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风靡中国的驳壳枪,数量高达120万支,为何被淘汰,都去哪了?

贵史迷谈 2024-08-25 03:35:39

历史上,不少武器因为性能出色,备受关注。比如二战欧洲战场的毛瑟98K步枪,至今还有一些国家在使用。而驳壳枪,这款曾在中国大地上风靡一时的手枪,也是其中之一。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武器技术的革新,这款老枪也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很多人好奇,当时我国引入了上百万支,数量非常庞大,解放后它们逐步被淘汰,那它们去哪里了呢?

驳壳枪,官方名称为毛瑟军用手枪,由德国毛瑟公司设计并生产。这款手枪在诞生之初并未引起太大关注,甚至在西方军界遭遇了冷遇,因为其体积大,不好写单,加上后坐力大方,发射时枪口上扬,精准度不高,还有造价高,外形设计不符合欧美的审美。然而,在远东的中国,它却意外地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20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各派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资源,急需先进的武器装备。而驳壳枪因其独特的优势——半自动射击、大容量弹匣以及可加装枪托变为冲锋枪使用——迅速成为了军阀们的心头好。

不仅如此,在抗战时期,也成为了我军抗敌的主力枪械。因为当时,日本在各运输通道禁运,大量的武器进口被限制,但驳壳枪没有在名单上,因为日本人也看不上,前前后后大概引进了120多万把。

在中国战场,这把枪大放光彩。我军找到了其正确的使用方式。比如解决了枪口上扬问题,直接就枪机调档速射,侧握姿势射击,比如手心向下握枪时,从右前侧扫射至左前侧;左手持枪则反向持握,即可实现精准打击目标。后来,我军还将其加装长枪托,改成冲锋枪、卡宾枪使用。

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武器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型冲锋枪和步枪的出现,使得驳壳枪在火力上、射程上的优势逐渐丧失。因此,在朝鲜战争后期,驳壳枪逐渐被淘汰。

尽管如此,驳壳枪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它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的许多重大事件,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立下了赫赫战功。

即便在退役后,驳壳枪依然在警察等执法部门中发挥了余热,直到被更先进的五四式手枪所替代。而大部分淘汰的驳壳枪,因为磨损严重被直接熔化了,有一些外形完好的被放置博物馆。

如今,驳壳枪已经成为了博物馆中的展品,供人们缅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它虽然退出了实战舞台,但其在中国军事史上的地位将永载史册。从战场宠儿到退役老兵,驳壳枪的兴衰史,不仅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变迁,也反映了武器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0 阅读:0
贵史迷谈

贵史迷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