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钱”,也许大家都不陌生,就连三岁小孩都知道,钱是好东东,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可对于如何去挣钱和花钱却是一门大学问,代表了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观,也牵扯到我们每一个人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通常人们把有钱的人定义有钱人,没钱的人叫穷人,没有永远的穷人,也没有永远的富人,穷人与富人是可以转换的。
过去有一句古话叫“富不过三代”,意思就是告诉人们,如果你家族再有钱,也不能保证世世代代都享受荣华富贵。富贵是要靠一代一代的人去努力奋斗才行,不过那种勤劳致富的精神却是可以传承的,为什么很多富贵人家在遭受生活变故之后衰落了,仍然可以起死回生,重振雄风,就是因为家族良好的风尚仍在,家族精气神尚存的缘故。
于是世界上就有了穷人和富人的区别,有了穷人变富人的宝典。穷人成为富人不仅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的原因。内在因素就是个人的思维和格局,外在条件就是一个人拥有机会和运气。当一个人拥有了这一切,想不发财都难。
通常人们所说格局的人就是那种眼光长远有企图心的人,也就是有野心的人。
企图心本身并没有错,而错与对的标准只在于你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只要你所追求的东西是正当的,那拥有一分强烈的企图心对你却是一件好事。
听过一个故事,那是在法国,有一个很穷,很苦的年轻人,他靠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迅速跻身于法国50大富翁之可,成为一位年轻的媒体大亨。不幸的是,他因前列腺癌去世。他去世后,法国报纸登了他的一份遗嘱,这份遗嘱中说“我曾经是一个穷人,却以一个富人的身份跨入天堂门槛之前,我把自己成为富人的秘诀留下,谁能够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答案,就可以得到我留在银行私人银行保险箱中我存下的100万法郎,这是我给他(她)睿智解开穷人之迷的奖励,也是我在天堂给他(她)的欢呼与掌声”。
遗嘱公布后,有48561人寄来了答案,这些答案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绝大多数人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缺少机会,还有小部分人认为缺少帮助和关爱。而当律师和代理人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打开保险箱时,只见上面写着穷人最缺少的是富人的野心。在这些所有答案中,只有一个九岁的女孩猜中了,于是她顺利地得到该奖金,问其原由,原来这个女孩子说“每次我姐姐把她11岁的男朋友带回家时,总是警告我说不要有野心!于是我想,也许野心可以让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谜底揭开之后,震惊法国,并传遍英美,许多新贵和富翁就此话题讨论时,都毫不掩饰地承认;野心是永恒的“治穷"特效药,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穷人之所以穷,大都是因为他们有一种无可救药的弱点,也就是缺乏致富的野心。
从这个故事中我终于眀白为什么身边那么多人放着好好安逸日子不过,偏要去做别人不敢做而又未知定数的事情了,就是因为这些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服输,不满足现状,有野心罢了。
而当一个有了钱,有了名利和地位之后,他〈她)的价值观和金钱观取向却成了衡量人品的标杆,对那些把名利看淡的人,人们不仅津津乐道,而且心怀敬意。
钱钟书才华横溢,人情练达,却淡泊名利,他的小说《围城》改编成电视剧后,面对万余元的稿费,他坚辞不受。1991年,一家电视台拟制大型纪录片《当代中华文人名录》,钱钟书名列其中。摄制组多次与钱老商议,均遭谢绝。摄制组给杨绛打电话,说被录制的文化名人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而钱钟书却从旁插话道:“我都姓了一辈子钱了,难道还迷信钱吗?”
纵使金钱名利是很多人一生梦寐以求的东西,可对于钱钟书,一个毕生追求淡泊与知识的文人大家,把名利拋却,留下的唯有书香氤氲。
人生在世,追求不同,就会相应地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方向。一个人无论是追求创造价值,还是追求淡泊心境,都有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