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粮快是瘀,抬头难是瘀,见花不起也是瘀!三法活血通筋!

张知识 2025-02-11 16:27:13

大清早,老张蹲在马桶上,一脸愁容,嘴里嘟囔着:“怎么回事啊,年纪轻轻就不行了?”

他不是在感叹岁月无情,而是在纳闷——怎么最近一蹲下就腿麻,站起来还头晕?

老婆在外头听见了,笑着接话:“你还年轻呢?你看看你这半年,走路越来越慢,蹲久了站不起来,连晚上……咳咳,算了,不说了。”

腿麻、头晕、乏力、腰酸、记性差、精力不济……这些小毛病,咋回事?

你以为是累的?你以为是缺钙?还是单纯觉得“年纪大了”?

其实可能是——瘀堵了!

瘀是什么?为什么全身都可能“堵车”?

“瘀”这个字,很多人都听过,但真正了解的没几个。简单来说,它就是血液不畅、循环受阻,导致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能出现“供血不足”的情况。

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座城市,血管就是高速公路,血液就是运输粮食、氧气、养分的货车。一旦堵车,粮食送不出去,城市的各个角落就会缺吃少喝,出问题。

交粮快,是瘀。有些人上厕所时,蹲下还没两分钟,就感觉腿麻,站起来还晕眩。这是因为血液流动不畅,导致短时间内供血不足,脑子就“缺氧”了。

抬头难,是瘀。你有没有发现,年纪大了,脖子总是僵硬?一回头就嘎嘣响,甚至有时候转个头都费劲。这可能是颈椎的血管被堵住,供血不足,肌肉僵硬,时间久了还可能导致供血不足,诱发头晕、记忆力下降。

见花不起,也是瘀。这个不用多解释了,血液不通,某些部位供血不足,效果自然就不行了。

为什么现在“瘀”越来越多?

过去的人,干农活、跑来跑去,天天活动,血液循环自然不会太差。但是现在呢?

久坐不动,一坐就是一天,血液在下肢循环变差,静脉回流困难,腿部最容易瘀堵。

压力大、熬夜多,长期焦虑、作息紊乱,导致交感神经长期兴奋,血管收缩,久而久之,血液越来越难流通。

饮食问题,高油高盐高糖的食物吃多了,血液变得粘稠,血管壁上开始堆积垃圾,瘀堵的情况更严重。

年龄增长,血管弹性变差,血流速度变慢,更容易形成血栓,导致全身供血问题。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简直是“瘀堵”制造机,难怪各种小毛病频发。

瘀堵的信号,别等大病才发现

很多人直到查出高血压、脑梗、心梗,才知道自己血管出了问题。但其实身体早就给你信号了!

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动不动就觉得晕,或者耳朵里老是嗡嗡响,这是大脑供血不足的表现。

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眼睛的毛细血管最细,一旦血流不好,眼睛很快就会出问题,看东西模糊、干涩、容易疲劳。

手脚冰凉、麻木,这说明四肢末梢循环不好,血液运输不到位,特别是冬天,手脚像冰块一样,怎么捂都不热。

晚上腿抽筋,血液循环不好,肌肉供血不足,就容易抽筋,尤其是晚上睡觉时更明显。

胸闷气短,血液供应心脏不足,心脏就会“抗议”,表现为胸闷、心悸,严重时甚至会有心绞痛的感觉。

皮肤暗沉、容易淤青,血液循环变差,垃圾排不出去,脸色自然不会红润,甚至轻轻一碰就出淤血。

三招活血通筋,让血管“通车”

第一招:动起来,让血液流动

久坐不动是瘀堵的罪魁祸首,哪怕每天多走两千步,血液循环都会好很多。

推荐一个简单的方法:“踮脚跟法”。

站着的时候,踮起脚跟,坚持5秒,然后放下,重复30次。这个动作可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减少瘀堵,特别适合长期久坐的上班族。

第二招:吃对东西,减少血液垃圾

血液粘稠,很多时候是饮食太差导致的。少吃油炸、甜食、多吃活血的食物,比如黑木耳、山楂、红枣、生姜、鱼类,这些食物都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

特别推荐一个简单的“活血饮”:红枣+山楂+生姜,煮水喝,每天一杯,温暖身体,改善血液循环。

第三招:按摩+刮痧,打通气血

有些部位的血液瘀堵,可以通过按摩或者刮痧来改善。比如小腿肚的“承山穴”,每天按揉5分钟,可以缓解腿部血液循环问题,减少腿部酸胀感。

颈椎僵硬的,可以用热毛巾敷一敷脖子,然后轻轻按摩颈部两侧,缓解紧绷的血管。

别等身体“报警”才后悔

很多人觉得,血管堵一点没关系,反正还能活。但问题是,等到真的堵死了,可能就晚了!

心梗、脑梗、高血压,这些大病,很多都是一点一点的瘀堵积累,直到某一天,身体扛不住了,才突然爆发。

别等到摔倒了才发现腿没力气,别等到脑子糊涂了才想起保护血管,趁早调理,让血液顺畅,让身体轻松!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1 阅读:14
张知识

张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