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周总理逝世,溥杰夫妇给邓颖超写信:恨不能替总理先赴九泉

筱叭酱 2025-02-22 10:38:32
前言

溥仪逝世以后,有件事一直沉甸甸地压在溥杰的心头。

她妻子嵯峨浩一直就想回日本探亲。1967年的时候,嵯峨浩的父亲嵯峨实胜去世了,而且,她女儿嫮生也快结婚了。

于是,在《流浪王妃》里,嵯峨浩写过这样的话:哪怕我们不参加父亲的葬礼,可女儿的婚礼我们特别想去参加。

一直到1974年年底,周总理批准了溥杰和嵯峨浩前往日本探亲的申请。

嵯峨浩回到日本之后,就跟丈夫溥杰商量,寻思着要不要给周总理带些东西,就像特产啥的。溥杰表示,就算带了周总理也不会要的。

【周总理对溥杰一家的关照】

溥杰是溥仪的弟弟。在伪满洲国的时候,他和溥仪一起给日本人干活,这可犯下了特别大的罪。新中国成立之后,溥杰就一直在监狱里服刑。

1959年的时候,溥仪第一批就被特赦了,到了第二年,溥杰也在第二批特赦了。对这哥俩儿来讲,1961年的春节那可太难忘了。

溥杰被特赦回来的时候,正好赶上溥仪回北京满一周年。过了没几天,借着中央统战部薛子正副部长跟他谈话的时机,溥杰当面就提了个要求,希望能让他的老婆回国。

溥仪听到弟弟对组织提的要求后,头一回和兄弟吵起来了。溥仪觉得,嵯峨浩是日本人,现在可不能相信她,不能把她和溥杰的关系就单纯看成家庭婚姻关系。

溥杰头一回和哥哥狠狠地吵了一架,然后气得直喘气,啥话也不说了。

当年溥杰娶嵯峨浩,溥仪可是同意了的。现在的溥仪已经改造得差不多了,思想进步了很多,可这事儿要是不解决也不行。

这件事挺复杂的,相关人员就赶紧把这事儿告诉了周总理。周总理很明事理,也关心爱新觉罗家庭的状况,还专门接见了溥仪和溥杰。

周总理先问溥杰的意见,问他愿不愿意让嵯峨浩回国团聚,溥杰就大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接着周总理又问了溥仪的想法。

周总理心里清楚溥仪思想转不过弯儿来,但还是让溥仪把心里的想法都倒出来。当知道溥仪仍然以40年代的眼光去看嵯峨浩的时候,周总理语气沉重地讲:“溥仪先生的思想里有积极的一面。日本的军阀促成了这桩婚事,《流浪王妃》里有些内容中国人民确实难以接受,这都是实情。溥仪不放心,这也能理解。可人都是会变的,你们都改造好了,难道嵯峨浩就不会变得更好吗?”

这次谈话里,周总理没直接就做决定。总理先是做了点简单的思想工作,然后就让溥杰先给嵯峨浩写封信,问问人家愿不愿意回来。

很快春节就到了,除夕那天,周总理又以他和邓颖超的名义,邀请溥杰和溥仪到家里做客。

那时候溥仪把家族里的人叫到了一起吃年夜饭,这里面除了溥杰,还有他的几个妹妹,七叔载涛也在。

周总理跟每个人都谈了话,这让大家都有了一种像是到了家一样的感觉。

吃饭时,周总理满面笑容,乐呵呵地讲:“你们兄弟几个,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忙碌,平时忙得没空闲,聚在一起可不容易。今儿个你们全是我的客人,别拘束哈,都敞开了吃,多吃点儿。”

这期间,周总理好几次向润麒他们打听工作上的事儿,大家都聊得特高兴。瞅准个机会,周总理委婉地讲:“要是嵯峨浩和四妹今天都能来的话,那你们这一家子可就大团圆。”

溥杰和几个妹妹听了都赶忙说:“对对对。”就溥仪在一旁闷着头吃东西,一声不吭。周总理接着又讲:“跟你们透个信儿,有关方面已经准许嵯峨浩到中国来定居了,不管怎么着,她可算是咱们中国人的儿媳妇。”

说到这儿,周总理特意走到溥仪身旁,或许是对溥仪讲:“人是能够改变的。嵯峨浩回国,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和溥杰重归于好,另一种就是像溥仪先生想的那样让大家失望了,要是那样的话,她随时能回去嘛。溥仪先生,咱们试试呗,行不?”

周总理对溥仪诚恳有加,说话时甚至带着商量的口吻,这可把溥仪惊到了,心想着这总理咋这么通情达理!溥仪赶忙放下筷子,恭恭敬敬地说道:“总理,我同意,我赞成。”

溥仪到底是心悦诚服了。

1961年5月的时候,嵯峨浩跟她母亲经过香港去北京跟溥杰团聚,当时香港好多大报纸都登了这个事儿。

嵯峨浩到北京之后,周总理就专门派了车,把溥杰他们这一行人给接回来,而且周总理还专门接见了他们哟。

溥杰讲,在广州车站刚瞅见自己的妻子时,连话都说不利索了,路都不会走了。周总理特别能理解,总理说:“这是人之常情嘛,人的感情可是最宝贵的。”

午饭可丰盛,好多都是嵯峨浩从日本带来的鱼。嵯峨浩是个烹饪行家,就爱琢磨菜肴。

在溥杰和嵯峨浩日后的生活方面,周总理那可是谈兴十足,滔滔不绝地说,以后他们要是有啥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溥杰当时激动得差点就哭了。

西园寺公在回忆录里记下了那场印象深刻的宴会。他是这么写的:“周总理可细心,我觉得周总理晓得我跟溥仪战前的关系,所以才特意安排我去的。”

宴会结束的时候,周总理就对嵯峨浩的母亲尚子夫人讲:“尚子夫人,您回日本要是见到天皇,代我问个好。”

溥仪和溥杰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听在耳里,他俩受到了特别大的震动。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周总理每天要处理那么多的事情,还专门来处理他们家里的事儿,这真的很让人感动。

【溥杰的遗憾】

从溥杰得到特赦开始,一直到70年代中期这段时间里,溥仪和载涛先后离世了。

1967年10月17日溥仪离世,按照周总理的批示,他的骨灰葬在了北京八宝山。

1970年9月2日载涛去世了,周总理批示后,国家民委就按照对待少数民族领袖人物的规格给他办了丧事。

在那之后的好几年里,溥杰心里老是搁着一件事。啥事?就是嵯峨浩一直想回日本去探亲。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这事儿就是办不成,没辙了,只能去找周总理帮忙了。嘿,到了1974年年底的时候,周总理同意了他们的这个请求。

没过多久,溥仪两口子就出发去日本探亲了。他俩搭乘中国民航的飞机,飞了3个小时就到日本机场了。在半年当中,溥杰和嵯峨浩去探望了80岁的老母亲嵯峨尚子,还在女儿爱新觉罗嫮生家里住了些日子。

他们到日本各个地方转了转,还发表演讲、接受采访,都是在为中日友好关系用心尽力。回国之前,嵯峨浩买了一大堆特产,本想送给周总理的,可溥杰给拦住了,他心里明白,周总理是不会收的。

随后就只带了两样东西,一束好看的玉兰花,还有一个画着富士山的小屏风。

没成想,他们一回国,就得知周总理病重的消息了。

过了几天,他们就收到周总理的口信了,周总理把屏风也退了回来。周总理带话儿说:“你们在日本的表现特别棒,我得谢谢你们,你们可是做了一件大好事。玉兰花我收下了,屏风你们留着用就好。”

几个月之后,周总理在北京病逝了。溥杰与嵯峨浩听到这个消息后,相拥而泣,哭得特别伤心。

溥杰讲,他的老婆嵯峨浩老是做些美味的饭菜,就想着带到医院去给总理尝尝,可一直都没能实现这个想法。这样一来,他们就在自家设了灵堂,把总理的遗像挂在那儿,就用这种方式来悼念总理。

毕生致力于革命那可是千秋大业,八亿人民只能默默吞声,眼泪都把巾帕给湿透了。

总理的大名永远被人们敬仰,他的恩泽留在百姓心间。

在运筹帷幄这事儿上从来就没输过,为了国家那是全心全意,连自己都顾不上。

毛主席,那可是要始终紧紧追随的,从古至今,在国内国外那可都是毫无瑕疵的完人!

后来,溥杰夫妇给邓颖超写了一封信,这封信一直没多少人知道,信的大概内容是:

周总理走了,就像一颗明亮的星星坠落了,我心里悲痛得不行,真恨不得自己能替总理去那个世界。总理,他既是我的恩师,也是我的兄长。是他让我不再做坏事,重新做个好人,还让我和妻子又能在一起,再次享受家庭的欢乐。我溥杰这辈子能有现在的生活,这全都是周总理教导的功劳,我一辈子都不会忘。我肯定得使出全身的劲儿,为国家为人民做事,不然的话,可就对不起在地下的总理的英灵了。

【后记】

1987年6月,嵯峨浩在北京病逝,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送了花圈。

5年之后,已经85岁的溥杰在办公室里,回想起自己的一生,不禁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地上放着的屏风,就是周总理给退回的那个屏风。

溥仪和他的六妹已经病故,除此之外,他的其他兄弟姐妹都还健在。但平常可没多少人能碰到他们,就算碰到了,也认不出来,毕竟他们早就成了普普通通的中国公民。

二妹韫现,在北京市西城区当着政协委员,就这么安安稳稳地过着晚年生活。三妹韫颖都快八十岁,她是北京市东城区的政协委员。四妹韫娴在家养病好多年了,到了晚年,夫妻也团聚了。五妹韫馨退休前是老师,现在生活过得可幸福。四弟溥任也是政协委员,偶尔还会写些文章发表出来。六妹韫娱是个画家,画展都办了好多回了。七妹年纪最小,在北京的一所中学当老师。

周总理特别伟大,为啥?他,对每个人都特别细心地关怀着,而且有着了不起的眼光,坚守着坚定的原则。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人,全都特别感激毛主席和周总理。他们的晚年在新中国的美好时光里,过得温暖又祥和。

0 阅读:8
筱叭酱

筱叭酱

筱叭酱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