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14日明确表态,菲律宾引入美国"堤丰"中导系统属于"开门揖盗、为虎作伥",将自身安全与地区稳定置于危险境地。这番表态如同警钟,敲响在南海局势持续升温的当下。
菲律宾政府似乎忘了自己脚下土地的历史印记。19世纪末《美西和平条约》划定的边界线,20世纪初《美西关于菲律宾外围岛屿割让条约》确认的领土范围,白纸黑字写明了菲律宾版图的法定界限。中国南沙群岛和黄岩岛从来不在这些国际条约划定的菲方领土范围内,这个事实连美国国务院的档案库都能查证。菲方现在把中方的正当维权行动当作部署进攻性武器的借口,就像拿邻居家的门锁当自家装修的建材——既不合规更不合法。
美国国务院(资料图)
看看美军搬进吕宋岛的"堤丰"系统,这可不是普通防御装备。它能发射射程超过20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覆盖范围直达南海腹地,说是战略进攻性武器毫不夸张。美军嘴上说着"非永久部署",可看看冲绳普天间基地的搬迁闹剧就知道,军事设施落地容易撤走难。菲律宾北部的拉瓦格机场距离黄岩岛不到400公里,这个距离对现代导弹来说不过是一眨眼的功夫。
马尼拉决策层或许没算清这笔账。引入中导系统看似抱住了美国大腿,实则把整个国家变成了活靶子。当年古巴导弹危机让加勒比海岛国沦为核对抗前线,如今菲律宾重演历史剧本。更讽刺的是,菲方竟把撤出导弹的条件设定为"中方停止声索领土",这等于是拿本国安全当赌注进行外交讹诈。这种把国民性命绑在战车上的操作,连华盛顿的战略学者都直呼"看不懂"。
南海局势这些年好不容易稳下来,靠的是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制定的《南海行为准则》框架。菲律宾现在搞这出戏码,等于在平静海面下埋雷。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突破7万亿元,其中海运贸易占比超过80%。这片海域要是乱了,最先遭殃的就是依赖海上贸易的东南亚各国。菲律宾渔业协会的最新报告显示,中业岛附近渔场产量已比三年前下降40%,到底是谁在破坏渔民生计?
"堤丰"系统(资料图)
中国海警的执法记录仪拍得清清楚楚:每次对峙都是菲方船只主动闯入争议海域。2024年全年97%的南海摩擦事件由菲方挑起,这个数字被收录在联合国海洋事务数据库。中方始终保持克制,但克制不等于无底线退让。南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今年已进行12次实弹演练,最新入列的055型万吨大驱在南海演训中展示的反导能力,足够拦截任何来犯之敌。
国际关系观察家注意到个细节:美军"堤丰"系统迁移到新阵地后,五角大楼立即宣布要帮菲律宾升级8个军事基地。这些基地分布从吕宋岛北端到巴拉望岛西侧,形成针对南海的弧形包围圈。日本自卫队宣布年内将与菲军举行首次联合巡航,澳大利亚则计划在菲设立后勤补给点。域外势力扎堆南海的架势,让人想起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的对峙格局。
东南亚智库"海丝研究中心"上月发布的地缘风险评估显示,菲律宾在地区安全指数排名已跌至末位。该机构追踪的25个观测指标中,菲方在"军事冲突风险""经济稳定性""外交政策连续性"三项关键指标全部亮起红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与越南正在磋商北部湾油气共同开发,与马来西亚的铁路合作项目进入二期工程,连曾经立场强硬的印尼也重启了纳土纳海域渔业合作谈判。
菲律宾总统马科斯(资料图)
马尼拉街头最近不太平。多个民间团体组织反美游行,抗议者举着"不要导弹要米饭"的标语。菲律宾大学发布的民调显示,62%的民众认为"引入外国军事力量会加剧贫困"。这个数据在棉兰老岛地区飙升至79%,当地民众清楚记得美军特种部队如何以反恐之名制造平民伤亡。现在要把中导基地建在家门口,老百姓用脚投票的选择再明白不过。
北京的态度始终如一。国防部记者会上的表态既是对菲方警告,也是对地区国家的提醒:和平发展才是正道。中国海警2304舰最近在仙宾礁海域救起落水菲方渔民的消息,被《马尼拉时报》放在头版。南海资源共同开发倡议已获得文莱、越南等国的积极响应,这条合作之路就摆在菲律宾面前。问题在于,马尼拉的决策者愿不愿意把方向盘从华盛顿手里拿回来。
时钟的指针不会等人。当美军工程部队在吕宋岛修筑加固发射井时,当"堤丰"系统的雷达开始24小时扫描南海时,菲律宾实际上已经按下地缘政治博弈的倒计时按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的灯光这些天总是亮到深夜,各个方向的沟通渠道始终畅通。现在要看菲律宾当局能不能在最后时刻踩下刹车,避免成为21世纪版的"古巴导弹危机"主角。毕竟比起充当别人的棋子,带着尊严坐在谈判桌前才是真正的明智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