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据行情走势图显示,近日,尽管离岸人民币汇率在持续上涨,但是,相对于美元升值的力度却很小。从3月6日算起,截至3月7日10时40分,2个交易日,离岸人民币汇率累计上涨了33个点,即美元相对于离岸人民币贬值0.04%。
可是,这两天,美元相对于主要的非美货币(欧元、英镑、澳元、日元、加元、瑞郎)贬值0.4%,这到底是因为什么?
据行情走势图显示,从3月6日算起,截至3月7日10时40分,2个交易日,美元指数累计下跌了46个点,即美元相对于主要非美货币贬值0.4%。
对于这个问题,小编觉得,近日,美元之所以相对于人民币贬值的力度较小,而相对于主要非美货币贬值的力度较大,极有可能是因为各自影响的因素不一样,所以,才出现了贬值力度的强弱之分。
近日,美元指数之所以持续下跌,尤其是昨天,大幅下跌,除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鹰派”言论以外,就是美国昨天公布的经济数据“不理想”导致的。
数据显示,美国2月ADP就业人数为14万人,预期值为15万人,前值为11.1万人。
从数据上看,2月份,虽然美国的ADP就业人数“高于”前值,但是,并没有达到市场的预期,被“高估”了1万多人的就业。
这说明美国2月份的就业状况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好。同时,1月份,美国的JOLTs职位空缺也环比减少了2.6万人。
数据显示,美国1月JOLTs职位空缺为886.3万人,预期值为890万人,前值为888.9万人。
另外,1月份,美国的批发销售月率不仅“低于”市场预期值,与前值相比,更是下降了1.4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美国1月批发销售月率为-1.7%,预期值为0.5%,前值为0.3%。
反观一些主要的非美国家,它们在昨天公布的经济数据不但“好于”市场预期,更是在大幅“改善”。
例如,昨天,德国方面公布的1月季调后贸易帐,不仅“高于”市场预期值,与前值相比,更是增加了51亿欧元。
数据显示,德国1月季调后贸易帐为275亿欧元,预期值为215亿欧元,前值为224亿欧元。
此外,1月份,即便欧元区的零售销售月率与市场预期值“持平”,但是,与前值相比,增长了0.7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欧元区1月零售销售月率为0.1%,预期值为0.1%,前值为-0.6%。
另外,昨天,澳大利亚公布的第四季度GDP年率被“低估”了0.1个百分点。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第四季度GDP年率为1.5%,预期值为1.4%,前值为2.1%。
也就是说,昨天,一些主要的非美国家公布的经济数据“强于”美国方面公布的经济数据。同时,主要非美国家的经济有“向好”的迹象,而美国方面,不但公布的经济数据“不怎么样”,还受鲍威尔“鹰派”的言论,有继续“恶化”的可能。
昨天(3月6月),美联储官网刊登了鲍威尔向国会提交的半年度货币政策报告。 鲍威尔在报告中重申,该行认为政策利率可能在本轮紧缩周期中达到峰值,如果经济大体按照当前的预期发展,“那么在今年某个时候开始放松政策限制可能是适当的。”
但与以往一样,报告写道,美国经济前景存在不确定性,无法确保能否持续地向实现2%通胀目标推进。在讲稿中,鲍威尔也没有提到有关“首降”的时间点以及全年降息幅度的预测。
讲稿写道,过早或过多地减少政策限制可能会导致央行在通胀方面取得的进展出现逆转,最终则需要采取更紧缩的政策才能使通胀率回到2%。但另一方面,过晚或过少则可能会过度削弱经济增长和就业活动。
“在考虑调整政策利率时,我们将仔细评估即将发布的数据、不断变化的前景以及风险平衡。”鲍威尔透露,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预计,在对通胀持续向2%迈进更有信心之前,降息并不合适。
有分析发现,其中一些陈述是从美联储1月会议纪要中完整复制黏贴下来的。整体来看,这家全球金融系统中最重要央行的政策制定者仍然关注通胀带来的风险,并且不想过快放松货币政策。
由此,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近日,美元指数持续下跌,相对于主要非美货币的贬值力度达到了0.4%。
而相对于离岸人民币仅贬了0.04%,主要是因为中美之间的利率政策有较大的“差异”。同时,近日,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与我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有所扩大,这或许是导致离岸人民币相对于美元难以大幅升值的一个原因。
据行情走势图显示,从3月6日算起,截至3月7日14时14分,美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由4.1037上涨至4.1200,而中国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则由2.3016下跌至2.2950。
因此,小编觉得,近日,美元之所以相对于人民币贬值的力度较小,而相对于主要非美货币贬值的力度较大,极有可能是这些因素各自作用的结果。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是否与小编的观点一致?