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上半叶,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航空工业尚处于萌芽状态,影像资料,大多源自官方的档案记录,此外,还有一部分作品是西方人士在中国游历时,出于对这片古老土地的浓厚兴趣与好奇,用他们的相机捕捉下的中国航空的零星瞬间。这些照片虽然数量有限,却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那个时代中国航空事业的微弱光芒。
1910年5月16日,清末的贝勒载涛踏上了访问法国的旅程,在某一机场留下了历史性的瞬间(图片珍贵资料源自法国国家图书馆)。画面中,法国早期的航空先驱布莱里奥(显著特征为头戴一顶鸭舌帽),正满怀热情地为载涛介绍并讲解着当时先进的飞行器。载涛贝勒则身着考究,眼镜架于鼻梁,头戴六合一统帽,身着质地细腻、工艺精湛的绸缎马褂,外搭高领坎肩,全神贯注地聆听,展现出了对新兴科技浓厚的兴趣。
一张记录1920年北京至天津航空邮政航线历史性首航的珍贵照片(图片源自美国国会图书馆),该照片定格于1920年5月7日这一天,上午10时整,一架名为“京汉号”的汉德利?佩季O/7型运输机,由英国飞行员驾驭,自北京南苑机场腾空而起,历经短短50分钟的翱翔后,平稳降落于天津佟楼英商赛马场地。此次飞行标志着北京与天津之间首次实现了航空邮政的往返服务,意义非凡。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航班上的乘客均为外籍人士,他们不仅亲身参与了这一开创性的旅程,更成为了中国早期航空邮政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见证者。而摄影师镜头下所捕捉的,正是“京汉号”飞机在北京南苑机场即将展翅高飞之前,相关人士的合影。
一张摄于1937至1938年间,地点位于兰州的欧亚航空接驳客车照片(图片保存于密尔沃基大学图书馆,由美国摄影师福尔曼拍摄)。此张照片中的接驳车辆,极有可能为德国迪赛尔客车——在那个时代,它被欧亚航空公司专门用于提供从各大票务服务站点至机场的便捷乘客接送服务。
细致观察照片中的人物群像,最左侧那位身着奢华毛领大衣,脚踏光亮皮鞋的绅士,推测应为这辆豪华接驳车的驾驶员。在那个年代,驾驶技术精湛的汽车司机不仅备受尊重,更是社会上的一份高薪职业。
这张由美国著名摄影大师福尔曼于1936年拍摄的经典照片,其拍摄地点虽未详述,却生动呈现了一架隶属于中国航空公司的道格拉斯DC-2型客机风采。在快门定格的瞬间,乘客们正鱼贯而出,每一位都佩戴着标志性的礼帽,这一细节不经意间透露出他们不俗的经济地位与社会阶层。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飞机头部的侧面上镌刻着“成都”二字,它不仅承载着飞翔的梦想,更成为了连接天际与地面的情感纽带。而机身中部侧面那醒目的“邮”字标识,则有力地证明了早期中国民用航空运输业中一项至关重要的使命——高效、安全地运输航空邮件。
1936年,一架机首侧面赫然镌刻着“南京”二字的飞机,正静静地伫立于经停站,进行燃油补给,以备再次翱翔天际。在那个年代,飞机的航程尚显有限,长途飞行往往需要多次降落以补充燃油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工作。此刻,一张珍贵的照片从侧前方精准捕捉到了这架隶属于中国航空公司、名为“南京”号的DC-2型客机的英姿。
机头正前方,两个硕大无比的着陆灯犹如炯炯有神的双眼,为飞机平添了几分科技怪兽般的神秘与威严,这亦是DC-2区别于其后继者DC-3的独特标志之一。在那个技术尚未飞跃的年代,飞机的燃油补给采用的是古老而实用的重力加油法,即所有燃油均需通过类似水壶灌水的方式,从油箱上方的口盖缓缓倾入。
油箱巧妙地隐匿于机翼内部,而加油口盖则巧妙地开设在机翼上部的蒙皮之上。由于油桶只能放置于飞机脚下的地面,因此,手摇泵这一看似简陋却至关重要的工具,便成为了地勤人员手中不可或缺的“加油神器”,他们凭借这一简陋却高效的装置,确保了飞机能够顺利获得充足的飞行能量,继续其穿越时空的壮丽旅程。
20世纪30年代,当乘客们缓缓步出“南京”号飞机的舱门,他们的衣着打扮无不透露出一种高贵与典雅,让人不难推测,他们大多出身于显赫的富庶之家或是身居要职的军政界人士。这些乘客的衣着考究,细节之处尽显精致与奢华,仿佛是那个时代社会地位的直观写照。
1937年,杭州笕桥航校庄严的大门之上,被定格于一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之中。这张照片记录了中国空军飞行员英姿飒爽地与航校大门旁的旗杆基座合影的瞬间。基座之上,镌刻着一段令人热血沸腾的誓言:“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这张照片中,一位头戴飞行皮帽、佩戴风镜的小个子飞行员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他便是中国军事航空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高志航,被誉为抗战时期中国空军的“四天王”之一。在1937年的“八?一四”空战中,高志航率先出击,成功击落了日本海军航空兵的三菱96式轰炸机,开创了中国空军击落日机的先河。与他并肩而立的,是时任上海市长的吴铁城。
此照片拍摄于1935年3月18日,一个尚未全面爆发抗战却已暗流涌动的时代。彼时,日本已通过“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三省,并逐步向华北等地区扩张,中华民族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民族危亡。
照片中的飞机,是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民众慷慨解囊、自发捐款购机行动中的一架。这架由上海天厨味精厂出资购买的德国容克K-47全金属战斗机,在接收典礼上,高志航亲自驾驶这架战机,以一系列高难度的特技飞行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外国来宾以及记者的阵阵掌声与高度赞誉,其精湛技艺与英勇无畏的精神,至今仍令人敬仰不已。
1946年3月1日,一个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新纪元的里程碑事件——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广为人知的东北老航校)正式宣告成立,它不仅是人民空军孕育的摇篮,更是航空梦想启航的圣地。在那个初创的年代,东北老航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艰辛。学员与教职员工们,在荒芜的山岭与茂密的林间穿梭,不懈地搜寻着日军遗弃或隐藏的航空器械,凭借着非凡的智慧与毅力,将这些残破的部件重新组装成可用的飞行装备。面对资源的极度匮乏,他们展现了惊人的创造力与适应力:汽油稀缺,便以酒精作为替代;缺乏专业的充气设备,打气筒便成为了飞机轮胎充气的唯一选择;而螺旋桨的不足,更是通过几架飞机之间的灵活调配得到了解决。
就是在这样一段充满挑战与困苦的日子里,东北老航校却奇迹般地孕育出了中国航空事业的未来之星。从1946年至1949年7月,这所传奇的学府共培养出560名航空技术人才,其中包括126名英勇无畏的飞行员、322名技艺精湛的机务人员、24名经验丰富的领航员,以及88名在其他关键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保障人员。他们,正是后来撑起人民空军、航空工业以及民航事业天空的最初脊梁。
在老航校迁移的征途上,面对交通工具的缺乏,人们没有退缩,而是用骡马大车承载着日制99高练机,穿越了白雪覆盖的长白山脉与广袤的黑土地。正是在这段艰苦卓绝的旅程中,一位摄影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震撼人心的瞬间,用镜头定格下了这幅航空史上的不朽奇景,成为了永恒的记忆。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摄影师的镜头捕捉到了人民空军飞行员进行地面模拟射击训练的生动场景,画面中,两位飞行员分别操控着电动三轮车,一方作为“攻击者”,通过精准操控三轮车的行进与转向,以模拟空中格斗中的瞄准动作;而另一方则坐在三轮车后座上,携带着飞机模型,扮演着“被攻击者”的角色。这样的训练方式,旨在让飞行员在地面环境中就能锻炼和提升空中对抗的技巧与反应能力。
白雪皑皑的训练场上,一道道深深浅浅、重重叠叠的车辙清晰可见,它们无声地诉说着飞行员们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历程。在那个新中国经济尚处于恢复与发展初期,资源相对匮乏的年代,空军飞行员们深知每一次真实飞行的宝贵,因此,他们更加珍惜并高效利用每一次飞行机会。为了提升飞行技能与作战能力,飞行员们创造性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自制了各种训练器材,将更多的训练任务转移到了地面进行,以弥补空中飞行时间的不足。
这是一张极为珍贵的1961年人民空军彩色历史照片,它生动再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与技术实力。画面中,停机坪上整齐排列着数架人民空军的歼-5战斗机群,它们身披银色的铝蒙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机身上鲜红的“八一”机徽格外醒目,彰显着中国空军的骄傲与荣耀。周围,身着深蓝色地勤作业服的地勤人员忙碌而有序,他们的身影与远处停放的军绿色“解放”卡车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那个特定年代的独特风景线。
在画面的最前端,一架歼-5战斗机的座舱盖已经豁然打开,如同一位即将上阵的战士揭开了神秘的面纱,而后部的多个检修口盖也一一打开,露出了飞机内部精密复杂的构造。此刻,几名年轻的地勤人员正聚精会神地围在一位资深地勤的身旁,他们神情专注,目光紧随着资深地勤的手势与讲解,仿佛正在汲取着歼-5战斗机技术的精髓与维护的精髓。
这张照片定格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一个静谧夜晚,镜头缓缓展开,展现的是人民空军某机场的一隅。夜色如墨,但在这片被历史铭记的土地上,两名身着55式军服、肩扛军衔的地勤人员正忙碌着,他们点亮了一大堆马灯,将这片夜空下的机场点缀得既神秘又充满力量。这并非是为了庆祝某个温馨的夜间节日,而是为了即将展开的夜航训练做足准备。
在他们身后,一排苏式伊留申伊尔-28双发轰炸机静静地伫立,宛如钢铁巨兽,随时准备腾空而起,捍卫国家的蓝天。在那个时代,机场的灯光设施尚不完善,但这并未阻挡人民空军前进的步伐。面对挑战,地勤人员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与创造力——他们因地制宜,将大量马灯巧妙地布置在滑行道和跑道附近,作为夜间训练的灯光标志,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夜航训练中的标志信号问题。
在这张摄于1970年的珍贵照片中,一排歼-7I战斗机整齐列阵于停机坪之上,地勤人员正操纵着工具车,忙碌地为它们装配国产“霹雳”-2空空导弹。这款“霹雳”-2导弹,是中国在苏联R-3空空导弹技术基础上自主研发的产物,采用了先进的红外制导系统,其性能足以媲美美国早期的AIM-9“响尾蛇”导弹。继歼-7I之后,中国不断推陈出新,研发出多种歼-7的改进型号,使得歼-7系列逐渐壮大,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战斗机家族。
1976年2月11日,中国民航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一架苏制远程客机伊尔-62首次翱翔至瑞士苏黎世,成功完成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包机飞行任务。在苏黎世-克洛滕机场,贵宾室内洋溢着热烈而友好的氛围,机场经理埃米尔·埃格利携手瑞士航空公司的高层代表,亲自迎接中方机组人员,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欢迎与敬意。
面对这个全新而陌生的国度,贵宾接待厅内洋溢着浓厚的欧式风情,装饰风格迥异,从造型典雅的高脚杯到醇香四溢的葡萄酒,再到托盘上精心摆放的各式茶点,无不展现出瑞士独有的精致与典雅。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国民航的机组与空乘人员以他们特有的内敛与严谨,既保持着专业的风范,又怀揣着探索与好奇,与接待方一同举杯,共同铭记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中国民航客机在苏黎世的首次成功降落,标志着中国民航国际航线的新篇章正式开启。
这些珍贵的航空摄影作品,为研究中国航空的历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素材。它们不仅展示了中国航空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还揭示了中国人民在航空领域不懈奋斗、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同时,这些作品也如同一幅幅瑰丽的画卷,缓缓展开在中国航空事业的浩瀚长卷之中,让后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航空事业的壮丽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