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的轮胎市场:外国人爱用的中国轮胎,国人为啥就是不买账

老阿七说史 2025-02-14 13:12:35

我命由我不由天!中国轮胎简直就是轮胎里的“小哪吒”,所有人都不看好,却硬是撕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一直以来,中国轮胎在国内没什么存在感,反而在国外名声响当当,俗话说得好,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

很多国人认为中国轮胎质量、性能都不行,没有外国轮胎样样过硬,尽管外国轮胎在中国卖爆了。

但中国的轮胎一直都在偷偷努力,终于在24年迎来了翻身,中国制造在世界上被口口称赞,轮胎自然也一样。

经济适用、质量保证无一不扣动着,外国消费者的欢心,以至于在24年的时候,中国轮胎的出口量达到了932万吨,金额足足有一千多亿元,上涨趋势喜人。

充气橡胶轮胎是其中的佼佼者,几乎占据了十分之九的比例,金额同样占比最高。

出口量堪称中国轮胎的王者,如此一片大好的形势,中国轮胎直接在海外排行榜上登顶。

中国的轮胎企业组团冲刺,分别占领了名列前茅的位置,真正做到了海外头部

然而,回头看中国轮胎在国内的比例,却少得可怜,仅仅只有十分之三,剩下的全是外国轮胎把钱赚。

为何国人钟爱外国轮胎?中国轮胎能否也在国内厮杀登顶呢?

1. 外国轮胎横扫市场

提起外国轮胎,相信不少人都会下意识的将米其林的名字脱口而出,胖胖的轮胎人实在是令人印象深刻。

不得不说,米其林的营销广告很成功,导致多年过去后,仍旧印象不减,强大的营销策略,使米其林走进了千家万户。

不少家庭都沦为了米其林的忠实用户,中国轮胎不是不想在国内大放异彩,纯粹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别看中国轮胎在外国饱受欢迎、风光无限,可在“家中”无人问津的局面属实打击太大。

本来中国轮胎压根就没想着靠外国市场赚钱的,谁知国内市场不给力,过于疲惫的成绩,致使中国轮胎只好倚重出口。

当初外国轮胎没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中国轮胎正忙着跟商用车打交道,乘用车并没有获得多少注意力。

相对的技术开发、升级自然落后一大截,另外,商用车主打低端产能,也就是说,中高端的市场是空白的。

外国轮胎敏锐的察觉到这一点后,直接马不停蹄的在中国市场亮相,米其林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轮胎。

它在90年代便进入了中国市场,此后外国轮胎陆续在中国登陆,好比佳通、普利司通、住友等外国轮胎品牌。

瞬间中国的中高端乘用车市场被瓜分,外国品牌的轮胎占据了主导地位,由于质量挺好、性能过硬、营销手段实力雄厚,很快外国轮胎成为了主力军。

占据了市场的十分之七,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外国的轮胎受欢迎呢?首先米其林这个品牌,并不是诞生时间相对较短的牌子,而是拥有百年历史的轮胎。

迄今为止,已经存在了一个多世纪,算是外国轮胎里的曾祖父,其他轮胎不管心里怎么想,面上总的毕恭毕敬。

毕竟米其林的地位搁那摆着呢,它生产的第一个轮胎是在1891年,这没得喷,人家的确遥遥领先。

中国的车辆普及到家庭方面时乃2005年,这其中相差的年份犹如天堑,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开始制造轮胎时,外国早已领先近百年,这其中的含金量可望而不可及。

尤其是中国的轮胎制造商前身不是做橡胶鞋的,就是做自行车轮胎的,算是半路出家的选手。

对上米其林肯定不够看,且米其林一直都是业内公认的大佬,不管是轮胎的抓地能力,还是减震效果亦或寿命,均是所有轮胎艳羡的,一直都在领跑市场。

专利技术同样几千起步,中国的轮胎俨然落后一大截,专利也只有几百,值得一提的事,米其林不断精进技术,甚至向赛车借鉴,将轮胎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不光抓地强悍、精准控向,关键还没有噪音,再加上宣传做的到位,广告打的震耳欲聋。

几乎两步一个广,大LOGO不要太晃眼,相反中国轮胎营销上略有不足,品牌的认可度不高,所以两相比较下,外国轮胎更胜一筹,也怪不得国人更偏向外国轮胎了。

2. 中国轮胎登录海外

双钱轮胎是中国轮胎的第一个“新生儿”,出自大中华橡胶之手,于上海呱呱坠地。

因此双钱轮胎逐步的扩大了规模,厂房增多,轮胎的生产量也变成了3万条,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轮胎行业也悄然发生了转变,首先是地域问题。

山东成为了轮胎行业的巨头,因为不光有大量的补贴和订单,山东的化工院也是首屈一指。

渐渐的山东成为了轮胎的“福地”,之后中国轮胎阴差阳错下,完美符合了外国轮胎市场的需求,主攻卡车和大货车。

讲道理,中国人是勤奋能干的,愣是把中国轮胎变成了外国人的心头宝,低廉的价格、不俗的业务能力,直接在海外市场杀疯了。

尤其是拉货车们对中国轮胎情有独钟,质量都一样,但价格很便宜,完全不输大品牌,自然没必要多花冤枉钱。

所有需求中国轮胎全能满足,何乐而不为呢?

3. 中国轮胎节节高升

说实话,国人是对中国轮胎有偏见的,觉得在恶劣的条件下,中国轮胎并不能做到完好无损。

其他方面均不能跟外国轮胎打擂台,导致中国轮胎,在中国市场备受冷遇,除此之外,中国轮胎不懂得如何宣传自己,广告跟营销不到位,就会变成品牌力度不足的现状。

其实中国轮胎跟中国一样,踏实内敛,不会夸大其词的充门面,只会一声不吭的进步。

这些年来,中国轮胎跑的不要太快,出口忙得热火朝天,技术方面也层层加码。

不断交流出更好的轮胎制造,中国轮胎在国外的火爆,恰好让中国轮胎有实力搞技术了。

就连央视都亲自为中国轮胎站台,把不同的外国轮胎与中国轮胎一起测试,最后得出的结果反而是中国轮胎更优秀。

可见这些年,中国轮胎没少偷偷卷,尽管当时引起了一波热度,只是很快也就散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轮胎逐渐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得到了一部分顾客的承认。

却依然达不到广泛认可的程度,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轮胎不断深耕着外国市场,威名赫赫。

相信不久之后,中国轮胎一定会拿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信息来源:

虎嗅:《惨烈,是中国汽车2025的必经之路》

李砍柴:《“畸形”的轮胎市场:外国人爱用的中国轮胎,国人为啥就是不买账》

车与轮店主联盟:《国产轮胎的悲哀:中国人用外国轮胎,外国人用中国轮胎!》

0 阅读:99
老阿七说史

老阿七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