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战灭三国,初唐开疆扩土第一人。却被后世小说黑得体无完肤

佳霖谈历史 2024-07-31 18:44:39

中国历史上,不乏名人被小说、野史抹黑的案例。

但要论谁被黑得最惨,无疑是苏定方。

苏定方,本名烈,字定方,冀州武邑(今河北武邑县)人。

据史料记载,苏定方自幼骁勇多力,胆气超群。15岁时就随父亲苏邕征讨叛贼,协助朝廷安定乡里。

苏邕死后,苏定方接管部众,多次率军击败叛军,街坊乡里都要依靠他的保护。

公元618年,在席卷全国的农民大起义中,隋朝灭亡。

朝廷没了,自然得找下家。

这时,河北义军以窦建德最强大。

于是苏定方便转投窦建德,后来又追随刘黑闼继续反唐。

隋唐交替之际,窦建德其实比李渊更有资格建立新王朝。

刘黑闼也是一代牛人。

但很不幸,他们真正的对手不是李渊,而是开了挂的唐太宗李世民。

对比其他初唐名将,苏定方的运气太差了。

明明一身才能,却总是所投非人。搞得自己反复侍主。

所以刘黑闼败亡后,苏定方直接删号不玩了。

他选择归隐故乡,表示不为唐朝效力。

直至贞观年间,苏定方才再次出山,任匡道府折冲。

唐代的折冲府分上、中、下三等。

上府1200人,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

以苏定方的能力,指挥千把来人,着实是屈才。

但正所谓“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

没多久,苏定方就迎来了人生转机。

公元630年,李靖率军征讨东突厥。

李靖独具慧眼,以苏定方为先锋,率200骑兵乘雾秘密行进,侦查敌情。

苏定方不辱使命,就靠这200来人,竟然吓跑了东突厥的颉利可汗。

等到李靖率主力赶到,突厥人已溃不成军。

是役,唐军斩首万余级,俘获男女十余万、杂畜数十万。

战后,苏定方以战功授左武候中郎将,后改任左卫中郎将。

然而接下来的20年,苏定方始终原地踏步,未得升迁。

至于原因,不知道。

按照一些学者的推测,可能是苏定方在灭东突厥之战中,纵兵掠夺,被御史弹劾。而唐朝这会儿又将星云集,不缺能征善战之才。因此苏定方便坐了冷板凳。

不过还是那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到了唐高宗时期,苏定方再次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公元655年正月,高句丽、百济、靺鞨组成三国联军,攻打新罗。

此前,隋炀帝和唐太宗几次征讨高句丽,都未能灭国。

现在高句丽上蹿下跳,唐高宗李治很不爽。

于是当年二月,唐高宗下诏,命营州都督程名振、左卫中郎将苏定方出兵辽东。

五月,唐军先头部队渡过辽水,与高句丽军形成对峙。

高句丽人见唐军兵少,信心膨胀,主动迎战。

程名振、苏定方都是沙场宿将,见敌人寻死,随即发动进攻,斩杀了一千多人。

战后,苏定方拜授右屯卫将军,封临清县公。

但不巧的是,唐军与高句丽军刚交上手,长安传来紧急军情——西突厥兴兵来犯。

贞观年间,唐太宗想模仿隋文帝的分化手段,从内部瓦解西突厥。

可分化还没完成,唐太宗就驾崩了。

而西突厥大将贺鲁利用唐太宗册封的“储备可汗”身份,控制西域各国,总领所谓的“十姓部落”,反倒对唐朝形成了威胁。

面对兵锋正锐的西突厥,唐高宗起初选择息事宁人。

但唐朝越是示弱,贺鲁越是来劲。

现在高句丽和西突厥,一东一西,同时搞事。

唐朝的财力无力支持两线作战,高宗只好按下暂停键,决定优先解决西突厥。

公元655年五月,唐高宗以程咬金为葱山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将军王文度和苏定方为副总管,出师平定讨伐贺鲁。

贺鲁自知打不过,带着手下东躲西藏,唐军苦寻一年有余,才在今天新疆裕勒都斯河流域发现西突厥主力的踪迹。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双方二话不说便干了起来。

一番厮杀下来,唐军没占到便宜。而敌军援兵、约两万骑兵正在赶来的路上。

唐军的形势顿时变得格外危险。

当时,苏定方离程咬金约十里,两部人马隔着一座小山,

看到远处尘土扬起,苏定方立即率500精骑翻越山岭,朝着战场冲了过去。

到达战场后,苏定方命令所部绕到突厥骑兵的后面,突然发起袭击。

突厥军还以为中了埋伏,顿时军心大乱,开始四散而逃。

此役,苏定方的500骑兵如同追逐丧家之犬一般,将突厥数万大军追杀了20余里,斩敌1500多人。获得的军资物品散布在山坡原野上,多到无法统计。

当年征讨东突厥,苏定方率200骑兵吓退颉利可汗。

如今他又用500骑兵击退数万西突厥军,堪称是气吞山河。

但苏定方的霸气,让王文度心生嫉妒。

王文度找到程咬金,声称自己有皇帝密旨,对前线军事有便宜行事之权。

堂堂主帅被副将威胁,程知节是个什么反应,史书没有记载。

总之,他交出了指挥权。

王文度大权在手,命令唐军不许深入敌境,只是日夜操练。

以唐军的一贯打法,阵前击败敌军主力后,如果全速追击,运气好,可全歼敌军。

运气差点,也能重创敌军。

结果却因王文度的横插一杠,到手的一等功飞了。

更要命的是,部队整天搞训练,再想立功,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

渐渐地,将士们有意见了。

见此情形,苏定方找到程咬金,说:“我们万里迢迢,是来打仗博军功的,如今在这里算什么事啊?程公,您是主帅!只要您愿意,我先把王文度绑了。待大破贼兵后,再向皇帝报告此事!”

有这样给力的下属,程咬金退休前,完全可以在功劳簿上再添一笔。

但或许程咬金是与长孙无忌交好,而高宗两口子和长孙无忌集团又不对付。

当年的“混世魔王”,现在为避免引火烧身,选择了沉默。

这种沉默,让人感觉莫名其妙。

而莫名其妙的事,还不仅于此。

唐军结束操练后,进至达桓笃城。当地的胡人纷纷表示愿意归附大唐。

可王文度却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主张不如把胡人全杀了,分掉他们的财物。

面对王文度莫名其妙的逻辑,苏定方坚决反对道:“你这么干,不是败坏名声吗!我们可是讨伐叛贼的正义之师啊!”

王文度不听,忽悠程咬金屠城而去。

等到分脏时,许多将领都被王文度收买,只有苏定方傲然挺立,一分钱都没拿。

后来,由于唐军失去了当地民众的支持,这次出征又无功而返。

唐高宗得知战报,非常不满,遂以矫诏、指挥不善,将王文度削为平民;程咬金因追击不力,也被罢去官职。

而苏定方则因守住了底线,有安抚边民之功,升任行军大总管。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唐高宗不甘心。

于是不久之后,唐高宗以苏定方为唯一统帅,再度讨伐西突厥。

苏定方率军从长安出发,沿着金山山脉,纵马万里。

西行的路上,唐军大破西突厥处木昆部,收编该部一万多帐。苏定方加以安抚,从中调发了一千骑兵,继续前进。

公元657年十二月,唐军在曳咥河(今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遭遇西突厥主力。

准确地说,这次是贺鲁主动找上门来决战的。因为他发现唐军才一万人。并且其中有不少还是回纥兵。而自己此时手握十万雄兵。

十万打一万,没必要东躲西藏!

得知对面十倍于己,苏定方丝毫不慌。

一万打十万,优势在我!

随即,苏定方将大军一分为二。

其中的三千骑兵由他亲自指挥,驻扎在战场北面,背靠阿尔泰山扎营。

另外七千步兵由燕然副都护萧嗣业指挥,在战场南面的一座山坡上掘壕固守。

见唐军分兵两路,贺鲁大喜过望,派出五千骑兵监视苏定方,主力则围攻萧嗣业。

在贺鲁看来,歼灭这七千步兵只是分分钟的事。

但事实却不尽人意。

唐军居高临下,集中长矛,一致朝外。突厥大军猛攻了几个小时,死活攻不上去。

一怒之下,贺鲁调回监视苏定方的骑兵,另派一万步兵继续监视。

随后,贺鲁摆出两万骑兵的豪华阵容,对萧嗣业展开新一轮进攻。

可战至黄昏,唐军的防线还是纹丝不动。

就在贺鲁死磕萧嗣业时,苏定方披甲上马,率三千骑兵俯冲而下。

步兵的机动性远不如骑兵,唐军冲下山后,很快绕开了突厥步兵,接着迅速冲进突厥主力阵中,左砍右突。

萧嗣业见状,也率部发起反冲锋。

在南北两路唐军的强力冲锋下,贺鲁叫苦不迭,只得下令撤退。

苏定方下令追击,唐军一路追杀几十里,歼敌三万人。

第二天,双方再战,突厥军士气全无,纷纷临阵投降。

贺鲁一声苦笑,带着几百亲信突围而走。

由于担心唐军追杀,贺鲁不敢停留,居然一口气飚出600多里。逃至伊犁河附近。

另一边,苏定方得知贺鲁的去向,令萧嗣业追击。

自己则与燕然都护任雅相迂回到贺鲁的后方。

当时正逢天降大雪,积雪“平地二尺”,将士们请求休整之后再进军。

苏定方不同意,他对众人说道:“贺鲁依恃大雪,以为我军不能冒雪前进,现在就是最佳时机。如果迟缓放纵,就抓不到贺鲁了。”

于是,将士们克服苦难,昼夜兼程,急行军数百里,逼近金牙山(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以西)。

这一幕像极了李靖奇袭定襄。

颉利可汗以为唐军不敢在冬季北伐,结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贺鲁也一样,以为唐军不会冒着严寒追击。

结果,贺鲁吃着火锅唱着歌,突然就被唐军包围了。

由于毫无防备,因而此战完全是单方面的屠杀。

贺鲁根本没能力反击,只得再次开溜,逃到了石国(今乌兹别克斯首都塔什干)西北的苏咄城。

当地城主不想得罪大唐,将贺鲁诱捕,献给了萧嗣业。

公元658年十一月,贺鲁被押解到长安。

至此,西突厥灭亡。原臣服于西突厥的中亚诸国纷纷降附唐朝。

唐高宗依两厢分治策略,在西突厥故地设置濛池都护府和昆陵都护府,分别掌管今天中亚楚河以西至咸海一带和楚河以东至新疆北部地区。

战后,苏定方升任左骁卫大将军,封邢国公。

苏定方在长安休息了一年,西北又来活儿了。

公元659年,西突厥阿悉结部首领都曼纠结疏勒、朱俱波、喝般陀三国叛唐。攻破了唐朝安西四镇之一的于阗。

唐高宗下旨征讨。

苏定方率军长途跋涉,抵达叶叶水(今乌兹别克和塔吉克斯坦境内的锡尔河)后,精选一万步兵和三千骑兵,强行进军300里,杀了叛军一个措手不及。

都曼无计可施,只好把自己绑了,出城投降。

经此一役,唐朝的版图延伸到了伊朗高原,与当时迅速崛起的阿拉伯帝国,成了手拉手的邻居。

西北的问题得以解决,唐高宗又想起了高句丽。

不过,唐军这次没有直取高句丽,而是避实就虚,将矛盾对准了百济。

公元660年三月,唐高宗下诏:封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十万大军跨海攻伐百济。

据史料记载,苏定方从成山(今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乘船渡海,直抵百济的熊津江口(今朝鲜半岛南部锦江口)。

朝鲜半岛的三国争霸,高句丽是说一不二的大哥,百济从来都只能跟在大哥后面摇旗呐喊。

现在要直面神兵天降的唐军,百济人吓破了胆。

很快,唐军便包围了百济都城泗沘城(今韩国忠清南道扶余郡)。

百济国王扶余义慈见势不妙,带着太子扶余隆逃往到北方边境。

扶余义慈的次子扶余泰倒有点骨气,没跑,主动留下固守都城。

但这并非明智之举。

因为这仗如果扶余泰打赢了,他功高震主,必然是老爹和大哥的眼中钉。

如果战败,他多半也要人头落地。

既然如此,不如投降拉倒。

没多久,扶余泰意识到自己终归是一死,遂开城投降。

随后,百济大将祢植又带着扶余义慈来降。

公元660年十一月,扶余义慈及扶余隆、扶余泰等五十八人,被苏定方献俘于东都洛阳则天门。

唐高宗大悦,在百济故土设置熊津、马韩、东明、金连、德安,五个都督府。还下旨在泗沘城为苏定方等将士建塔记功。

这座1300多年前的“大唐平百济国碑”,保存至今。为韩国的第九号国宝。

而塔身斑驳的碑文,清楚说明了:1300多年前,这里曾经是大唐领土。

大唐平百济国碑,位于韩国忠清南道扶余市定林寺

有意思的是,碑文中还将苏定方比作赵云、关羽。

称“赵云一身之胆,勇冠三军;关羽万人之敌,声雄百代”。

这充分说明了一件事——赵子龙和关二爷的江湖地位,也并非都是司马光、罗贯中吹出来的。

早在唐朝,他们便已威名赫赫。

赵云一身之胆,勇冠三军;关羽万人之敌,声雄百代

荡平了百济,苏定方又再次征战高句丽。

公元661年正月,唐朝水陆并进,南北夹击,其势汹汹,大有一举歼灭高句丽之势。

但就在南北两路唐军准备合围平壤之际,漠北铁勒九姓发生了叛乱。

唐高宗为平北方叛乱,只得召回北路唐军。

受此影响,唐军南北合击高句丽的战略部署落空,战争陷入持久战。

战至次年二月,苏定方判断攻克平壤已不可能,遂解除包围,班师回国。

公元667年,苏定方去世,终年76岁。(也有享年67岁一说)

直到病死前,苏定方都镇守在西北前线,为大唐的繁荣昌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唐高宗得知苏定方病故,追赠其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庄”。

纵观苏定方一生,驰骋疆场数十年,纵横万里,“前后灭三国,皆生擒其主”。为大唐开疆扩土最大功臣。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开疆御侮的名将,却被清代小说黑得体无完肤。

明朝万历年间,在诸圣邻编著的小说《大唐秦王词话》中,苏定方的形象还算正面。

但由于书中杜撰了苏定方设计杀死罗成的桥段,而这一桥段又被后世演义小说沿用。

到了清朝,苏定方形象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诸如《说唐演义全传》、《兴唐传》,都将苏定方刻画成了残害忠良的大反派。后来还设计残害罗成之子罗通,最终因奸计败露,遭剖腹掏心而亡。

一代名将被黑成这样,也是没谁了。

好在有史书为苏定方正名,让他的传奇故事得以世代传颂。

0 阅读:47
评论列表
  • 2024-09-16 14:42

    什么叫复兴?这才是复兴!!

佳霖谈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