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件来自隋代的高科技,请查收

森风聊文化 2023-02-09 11:58:01

大家好,我是沐言。

前阵子在东京中央拍卖中,一件隋代白釉梅瓶成为全场大赢家,估价人民币2500元,最终以超过1000万人民币成交,比估价高近4000倍,可见它受关注的程度非同一般,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隋白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纵然隋代统治时间不长,但在陶瓷文化中开启的新篇章确实是掷地有声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白瓷新纪元——隋代白瓷。

近些年来,随着国人审美力的提升,深入高古瓷的藏友逐渐增多,大家对隋白的关注和追捧也愈发高涨。2019年香港嘉德拍卖会中一件隋代白釉莲台坐狮像以2142万港元成交;2021年纽约苏富比拍卖会中一件带冲线的隋白高足小杯以540万人民币成交,溢价40倍。是拍卖时让人们过于冲动?不,对于懂隋白的人来说,这才是慧眼识珠。

隋至初唐 白釉莲台坐狮像 2019香港嘉德拍卖

隋 白釉高足小杯 2021纽约苏富比拍卖

白瓷虽然在北朝时期已经开始出现,但真正烧制成功更多被认定在隋代。与北朝相比,隋代白釉瓷器的烧制工艺技术是大跨步的发展。我国早期的瓷器归属于青瓷系统,经过制瓷工人的长期实践和研究,控制了胎釉中的含铁量,克服了铁的呈色干扰,进而发明了白瓷。但事实上,烧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白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铁元素的控制,对于器物胎釉的把控是对工艺的巨大挑战,从青到白,不单是釉色的变化,更是陶瓷史釉色发展中从0到1的里程碑。

从李静训墓出土的一批白釉瓷器看,较之北齐范粹墓出土的白瓷,在釉质上就已有较大提高,早期白瓷白中闪黄或闪青的痕迹已不见踪影。如果说北齐范粹墓出土的初期白瓷可视为白瓷的起点,那么到隋代李静训墓的三十多年中,白瓷的烧制技术已经日臻成熟。隋代白瓷制作与装烧工艺的不断改进既有延续过往低温釉陶器的烧制工艺,也进行了多种创新,隋代在陶瓷工艺上可谓是煞费苦心的。

隋 白釉罐 故宫博物院藏

此前在骏驰老师的文章中曾说过:“除了胎釉的淘洗、制作工艺的精细程度,透光度仍然是辨别窑口、级别最关键的特征。”正如我们所知,隋白并非泛指隋代白瓷,事实上它也仅是隋代最高级白瓷的代名词。在短短几十年中,从白瓷到精细白瓷的出现,成就是斐然的,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遗憾也是有的,那就是隋白的数量极少,被发现和传承下来的自是可想而知。它是藏家心中白月光一般的存在,富于美好也有可望而不可及的喟叹之意。

东京中央拍卖中的这件隋代白釉梅瓶整体器型规整,此类器型较为少见,酷似波士顿美术馆中一件隋唐时期的白釉梅瓶。虽然口沿和底部有些许窑裂,但品相也算上乘,对于烧制相对较小器型都很难得的隋代白瓷来说,诸如梅瓶这般的“大尺寸”,更是难上加难,因而流传至今的已是寥寥。这件梅瓶有着温润的釉色,已褪去源于青瓷的痕迹,蜕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白瓷。

左侧:隋唐 白釉梅瓶 波士顿美术馆藏 右侧:隋代 白釉梅瓶 2022东京中央拍卖

精细白瓷属于高档瓷器,在中国瓷器历史上本就凤毛麟角,就其形制和瓷质渊源来讲,与玻璃器有着明显的关系,从北朝到隋代,用陶瓷、玉器仿制玻璃器已经成为一种风潮。精细白瓷杯是隋代最为精工细作的特殊白瓷产品,现有发现的白瓷杯器型在玻璃器中均有同款,这就是文化交融和潮流风尚在陶瓷发展中的深刻体现。

隋 邢窑透光白瓷杯 北京邢定文物商店藏

隋代烧造白瓷的主要窑口是邢窑、安阳窑、巩义窑等,邢窑和巩县窑的精细白瓷时代相同,形制、釉色也相同,但是两者还是有较多差异。邢窑器物釉面细密平整,没有开片,釉色纯正,为猪油白色,釉光有油性和哑光两种。邢窑内丘西关北窑址发现隋代精细白瓷有薄胎和厚胎两种,都已达到透影程度,透影白瓷的创烧,代表着早期白瓷在胎釉配方改进方面的最高水平。隋唐时期因邢窑白瓷工艺精良,已有宫廷贡品的精致上乘白瓷出现。

隋代邢窑白瓷釉面(有极强透光度)

而巩义窑釉面细密平整,多密集开片,口部多有剥釉现象,有的施釉不均匀,流釉现象较为普遍,釉色白中泛青,是亮光釉。白瓷制品是巩义窑的大宗产品,大量白瓷制品是供大众日常生活所用的粗放产品,不过巩义窑中也不乏有薄胎精细白瓷的出现。

隋 巩义窑白釉深腹大杯一对 嘉德香港2019春拍

随着日本的隋代白釉梅瓶的成交,有人说高古瓷将要迎来春天。我想说的是,当美好被更多的人发现时,是我们的认知在进步,也是深藏于器物中的物化价值和精神价值得以印证的时刻,对于像隋白这样的沧海遗珠,属于它的璀璨已在路上。

0 阅读:6

森风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