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凭栏
编辑| 凭栏
前言
口腔科牙科诊所今年可能要迎来大变化了,种牙上万元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在医改影响下,口腔行业乱象正在被整治,老百姓看牙的春天已经到来。
行业乱象
在生活中,牙齿问题很常见,牙疼、蛀牙、牙齿缺失等状况,困扰着不少人。
可当老百姓走进牙科口腔科诊所,准备解决这些问题时,却发现这里面藏着不少让人头疼的事儿,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费用太高了。
就拿种植牙来说,价格高得离谱,进口种植体的价格通常在12000元至20000元之间,哪怕是国产种植体,价格也在2000元到10000元。
这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真的不便宜,许多患者都曾抱怨过看牙费用高,但也无可奈何,为什么看牙的代价这么大呢?
从成本角度来看,材料成本是一个重要因素,牙科治疗需要的材料种类多,看牙设备昂贵,价格动辄数十万,而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患者身上。
诊所的房租以及日常运营费等,经营成本也很高,进一步加大看牙开销。
但抛开这些成本因素,行业里还存在一些不良行为,让患者苦不堪言。
为了追求利润,一些口腔医疗机构会过度治疗,价格也不透明,存在隐性收费,患者很难弄清楚钱都花在了哪里。
牙齿矫正、种植牙等项目,材料成本高,手术过程相对复杂,一些诊所就会借此抬高价格,获取暴利。
央视曾曝光,一位老人因为一颗坏牙,却被口腔医疗机构要求补29颗牙。
原本300元就能搞定的补牙,却被推荐做了5000元的根管治疗。
2024年,大连市王女士去看牙,走了七八家诊所,得到四个截然不同的治疗方案。
方案不同,报价也从300元到5000多元不等。
还有一个令人震惊的现象,看似高不可攀的口腔医生,顶着专业光环。
可那些高大上的头衔,只花300元,就能轻易获得。
在没有任何口腔专业证书的情况下,用虚拟名字注册中华口腔医学会会员,会员证书下载打印就行。
老百姓看牙消费痛点多,看牙代价大,口腔行业乱象丛生,但现在,这些套路恐怕行不通了。
天价治疗费的时代过去,大众看牙的春天已经来临。
医改定价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种植牙、牙齿矫正价格高得让人咋舌,不过,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牙科口腔科行业迎来了一系列变化。
医改对口腔科牙科提出的明确价格规定,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治理“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明确要对种植牙的费用进行全方位调控。
口腔种植的费用主要由种植体、牙冠和医疗服务三部分构成,此前,全国范围内调查显示,单颗牙齿常规种植平均费用超过6000元,有些省市超过9000元 。
现在,国家将三级公立医院种植牙医疗服务部分的价格调控目标确定为4500元。
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以量换价,牙冠则先行在四川进行竞价,其他省份做好价格联动,在这样的价格规定下,原本的天价治疗费确实大打折。
就拿宁波来说,当地推行种植牙集采工作后,国产种植牙价格在3000元左右,进口的也只需3500元左右 。
在这之前,进口种植体的价格通常在12000元至20000元之间,如此大幅度的降价,让许多原本因价格望而却步的患者看到希望。
那些民营口腔诊所,以前种植牙的利润空间较大,现在在政策调控下,不得不降低价格,利润也随之暴跌。
曾经一颗种植牙能有上万元的售价,如今却只能以较低的价格出售,有的诊所一颗种植牙的利润只有几百元。
国家出手治理口腔种植价格,一方面,口腔种植过高的价格让很多患者承受不起,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权益。
另一方面,口腔种植市场存在价格虚高、收费不规范等乱象,不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治理口腔种植价格,规范市场秩序,让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是势在必行的举措,老百姓能从这次治理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最直接的就是费用降低,减轻了经济负担,以前种牙可能要花费上万元,现在按照新的价格标准,在很多地区几千元就能搞定。
随着价格的规范和透明,患者不用担心被乱收费,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更加清晰明了,消费也更加放心。
在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下,牙科口腔科的暴利时代似乎正在走向终结,除了种植牙,医保政策也在不断调整,让更多牙科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这样一来,患者在这些牙科项目上的花费大幅减少,而且,随着国家对口腔各亚专科全面收费治理改革的推进,未来绝大部分口腔医疗项目,都将迎来系统性的价格调控。
要让牙科口腔科行业真正健康发展,仅仅靠价格调控还不够,还需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培养更多专业的牙科医生,完善行业标准和规范。
只有这样,才能让老百姓在享受合理价格的同时,获得优质的口腔医疗服务,真正告别看牙贵、看牙难的困扰。
参考信源
2024-01-14,澎湃新闻,《关于口腔种植牙,官方公布最新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