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款名为“羊了个羊”的合成消除游戏在网络爆红,这款游戏在推出后短时间内就吸引了6000多万网友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群体。消除类游戏为何容易让人上瘾?青少年群体如何预防游戏沉迷?近日,长江大学心理学专家、教育与体育学院副教授甘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答案。
《羊了个羊》是一款多层连连看游戏,从上线到爆红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它的玩法也很简单,玩家只需要将界面内所有出现的物品放在下方卡槽中,并以三个为一组的形式消除掉即可通关,但由于第二关难度很大,通关的人并不多。
甘雄副教授。图源:云上荆州
随着小游戏的不断发酵,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新用户发起“第二关挑战”,但大多数都铩羽而归。对此,甘雄从神经机制和心理机制两个层面作出了分析。从神经机制的角度讲,我们人有两类控制系统,一类是奖赏系统,一类是认知控制系统,而这个游戏激发了我们的奖赏系统,奖赏系统活跃的时候人就继续从事这个游戏;从心理层面上来看,就是人有一个快乐中枢和痛苦中枢,当快乐中枢占优势的时候就会继续玩这个游戏。
甘雄表示,游戏体验中的“沉浸感”是决定玩家是否继续的重要因素,在第一关到第二关的难度跨越中,如果玩家获得了挑战感、沉浸到游戏里去,就会继续玩,但如果过大的落差破坏了这种沉浸感,玩家则会选择放弃。同时他也建议各位网友,特别是青年群体,在玩游戏的同时一定要控制游戏的时间,培养自己的自我控制能力,培养自己的兴趣多样化,比如体育运动。
甘雄是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教学方面,他担任学校本科生《事件相关电位基础》《普通心理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及硕士研究生《发展心理学》《心理学学术前沿》《心理发展与教育》等课程教学任务,并承担了多名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曾指导多名学生获长江大学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在科研方面,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青少年心理与行为、积极青少年发展、中小学校园欺凌。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和校级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2022年,他受邀参加首届积极青少年发展国际会议并将做主旨发言。
成果登上国际心理学领域权威期刊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关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甘雄科研方向的重心所在。由他领衔的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课题组,针对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近日,课题组的Parenting Styles, Depressive Symptoms, and Problematic Online Game Use in Adolescents: A Developmental Cascades Model等12篇相关论文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and Addiction等六本国际心理学领域权威期刊上相继发表。
该系列研究综合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结构方程建模等方法,结合生态系统理论和积极青少年发展观,首次从横向和纵向水平全面考察自我效能感、累积家庭风险、越轨同伴交往、学校联结和发展性资源对网络游戏障碍和网络欺凌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相关研究成果从各个子生态系统出发,为网络环境下青少年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提供了全面且系统的解释机制并为其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了新的观点。
长江大学学子在图书馆认真学习
尽管游戏可以让人放松心情、收获快乐,使人的挑战欲、分享欲、社交欲都得到满足,但过度沉迷乃至成瘾往往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特别是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业。因此,大家平时可以多参加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希望甘雄副教授和每一位科研者都能在长江大学的沃土之上,产出更多优秀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长大贡献”!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长江大学本科招生!
本文素材来源:云上荆州、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