为中医师承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支持。
三、中医师承的报考条件(一)学历与年龄要求中医师承报考要求考生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或者具有同等学力。从年龄方面来看,一般没有明确的年龄上限。通常来说,18 岁左右的高中毕业生满足学历要求后即可报考。对于年龄较大的报考者,虽然没有具体的年龄限制,但需要得到师承导师的认可。因为中医师承属于实地跟师学习,年龄如果过大,可能在学习进度和基础课程的掌握上会面临一些挑战。导师会考虑报考者是否真的能跟上学习进度以及能否承受长期恶补基础课程的压力。
(二)适合报考的人群中医师承适合多种人群报考。对于非中医专业人员来说,这是他们进入中医领域的重要途径。比如执业中药师,由于专业限制无法考取中医师资格,可以通过师承政策转变为中医师;康复护理类专业人士,虽有一定中医基础但职业发展受限,也可通过中医师承拓宽职业道路;针灸推拿行业从业者,随着政策收紧,为了获取行医证,需要通过师承跟师认真学习;西医转行中医,即使拥有西医执业证,也不能直接考取中医资格,同样需要通过中医师承等途径逐步成为中医。
此外,中医爱好者也非常适合报考中医师承。无论是没有任何中医基础的人,还是有中医药一技之长但无中医学历资格参加中医医师资格考试的人员,亦或是希望通过学习中医知识达到养生保健目的的人,都可以从中医师承开始,从头学起。对于那些希望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中医的社会人士,中医师承无需辞去现有工作,只要按照国家要求进行公证备案,正式拜师,并计算跟师时间,经过 3 年以上的学习,通过出师考试,就有机会正式踏入中医领域。对于希望进一步深造的中医人来说,师承可以让他们跟随更资深的老师长期进修,打开新世界的大门。例如普通医生可以师承于更高级别医院的主任、副主任医师,而主任、副主任医师则可以师承于更高级别的名医,如国医大师等。
四、师承老师的选择(一)老师的资质要求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师承老师必须是中医执业医师,具有十五年以上执业经历或副主任中医师及以上职称。这样的要求是有其深刻原因的。首先,拥有十五年以上执业经历的医生,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见过各种病症,能够准确地诊断和治疗疾病。例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师承教育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指导老师应具备在具有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资格基础上,获得中医类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或累计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15 年以上等条件。这些老师能够将自己在临床实践中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少走弯路。
具有副主任中医师及以上职称的老师,不仅在临床经验上丰富,还在学术研究方面有一定的造诣。他们能够将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学术指导。比如,在一些大型医院中,副主任中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生通常会参与科研项目,他们可以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临床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紧跟中医发展的前沿。
(二)根据兴趣选择老师选择师承老师时,可根据自身兴趣方向,如内科、针灸推拿等,选择相应专长的老师。如果对内科感兴趣,那么选择一位擅长内科疾病诊治的老师将是明智之举。例如,有的老师在中医内科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对于常见的内科疾病如感冒、咳嗽、胃痛等有着独特的治疗方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们能够传授学生如何准确辩证、合理用药,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热爱针灸推拿的学生来说,选择一位专业的针灸推拿老师至关重要。这些老师通常掌握着各种针灸推拿手法,能够有效地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比如,有的老师擅长运用针灸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他们可以教会学生如何准确选穴、掌握针刺技巧,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根据兴趣选择老师还有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学生对所学内容充满兴趣时,他们会更加投入地学习,主动探索和钻研中医知识。同时,与自己兴趣相投的老师相处也会更加融洽,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五、师承的学习方式与时长(一)三年与五年师承的选择中医师承目前分为三年和五年两种制度。三年师承适用于卫生部 52 号令,学习三年后可参加出师考试,拿到出师证后实习一年合格可考助理医师,助理医师拿到后在医疗机构工作满五年可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其特点是灵活度高限制少,有固定的考试大纲,只要认真学习结合临床大部分人都能通过,适合零基础小白想和老师学习临床经验且不着急执业、擅长应试考试型等中医爱好者。
五年师承适用于卫计委 15 号令,跟师学习五年后可直接报考中医专长医师考试,该考试通过后具有专长范围内行医的效力,可开诊所,后续行医实践五年后可报考中医执业医师证,且不需要考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其特点是可以自己开门诊的时间比较快,初试考试通过后就可以开诊所,但限制较多,适合学习时间充裕又希望可以尽快独立执业的朋友。
(二)学习方式的灵活性中医师承的学习方式具有多种选择。线上学习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进行理论课程的学习,观看教学视频、参与在线讨论等,适合那些时间不固定但又有学习热情的学员。线下学习则可以让学员亲身参与课堂教学,与老师和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在家学习具有较高的自主性,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安排学习进度,同时也方便查阅各种学习资料。在医院学习则能够让学员直接接触临床实践,跟随导师参与实际的诊疗工作,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
学习方式的选择应因人而异。对于工作繁忙但又渴望学习中医的人来说,线上学习和在家学习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而对于那些希望尽快掌握实践技能的学员,在医院学习和线下学习则能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总之,学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确保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六、出师考核(一)报名时间与方式中医师承出师考核的报名时间通常由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上半年报名下半年考试。报名方式多为县区卫健委现场报名,考生需按照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前往指定地点进行报名。例如在河南省,申请参加出师考核的师承人员,向指导带教老师所在地省辖市卫生健康委、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报名,各省辖市卫生健康委、南阳市中医药发展局初审合格后报郑州市卫生健康人才中心。在陕西省,申请参加出师考核的人员,持报名所需材料前往核准其指导老师执业的卫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进行现场确认和审核。
(二)考核时间、方式与内容考核具体时间同样由各地中医药管理部门确定。中医师承出师考核包括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和综合笔试。临床实践技能考核采取基本操作与临床答辩的方式,其中基本操作包括中医四诊、针灸、推拿、拔罐、常见急症针灸技术应用等中医临床技术;临床答辩涵盖中医基本理论知识、中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组方原则、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以及对指导老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的掌握水平以及应用能力。综合笔试采取闭卷考试方式,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中医经典著作等相关知识,中药的功效、应用、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等基本知识,中医临床常用方剂的功效、主治、组方原则、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临床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刺灸法、临床应用等基本知识,针灸科常见病证的辨证、治法、处方、操作等知识,中医内、外、妇、儿科常见病症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知识。
(三)考核难度与合格标准中医师承出师考核难度低于国家统考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满分 100 分,达到 60 分为合格;综合笔试满分 300 分,达到 180 分为合格。例如在中医师承专长考试中,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基本操作和临床答辩,学员需要在这些方面展示出一定的能力和水平才能达到合格标准。综合笔试则对学员的理论知识进行全面考查,涉及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以及临床医学知识等多个领域。虽然考核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学员认真学习、积极备考,通过出师考核并非遥不可及。
七、中医师承后的发展(一)能否开诊所中医师承是一条通往合法行医的重要途径,但并非一蹴而就。在完成三年师承学习后,学员需要通过出师考核,这只是迈向执业医师之路的第一步。出师后,还需考取助理医师资格证,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积累,再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只有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后,才具备开诊所的基本条件。
根据相关政策规定,举办中医诊所应当同时具备多项条件。个人举办中医诊所的,应当具有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证书》并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三年,或者具有《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举办中医诊所的,诊所主要负责人也应符合上述要求。此外,还需符合《中医诊所基本标准》,中医诊所名称符合相关规定,以及符合环保、消防的相关要求,并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本身不具备行医资格,只是为学员参加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提供一个途径。学员需要取得医师资格证书,才有可能自己开诊所。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取得《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或《传统医学医术确有专长证书》后,需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授予证书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的医疗机构中试用期满 1 年并考核合格,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机构中从事传统医学医疗工作满 5 年,可以申请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二)执业后的发展中医师承人员在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后,职业发展道路进一步拓宽,其中考主治职称是很多人的选择之一。不同学历的人员在报考主治职称时有着不同的工作年限要求。
中专学历的人员,聘任医师职务满 7 年方可报考。例如,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中,有部分中医师承人员通过不断努力,在工作中积累经验,满足年限要求后报考主治职称。他们在这 7 年中,不仅要提升自己的临床技能,还要不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以应对考试的要求。
大专学历的人员,从事医师工作满 6 年可以报考。他们在工作中,可能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也需要为报考主治职称做好充分的准备。
本科学历的人员,从事医师工作满 4 年可报考主治职称。相对而言,本科学历的人员在理论知识和学习能力上可能具有一定的优势。他们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为中医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硕士学历的人员,从事医师工作满 2 年,且聘任相应职务满 1 年可以报考。这些人员通常在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都有较高的水平,他们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临床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博士学历的人员则可以直接报考主治职称。他们作为医学领域的高端人才,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工作中,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引领中医事业的发展。
总之,中医师承人员在执业后,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可以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无论是报考主治职称,还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都为中医事业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八、中医师承的困惑解答(一)异地考试问题中医师承考试的地点主要取决于师承指导老师的所在地以及其执业年限,而非学员的户口所在地。学员可以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在任何地方进行公证、报名和考试,当然,受到老师所在地卫生健康委员会的监管。在遵守相关法规的前提下,学员可以选择在其学习或工作的地点进行师承学习,无需担心户口所在地的限制。例如,一些在外地工作或学习的学员,可以在指导老师的执业地点进行跟师学习和考试,为自己的中医学习之路提供更多的便利。
(二)其他常见困惑解答学完中医师承后的认可度中医师承证书是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代表着持证者具备了中医药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可以从事中医药相关的工作。中医师承证书不仅是中医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还是获得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的必要证明,为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打下坚实基础。中医执业医师证书是判断医师是否具有从医资质的最主要标准,没有取得执业医师资格证则属于 “非法行医” 行为。因此,对于中医爱好者和从业者而言,考取中医师承证书是一个值得深思熟虑的选择。
不是中医专业能否学习不是中医专业的人员也可以学习中医师承。中医师承是为非医学专业人员想要从事中医事业,特意提供了一种中医学习途径。在古代,中医师承是学习中医的最主流方式,所有的中医医生都是通过中医师承的方式来学习的。现代社会,虽然学院教育成为了主流,但通过中医师承也是可以踏上行医之路的。中医师承和学院教育相比具备名医带徒、一师四徒、实战操作等几个优势,不过和学院派相比,中医师承的道路显然更加难走,考核和执业也需要更多的努力和付出。
咨询"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