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无人机巨头斯凯迪奥的困境,远比看起来复杂得多。
此前我国拿出的反制措施,目标直指多家参与非法对台进行军售的美军工企业,斯凯迪奥赫然在列。这家号称美国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商,瞬间陷入了供应链的泥潭。斯凯迪奥唯一的电池供应商,一家位于东莞的日本子公司,被禁止向其供应电池。斯凯迪奥的CEO布里,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奔走,甚至亲自跑到华盛顿,会见了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坎贝尔,还和白宫高层开了会。 这出戏,演得真热闹。
消息一出,全球媒体哗然。 《金融时报》、《法新社》等争相报道, 将斯凯迪奥的困境描绘成一部惊险刺激的商业悬疑剧。 供应链断裂,订单积压,股价跳水, 这简直就是一场商业灾难。 美国政客们更是抓住了机会, 纷纷跳出来, 大谈特谈“去风险”, 仿佛中方才是全球供应链安全的祸首。
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这出戏,恐怕没那么容易看懂。
斯凯迪奥可不是什么无辜的受害者。 这家公司长期以来,一直积极参与对台的军售, 为岛内提供无人机等军事装备。 更令人侧目的是,布里曾在美国国会作证, 公开指责中方试图控制无人机行业, 并妄称中企抢走了他们的生意。 这番言论, 充满了浓浓的偏见和傲慢, 完全无视中企在无人机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如今,斯凯迪奥自食其果, 尝到了自作自受的苦头。 我们的反制裁, 可以说是对其嚣张气焰的有效回应。 这不仅仅是商业竞争, 更是地缘博弈的一部分。 斯凯迪奥的困境, 恰恰反映了美国某些企业在国际竞争中, 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 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有趣的是,美国政客们急于将斯凯迪奥的遭遇, 包装成“中国威胁”的最新例证。 共和党众议员约翰·莫勒纳尔更是绘声绘色地描述, 中方在无人机、制药等行业的供应链掌控, 如同“一把瞄准美国经济的上膛的枪”。 这番言论, 完全无视美国长期以来对中企的打压和制裁。
回溯此前的消息,你会发现, 美国对中企的打压, 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大疆这家全球领先的民用无人机制造商, 就长期遭受美国方面的无端打压。 从五角大楼的禁令, 到商务部的制裁, 再到国会提出的加征关税和限制销售的法案, 美国对大疆的打压, 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 即使面对如此严厉的制裁, 大疆仍在全球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甚至一些美国地方权力机构,也宁愿使用性价比更高的中国无人机。
更值得玩味的是,斯凯迪奥的CEO布里在声明中, 试图将责任推卸给我们, 声称我们试图“消灭”美国领先的无人机公司。 这种说法,分明是对中企的恶意诽谤。 斯凯迪奥的遭遇, 与其说是被“消灭”, 不如说是咎由自取。
斯凯迪奥事件的背后, 是中美科技竞争的加剧。 美国试图通过各种手段, 遏制我们的科技企业崛起, 但这种做法, 最终只会损害自身的利益。 美国企业应该意识到, 公平竞争才是长久之计, 而不是依靠霸权主义。
斯凯迪奥的遭遇, 或许会成为一个警示。 它提醒我们, 在全球化时代, 任何国家和企业都应该遵守国际规则, 尊重市场竞争, 不能凭借自身实力肆意妄为。 只有这样, 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日益提升, 这已经是既定事实。 美国需要认清现实, 进行公平竞争, 而不是试图通过制裁和打压来遏制对手。
而中国,在应对外部压力时, 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产业链韧性, 才能更好地抵御风险, 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斯凯迪奥的案例, 也提醒我们, 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为外部压力所动摇, 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这次事件, 或许仅仅是一个开始, 未来的竞争, 只会更加激烈和复杂。 中美两国都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化解矛盾, 找到共赢的道路。
斯凯迪奥,这家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国无人机巨头, 如今却陷入困境。 这场危机, 也给所有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 提了一个醒: 公平竞争, 才是长久之道。 任何试图利用歪心思来打压竞争对手的行为, 最终都会自食其果。 斯凯迪奥的案例, 值得我们深思。 它提醒我们, 在全球化的时代, 合作共赢, 才是通往未来的最佳途径。 而中国的崛起, 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