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祖师:能开悟的人,既有无中生有的能力,又有有中生无的智慧

大话四八方 2025-02-17 04:44:49

本文内容来源于佛经记载与传统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传播封建迷信,请读者朋友保持理性阅读。

深夜的少林寺,一片寂静。

"禅师,我每日打坐冥想,为何始终无法开悟?"一位年轻的僧人向达摩祖师请教。

达摩祖师望着庭院中的一株枯树说:"你可看到这棵枯树?

开悟的人能在冬日枯枝中看到春天的花朵,也能在盛夏繁花中看到凋零的必然。这就是无中生有与有中生无的境界。"

"那要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年轻僧人迫切地问。

达摩祖师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且听我讲一个故事......"

这是发生在达摩祖师来到少林寺的第三个年头。

一日,有位名叫慧能的年轻人前来拜访。慧能从小生活清贫,但对佛法有着天然的悟性。

慧能见到达摩祖师时,正值寒冬。院中的树木都已光秃,唯有一株老梅在风中摇曳。

"你来找我,是为何事?"达摩问道。

慧能答:"弟子想求得开悟之法。"

达摩指着院中的枯树说:"你且看这株枯树,能否看到其他东西?"

慧能注视良久,说:"我看到满树繁花。"

达摩又指向那株老梅:"这老梅虽然枝繁叶茂,你能看到什么?"

慧能答:"我看到叶落归根的景象。"

达摩点头:"你已经触摸到开悟的门槛。无中生有,是创造之智;有中生无,是解脱之道。"

这时,又一位求法者到来,名叫智通。他出身富贵,读遍经书,自认已经掌握了佛法的精髓。

智通见到达摩就说:"我已经参透了佛法的奥义,只是来向您印证。"

达摩问:"何以见得?"

智通指着院中的枯树说:"这枯木代表着生命的终结,告诫我们要珍惜当下。"

达摩摇头:"你只看到了表象。"

智通又指向老梅:"这老梅展现了生命的顽强,教导我们要坚持不懈。"

达摩叹息:"你被知识困住了。"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老梅树上飘落几片叶子。

慧能看着飘落的叶子说:"叶落是为了归根,归根是为了再发。无中生有,有中生无,这就是生命的循环。"

达摩问智通:"你可明白他的话?"

智通困惑地摇头:"这不过是简单的自然现象,有什么特别的道理?"

达摩说:"正是因为你有太多知识,反而看不到最简单的真理。开悟之人既要有创造的智慧,也要有解构的能力。"

正说着,庭院里突然传来一阵异响。达摩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似乎看到了什么特别的景象。

"你们看到了什么?"达摩问道。

慧能和智通齐声说:"我看到了......"

就在这时,一道亮光闪过,达摩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我看到一只飞鸟在枯枝上筑巢。"慧能说。

"我只看到一只乌鸦在觅食。"智通说。

达摩点头:"慧能从死寂中看到了生机,这是无中生有;智通只见表象,未见本质,这是困于有而不能见无。"

"开悟之人应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在无中见有的创造之智。《金刚经》云:'无所从来,亦无所去。'真正的智慧能在虚空中见到万物生长的可能。"

"二是在有中见无的解脱之慧。《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能在纷繁世相中看透本质的空性,这才是真正的解脱。"

慧能问:"如何才能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

达摩说:"《维摩诘经》讲:'不二法门'。创造与解构本是一体。

就像莲花,既能从淤泥中生出清净之花,也明白终将归于尘土。这就是无中生有与有中生无的圆融。"

智通疑惑:"经书上不是说要舍离妄想吗?为何还要去想象不存在的东西?"

达摩答:"'狂心自歇,歇即菩提。'所谓舍离妄想,不是否定想象力,而是要超越执着。无中生有不是虚妄,而是智慧的显现;有中生无不是否定,而是看破执着。"

"你看那株老梅,"达摩继续说,"春天开花时,它已经预见了秋天落叶;叶落时,它又在期待来年重生。这就是真正的智慧。"

慧能领悟道:"无中生有是对生命的展望,有中生无是对生命的觉悟。"

达摩赞许道:"《法华经》说:'诸法实相,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开悟之人既要有创造的勇气,也要有放下的智慧。"

听了达摩的开示,年轻僧人恍然大悟。

真正的开悟不是死板的教条,而是活泼泼的智慧。这种智慧既能在荒芜中看到希望,也能在繁华中看破虚妄。

从此,这个公案在禅宗广为流传,启发后人思考:开悟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而是要培养创造与解构的双重能力。

正如达摩所说,能在无中生有,又能在有中生无,才是真正的智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既能从空中构建美好,又能在实处看破执着。

这就是达摩祖师所说的"无中生有"与"有中生无"的真谛。

3 阅读:41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1

用户10xxx31

5
2025-02-17 13:47

念佛法门,普明圆照,无中生有,妙有真空![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大话四八方

大话四八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