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这家欧洲汽车巨头,近期面临诸多挑战:工厂关停,裁员增加,销售额下滑。 《华尔街日报》报道指出,欧洲车企的困境值得美国关注,美国需谨慎吸取经验教训。
这出事件的源头,或许可以追溯到2015年的“柴油门”事件。美国环保署(EPA)率先揭开了大众柴油车排放造假的丑闻。 巨额罚款,超过330亿美元,压垮了大众。 而当时的加州总检察长,如今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在这场风暴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柴油门”后,大众疯狂押注电动化。他们开发了MEB平台和ID.系列电动车,想和特斯拉一较高下。 欧盟也紧跟其后,宣布2035年禁售燃油车。 这无疑加速了欧洲车企的电动化转型,却也埋下了不小风险。
欧洲电动车市场发展面临挑战。 数据显示,销量有所下降,市场份额出现萎缩。 瑞银预测未来几年欧洲电动车销量可能低于预期,这与电动车价格高、续航里程短、充电不便等因素有关,同时也受到市场竞争和消费者偏好等多种因素影响。
更雪上加霜的是,中国车企,凭借着低廉的价格和完善的供应链,横扫欧洲市场。 欧洲电动车的平均售价是中国的两倍,比亚迪等品牌更是推出了价格低廉的车型,狠狠地抢占了市场份额。欧洲车企苦苦挣扎,开发低价车型,但进展缓慢。
欧盟的应对措施,政策效果存疑。他们对中国电动车发起了反补贴调查,最后更是加征了高额关税。 这不仅激怒了中国,也惹恼了欧洲车企。 中欧贸易摩擦的硝烟弥漫,对本就风雨飘摇的欧洲汽车产业而言,无疑是致命的。
《华尔街日报》就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一切,都是政客们自作自受。他们强推消费者并不想要的电动车,导致了整个产业的崩溃。
那么,美国的处境如何? 拜登团队,在气候政策上大张旗鼓。 《通货膨胀削减法案》,投入巨资补贴新能源,吸引了大量海外企业回流。 这被拜登视为其执政期间的最大成就。高盛根据现有政策预测,如果下一届执政团队延续相关政策,到2030年,清洁技术投资可能超过3万亿美元。
拜登执政期间,美国石油产量却创下了新高。 有人甚至直言,拜登当局的环保政策,比特朗普时期更糟糕。
美国内部对拜登的气候政策,一直存在争议。 特朗普扬言,一旦当选,将取消所有拜登时期的电动车政策。但专家认为,彻底废除的可能性不大。 原因很简单,一部分共和党议员也从拜登的政策中获益。 他们不可能轻易放弃这块“肥肉”。
至于哈里斯,她的气候立场,曾一度激进。 但她现在的态度,明显有所缓和。 她公开表示,支持国内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也支持核电发展。 这表明,她的气候政策,可能会更加务实。
即将召开的COP29气候峰会,将成为检验美国大选结果的重要时刻。 新执政团队的气候政策,将对全球气候议程产生一定影响。
欧洲的教训,值得美国认真思考。 盲目追求激进的气候政策,可能会适得其反。 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才是明智之举。 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环保,而是要选择更务实、更可持续的路径。
欧洲车企的困境,并非个案。 由此能看出全球能源转型过程中的复杂性。 美国,必须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简单的政策,无法解决复杂的难题。 美国需要的是一套周全的、可持续的能源战略,而不是简单的政策噱头。 更务实,更灵活,才能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 否则,等待美国的,将是与欧洲类似的,甚至更严重的危机。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目前,美国国内对电动车补贴的争论激烈,汽车工人联合会的反对活动也时有发生。 这些都反映了美国民众对电动车转型潜在负面影响的担忧。 虽然《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吸引了大量投资,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小挑战。 供应链瓶颈,技术瓶颈,以及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度等问题,都亟待解决。
美国方面需要认识到,电动车转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过度依赖政策补贴,可能会扭曲市场,形成对特定企业的依赖,不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 同时执政团队也应该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消费者对电动车的接受度,减轻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美国大选将决定美国未来的能源政策走向。 欧洲的经验,或许可以为美国提供参考,但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 美国需要根据自身国情,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能源政策,才能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 这将是一场漫长而艰巨的挑战, 任何单方面强推的政策,都可能适得其反,最终损害其自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